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产品创新方法解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产品创新方法解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另外,市场拉动也指因为发现新市场和新机会而进行的产品服务创新。同时要设立一个专门收集、处理和管理创新思想的机构。创新利润是企业创新发展机制的内动力所在。

产品创新方法解析-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一)构建企业创新机制

企业创新机制的构建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创新机制由3 个主要的机制构成:①企业创新动力机制;② 企业创新运行机制;③企业创新发展机制。这三个机制是企业创新的前提和保障。

1.构建企业创新动力机制

企业创新的动力来源于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它能够为企业创新的高效运行保驾护航,有利于激发员工创新的积极性,为企业获取创新动力创造条件。一般来说,市场拉动、科技推动和政策激励3 种推动力能推动企业的创新进程。

(1)市场拉动。市场拉动是指在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引领下进行创新的行为。其中,市场需求引领的创新指由于生产要素价格提高,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不得不进行一番创新,从而寻找能替代该要素的解决方案。另外,市场拉动也指因为发现新市场和新机会而进行的产品服务创新。市场竞争引领的创新指的是市场上竞争对手引入了创新,对企业造成了威胁,或者潜在进入者在某些方面实现突破性创新,即将进入这个行业,企业为了生存和持续发展被迫进行创新。

(2)科技推动。科技推动是指科技的发展促使企业必须进行创新。仅有市场需求,没有技术的支撑,企业的创新无异于纸上谈兵——毕竟科技创新是推动企业创新前行的关键性动力。

(3)政策激励。政策激励是指企业制定能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的政策,并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和试错,从而推动企业不断地进行创新。政策对于企业的创新来说是一个支撑性保障,仅有市场和技术,员工没有积极性,企业内部没有创新氛围和激励政策,也无法促使员工主动进行创新。

总而言之,对于追求利润的企业来说,上述三种创新动力归根结底是企业在用某种方式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维持企业的市场地位,并不断发展。

2.构建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企业有了动力进行创新,但创新要真正产生效益还需要企业创新运行机制。

企业创新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运行程序和管理制度。企业要想创新活动在正确的决策下不断自我蜕变从而提高质量,并高效率地被执行,就需要一个良好的创新运行机制。创新过程由以下4 个阶段组成:

(1)感性阶段。这一阶段,创新还只是一个想法,其转变为创新成果还需要企业在各方面提供合适的环境和条件,特别是信息和时间方面。同时要设立一个专门收集、处理和管理创新思想的机构。

(2)概念化阶段。这一阶段是将创新的设想通过技术、市场和企业管理方面的条件进行考证,使创新思想更有说服力,利用一切资源使同事、下属和企业外专家支持这一设想,并形成一个正式的概念,最后生成一份正式的建议书,其内容主要包括新想法的可行性依据、效益和实现方法等。这份报告的阅读者主要是企业管理层。

(3)开发阶段。这一阶段,要将创新的概念变成一种初始的实体产品,之后企业管理者将要考虑是否进行投资,让这个产品得以大规模的生产。由于要开发一个新产品不容易,因此企业的人力资源、资金要和其他要素实现联动。

(4)实施阶段。以上三个阶段是独立于企业原有的业务之外的。在实施阶段,企业要想将创新成果用于市场以产生经济效益,就需要将其与企业原有的业务进行组合衔接,因此要求企业要有一个能容易接纳创新的生产结构。这既可以通过新建工厂,也可以通过将现行的生产结构根据创新成果进行生产要素重新分配而实现。

以上分析表明,企业创新运行机制的建立需要一个完整的人才机构体系来支撑,为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对创新中涉及的多种元素进行合理制衡和组织,充分发挥人才和机制的作用,为企业的创新运行创造有利条件。现在很多企业都面临着组织结构分散,各部门协同性弱等问题,这对企业创新机制的良好运行非常不利。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建立知识和信息的共享机制,实现企业组织的柔性化和扁平化发展,有效提高企业的整体创新力。

3.构建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企业通过创新得到了超额的利润,而要使这种利润能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长,就需要建立企业创新发展机制。

