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北联大教育思想:拯救国家不仅局限于战场

西北联大教育思想:拯救国家不仅局限于战场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诵明在论及战时最高学府学生应如何救国时,指出:“在抗战时期,最高学府学生应如何救国:不一定非拿枪到前线去才是救国,我们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战力量,也一样是救国。”这些思想与实践活动大大激励了师生的抗敌热情,既有上战场的,也有在后方钻研学业、服务抗战的。在汉中办学时期,开设附属医院,积极参与救治伤员。同时,也将徐诵明“不一定非要拿起枪杆子上战场”和“以所学救国”的思想做了很好的阐扬和实践。

西北联大教育思想:拯救国家不仅局限于战场

徐诵明在论及战时最高学府学生应如何救国时,指出:“在抗战时期,最高学府学生应如何救国:不一定非拿枪到前线去才是救国,我们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战力量,也一样是救国。”[5]“洵为国家百年教育至计”“以在抗战时期战区内教授学生不应失教失学,并当训练各种专门人才,以应国家非常之需要”“庶不使学生因数量之增加致素质之降落,影响学风殊失教育意义。总之,战时教育不应遽失平时教育模型。至于应付抗战与国防之特殊知识与技术,自当随时因势利导,以冀收标本兼顾、相得益彰之效”。[6]他还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军训,随时上战场杀敌,要求“或致其希望,或勖其努力,或从历史以激扬民族精神,或言古训以促进旧有文化,或说明集训与建国的关系,或阐发集训对抗战之功用”,“外以军事训练劳其筋骨,内以精神食粮充其肠胃,进则为国家民族杀敌之用,退亦可训练民众,组织民众”。[7]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西安临大—西北联大的师生,深知敌人的野心“不仅在占领我土地,屠戮我人民,而在毁灭我五千年文化与夫民族独立自强之精神”,然而,“名城可陷,阵线可毁,而全民族抗战到底之共同意志,永不可夺”。我们唯有“以血肉体躯筑成堡垒,前仆后继,有死无退”“救亡图存,高于一切,学术研究,岂有他途”,唯有“在后方研究科学、增强抗战力量”。[8]

徐诵明还亲自担任陕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支会主任委员,仅仅在1939年春,即组织了大量抗敌后援活动:1939年1月19日,主持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抗敌后援支会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组成总务股、组训股、宣传股、募捐股、调查股等机构,确定了《陕西省各界抗敌后援会本校支会简章》,确定了具体活动目标和任务等;1939年1月28日,在淞沪抗日七周年纪念日主持召开纪念大会,请杨立奎、许兴凯、李季谷三教授讲演,“会场情绪极为高涨”[9];1939年3月24、25日两日,亲任大会主席,在南郑汉中戏院举办“为前方将士募集鞋袜游艺大会”,盛况空前;1939年4月6日,率全校师生祭扫博望侯墓,举行宣誓,并报告在博望侯墓前宣誓实行国民抗敌公约的意义,提出“赫赫大汉”“中国一统”“民族气节,上薄云天”“民族英雄,永垂不朽”“值兹抗战,效法恐后”等重要精神;[10]1939年5月4日,利用五四青年节,发动全校师生组成23支兵役宣传、军属慰劳队,分赴城固县之斗后、斗前、升木、沙杠、龙头、原公等联保,以个别谈话、讲演、歌唱、戏剧演出等各种形式宣传抗日救国,徐诵明还带头捐出200元,负担这次活动近1/3的活动经费。[11]之后,他还组织了回收旧制服捐助伤兵、难民,旧历年关慰劳出征将士军属,扩大兵役宣传、利用寒假在南郑举办游艺大会和义卖,为前方将士募捐等大量抗敌后援活动。

这些思想与实践活动大大激励了师生的抗敌热情,既有上战场的,也有在后方钻研学业、服务抗战的。西安临大学院学生黄日骢自1937年8月至1938年1月初,历时4个多月,辗转海路、内河、陆路,行程1400公里,跨越上海、江苏、湖北、河南、陕西五省市,一路北上,沿途参加战地救护,终于抵达西安,到校学习。汤泽光教授,在抗日战争初期,放弃赴港从医的邀请,携家带口,辗转经贵州往陕西,随中国红十字会在救亡前线上为抗日军士服务。曾由于伤兵身上的跳蚤伤寒传染给他,重病月余,九死一生。张同和教授也参加了台儿庄会战,直到失守前两天才撤出战地医院。谢景奎教授在1937年10月日寇侵犯津浦铁路桑园车站时,参加组建中国红十字总会中央大学齐鲁大学联合救护队,参加中国红十字总会救护总队第23医疗队。1938年1月至1940年3月,先后在延安边区医院、甘谷驿八路军第二兵站医院、延川禹居第二兵站医院四所工作,任医师、副队长。1940年4月先后在河南南召、湖北石花街、河南南阳后坡桥村、湖北均县工作,先后任医疗队长、第52中队长等。1945年5月湖北老河口沦陷后医疗队转移到陕南城固。(www.xing528.com)

在西安时,医学院徐佐夏、吴祥凤教授、王同观副教授率领80余名学生,分为两队,率先翻越秦岭,在南郑、褒城、留坝等地宣传抗日,调查地方病,为百姓医病,历时两个月,直到全校南迁才返校。在汉中办学时期,开设附属医院,积极参与救治伤员。即使翻越秦岭,迁徙至秦巴山地之间的汉中盆地,仍然不能免除日本侵略者的破坏和伤害。在后方认真施教的教务长、抗敌后援会医学院负责人杨其昌教授和栾汝芹、陈德庥两位女生,在1940年5月20日,日机对学院驻地的一次轰炸中不幸牺牲。其中,陈德庥同学,是本学期刚从四川北碚步行千里到校的,却被日寇的炸弹夺去了生命。这种在战争年代凝结成的救亡图存高于一切的抗战爱国精神、千里迢迢步行赴学和以所学报效民族的精神,是联大师生在抗日战争时期形成的重要精神财富和在以后的岁月中自强不息,敢于拼搏和战胜千难万险的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将徐诵明“不一定非要拿起枪杆子上战场”和“以所学救国”的思想做了很好的阐扬和实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