对于战后教育,李蒸也有很多真知灼见。在《今后教育建设之路》一文中,他指出:“抗战时期,军事第一,建国时期,教育第一。现在抗战胜利,国家将逐渐走上建设之途径,无疑的,教育的建设将决定民族之盛衰成败”“战争胜利不能保障国家的富强,必须促成国家现代化、工业化,而走上宪政的道路,方能真正地使国家跻身于现代列强之林,这一切的一切,都是要提高人民的知识水准与普及教育文化的设施,方能成功”。[6]
战后教育建设,必须基于对战时教育经验教训的总结。因此,作为一位教育家和亲历者,李蒸对此有很全面和专业的总结。他认为:一是“虽在战时,政府仍多方筹措大笔经费,维持教育事业之进行,尤其是在高等教育方面,欧美各大学均停止正常活动,改为战时训练机构,而我国大专以上学校独能照常进行,其数量较战前增加甚多,且设立贷金制度救济学生”;二是“创设国立中学、师范及职业学校,吸收大批沦陷区青年,不但救济青年得免失学失业,且为国家保存民族正气”;三是“注重师资训练,创设师范学院即师范专科制度”,矫正了“战前高级师范教育制度甚形动摇”的局面,“先后成立师范学院9所,且分区设置”“对于国家教育政策之推行关系甚大”;四是“创设技艺及医学专科学校”,矫正了“大学各学院偏于高深学术之研究,且数量甚少,需要年限较长”的弊病,培养了一批农工医专门人才,“适应国家战时和战后之迫切需要”;五是“树立导师制与学校训导制度”,为“战时一重要政策”,“虽在实施方面难免有流弊滋生,但能注意学生生活与道德修养问题,实为我国教育一革新之举”。[7]
当然,战时教育也有其缺陷:一是“学校质的方面水准降低,师资、设备及学生程度均远不如战前,尤其是大学教育程度降低情形更为严重”;二是在“德育方面,进步在民族意识与爱国精神之发扬,退步在社会道德之堕落,影响青年之思想行动”;三是在“体育方面,进步在养成吃苦耐劳习惯与劳动服务精神,而退步之处在战时营养不良,卫生习惯不能养成,以致学生体格多不健全”;四是在“智育方面,学生课业虽呈普遍退步现象,但战时学生因生活经历多从解决实际问题而来,对于社会人生之认识、现实状况之了解,实较战前学校教育大有进步”。对于战后学校复员,他也提出了“精神复员”“学校复员”“延续学校历史”(学校历史最为宝贵,历史愈久,其贡献愈大,古今中外的学府莫不皆然)、“奖励学校成绩”“扩充学校,发展教育”“教育走上建设之路,必须实现教育专业化”,即“由专家或专门人士主持教育”等重要思考。[8]
这些评价或思考,显然对战前教育的反思、战时教育思想的总结和战后教育建设的战略思考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注释】
[1]李蒸.国家的出路与教育[J].师大月刊,1933(4):1—6.
[2]李蒸.国家的出路与教育[J].师大月刊,1933(4):1—6.(www.xing528.com)
[3]李蒸.国家的出路与教育[J].师大月刊,1933(4):1—6.
[4]李蒸.国家的出路与教育[J].师大月刊,1933(4):1—6.
[5]李蒸.国家的出路与教育[J].师大月刊,1933(4):1—6.
[6]李蒸.今后教育建设之路(1945-11-28于陪都)[J].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季刊,1946(2):1—4.
[7]李蒸.今后教育建设之路(1945-11-28于陪都)[J].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季刊,1946(2):1—4.
[8]李蒸.今后教育建设之路(1945-11-28于陪都)[J].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季刊,1946(2):1—4.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