创新利润是企业创新发展机制的内动力所在。只有充分利用企业的内部资源,不断吸收外部资源和创新人才、高新技术,才能为创新机制的发展提供有利环境。现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信息技术更新换代较快,若企业不能巩固并发展现有的创新优势,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最终可能会被淘汰。企业要想建立一个良好的创新发展机制,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在人才上,要坚持以人为本。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动力。企业若拥有深刻了解和掌握经济规律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掌握创新方法与技术的知识创新型人才,就拥有了他人不可比拟的竞争优势,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要在招聘人才和培训人才方面创新制度。例如,海外企业培养国际型人才,实行员工终身培训的方式非常值得我国企业学习。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从高考生中遴选综合素质优秀的人才送到各大学进行定向培养,或者送出国培训,这种方法也很值得学习。当然,仅招聘人才还远远不够,还需要留住人才,这就需要企业建立能充分发挥人才积极性,能让其实现成就感的机制。

(2)在技术和信息上,应该积累员工的学习经验,为企业发展进行技术和经验总结,让员工的技术水平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必须建立技术储备机构与信息搜集机构,专门负责储存超越市场现有水平的技术,收集竞争对手技术水平、国内外科技发展动态等资料。企业在这些方面的潜力是非常大的,不过其实现还需要努力。若企业不具备单独进行技术开发的条件,可以联合其他企业、高校或者有关的科研组织共同研发,取长补短、互通有无,促进创新技术的成果转换。

(3)从资金的角度而言,企业要拓展融资渠道以确保科研经费的投入需要,只有为员工的创新想法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才能确保企业创新科研顺利进行,为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资金支持。

(二)激励创新人才策略

到底怎样才能留住人才,让人才发挥主观能动性并自觉进行创新,是每个管理者都要思考的问题。以下提供一些能激发员工创新热情的建议:(www.xing528.com)

(1)打造明星。企业的创新不能指望从底层发起,而是要从创始人和高层人员开始。因为即使最富有创造力的员工也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来验证并推动创新,而是需要有人来领导,于是,就需要打造一个创新明星、创新榜样。高层人员不能只是在口头上说说创新,而是要以自身行动来告诉员工,企业无比重视创新,创新已经是管理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员工更应该这样。

(2)设立目标。创新不是凭空出现的,创新是需要目标引领的,员工应该清楚公司的发展目标以及现阶段、下阶段的发展目标,然后才能清楚哪个领域是公司未来要进行创新的目标,否则创新容易跑偏。

(3)设置奖励。大型企业可以奖励创新员工一大笔钱,但是作为一家没有多少资金的初创企业,要这样做比较挺困难,但仍然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激励员工进行创新,如在公众场合夸奖员工,提供小额奖金,允许带薪休假或者给员工升职,都是对员工创新认可的好方式。即使员工的创新最后没有为企业利润,管理层仍需要让其他员工知道,这位员工为了创新付出了很多努力,企业非常欣赏这种创新精神。

(4)把创新写入员工职位描述中。在每个员工的职位描述中加入对创新的要求,让创新成为从主管到客服等公司所有职位的基本要求。当然,并不是说每一位员工都要进行能产生巨大利润的建设性创新,但他们只要能时刻反思自己的工作,每天进步一点,对公司的运转提出自己的见解,都是值得鼓励的。

(5)定期开展兴趣日活动。谷歌公司著名的“百分之二十”活动就是一个例子。谷歌公司每周允许员工花一天的时间研究工作之外的活动,这天就是公司每周举办的兴趣日活动。在这天,员工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探索自己想探索的事情,在自由自在中产生一个又一个的创意

(6)尊重员工提出的创意。没有比忽视、不认真考虑或者直言员工的创意不够更能毁灭员工的创新热情了。这和朋友间和谐相处的原理一样,不尊重对方就会伤害彼此的感情。这就需要设计一个收集员工创意的机制,认真听取员工的创意,并尊重这个创意,以确保创新点子不会无故消失。

(7)执行创意。很多创意在最后阶段并没有得到执行,只是这个过程喊得轰轰烈烈。如果员工的创意得不到执行,那么员工会觉得公司不重视其创意,若企业没有创新文化,则自己创新的热情就会受挫,企业管理者接下来就会发现员工的创意源泉在逐渐干涸。在遇到好创意的时候,不要放过执行的好机会,组建一个小团队让其对创意进行考证和修正,并进行实验,而后看其是否能够进行市场化。

(三)改进需求

1.精益创业的概念界定

一家创业公司成功的关键,不是一开始方案制定得多好,而是在资源和资金耗尽之前经过不断迭代,找出一个真正可行的方案。每个创业者都在试图构建出一个颠覆性的创新的商业模式,但这个模式能否被市场接受,客户是否买单,并不取决于创业者,而是需要试错,需要迭代。精益创业是一种能快速进行低成本试错的方法。

精益创业理论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和最快的速度验证一个想法,将客户最需要的功能进行提炼,确认最初版本后推出,然后再进行及时的修正和完善,以满足用户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传统的创业理论认为,一个伟大的产品只是来自创始人高瞻远瞩的战略。该理论还认为,在一个长时间的产品研发周期中,一般来说用户不会参与到产品的研发阶段,产品推出后用户才会进行使用。在这之前,用户也不能准确地说出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只有当产品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时,才能知道这就是自己想要的,但是精益创业却不再延用这种思路。

2.精益创业方法理论

(1)精简式反馈。很多团队将界面进行功能系统化和美观化后才会展现给客户,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若要获得有用的反馈和评价只需要将各种功能组织到一起,则给予用户点击的空间就可以。实践发现,用户非常喜欢这些功能互动,并将其看成是最终产品。这非常有助于创业公司对设计的有效与否做出评价。

(2)客户采访。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各种收集到的数据基础之上。总而言之,深入挖掘自己的潜在客户才是设计的最终目的,以此来不断完善产品。

(3)以小见大。从功能的一部分上就能知道用户是否对该功能产生兴趣。开发者往往可以从其他项目中获得灵感,但是却不需要将整个功能进行开发,只需要进行第一个按钮的设置,仅当访问者点击数达到预期目标时,才需要进行功能的继续完善。

(4)判断。开发者还可以利用竞争对手的产品,了解消费者的使用情况,从而得出哪些功能有必要设计,哪些功能可以忽略不计。这样能够使产品设计更有针对性。

(5)微调查。还有一项调查方式是精益创业所必须具备的,那就是将调查和当前的研究内容融合到一起,即微调查。例如,利用一个弹出式的调查问卷来了解客户对定价计划的认可程度。这种方法比电子邮件的方式更加具有时效性和便捷性。

3.破坏式创新方法

改进需求的另一种方法,是破坏式创新。一个微型公司,仅拥有比较少的资源却能成功挑战行业内的大公司,改变市场的格局,使自己成为市场新星——这就是破坏式创新。

当市场上的巨头在苦苦埋头钻研如何改进产品,如何为能带来高利润的客户和消费群体提供更好服务的时候,它们忽略了那些大量的不能提供高利润的客户和消费群体。破坏性创新往往就从这个群体入手,市场的闯入者向这些被主流市场忽略的消费群体提供能满足他们的、和行业现有大公司不一样的产品或者服务,站稳脚跟。

行业内的领导者这时候仍在关注如何从高利润群体那里追求更高的利润,他们会忽略低端市场,将重心放在提升高端消费群体的满意度上,对这些刚刚进入市场的公司视若无睹,而市场闯入者在继续吸引低层次消费者并巩固堡垒的同时,也不断改进产品与服务,之后,向中层消费者(或者称为主流消费者)提供能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从而获取这部分客户。这很形象地阐述了服务或产品的质量会随着时间不断得到提高,大型企业已经充分意识到云技术对自身的益处,诸如沃尔玛麦当劳等,在信息技术上常常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它们拥有先进的技术解决方案,能用远超同行的技术去分析消费者的数据,从而做出更好的企业决策。而基于云技术的软件即服务(SaaS)平台的诞生,让所有企业甚至个人都能通过云计算使用信息化服务,从而管理公司的人力资源以及其他方面,在投入少量资金的情况下能得到几十倍的收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