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正是基于此,我们以高校为背景的上市公司板块作为研究对象,集中对这些公司无形资产的经营和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探索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及其规律性。同时对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进行明细分类,并研究高校上市公司不同种类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内在规律,并予以量化。

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高校无形资产通常具有高智能、高附加效益的特点,蕴藏着巨大的增值潜力。在我国,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校积淀的无形资产急剧增加。作为以高等院校为基础的高校上市公司是联结高校与经济社会的纽带,尤其应在高校无形资产转化与增值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此推动我国智力成果的产业化,带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事实上,无形资产在高校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一些高校上市公司如清华同方、方正科技、浙大网新等已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即他们尝试着把专利、专有技术、最新的科研成果及时有效地转化为生产能力,为高校上市公司的发展增加核心能力,从而创造新的价值。但是,作为与高等院校密切联系的高校上市公司,其无形资产到底对高校上市公司经营绩效有多大程度的影响值得考察。正是基于此,我们以高校为背景的上市公司板块作为研究对象,集中对这些公司无形资产的经营和利用状况进行分析,探索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程度及其规律性。同时对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进行明细分类,并研究高校上市公司不同种类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及内在规律,并予以量化。这对高校上市公司的经营决策、高校及政府制定对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相关研究回顾与评价

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在国际上始终是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外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过广泛研究。近些年来,国外关于无形资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问题以及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影响。在实证研究方面,Avery(1942)在研究无形资产时第一次采用了实证的方法,他考察了1929—1939年的346家美国企业会计报表中的无形资产,并对其进行了分行业、分类别的统计分析。Aboody,Barth和Kasznik(1999)利用实证分析研究了英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值和企业未来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Lev(1999)研究表明,一个国家、行业、企业在无形资产方面的投入与经济增长、生产率的提高、企业盈利的增加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Aboody和Lev(1998)从软件开发成本资本化的角度研究了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问题,得出年资本化的软件开发成本与股票回收显著正相关。国内学者在无形资产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薛云奎,王志台(2001)以上海证交所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活动的作用,并检验了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发挥重要作用,无形资产与股价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邵红霞、方军雄(2004)研究了不同种类无形资产对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和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无形资产对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的影响不同,不同行业的不同无形资产做出不同的反应。赵宇龙(2000)以上海股市的经验数据对会计盈余披露的信息含量进行研究,得出会计盈余数据的披露具有信息含量。王化成、卢闯(2004)分析了上市公司中无形资产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贡献及披露的无形资产信息对投资者的有用性,结果表明无形资产与企业未来的业绩有着显著的正相关性,无形资产信息具有价值相关性。

总体来看,现有的研究成果对于无形资产的分析,多集中于对上市公司总体的分析,而本部分是以高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性较强,是对这方面理论研究的补充和拓展。同时,已有文献较多的是对无形资产的总量研究,相对较少的文献对无形资产进行明细分类研究,本部分在无形资产总量和无形资产分类两个方面都做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既对高校无形资产及其分类的存量进行研究,又对其增量予以研究,使其更具有说服力。而且,我们采用了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多元回归分析法和时间回归分析法,有助于提高研究成果的客观性和量化程度。

二、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本部分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关于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研究的假设与模型构建,二是关于高校上市公司不同类型无形类型资产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研究的假设与模型构建,具体如下:

(一)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研究的假设与模型构建

1.研究假设

(1)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与其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校上市公司的成长,无形资产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高校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影响增大。

(3)不考虑无形资产对经营活动影响的滞后性。

2.模型构建

为全面反映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业绩的影响,我们从两个方面,即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存量及增量对其绩效的影响进行分别研究,构建两个模型。存量是指当年无形资产的绝对量,增量指当年新的无形资产投资,其数值上等于当年无形资产减去上年无形资产加上当年摊销额,但由于数据的缺陷,我们不考虑摊销额,增量即为当年无形资产与上年无形资产的差额。用各高校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来衡量其经营绩效。参照Aboody,Barth和Kasznik(1999)在研究英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值和企业未来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Aboody和Lev(1998)在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时所采用的方法,构建模型如下:

模型Ⅰ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绝对量对其盈余质量的影响

OPINCti01 INTANCti2OPINCt-1,i3MBti4 ASSETtiti

模型Ⅱ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增量对其盈余质量的影响

ΔOPINCti01ΔINTANCti2ΔOPINCt-1,i3MBti4 ASSETtiti

式中符号说明:OPINC表示主营业务利润,衡量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表征变量;OPINCt表示用于控制盈利的时间序列性对未来年度主营业务利润的影响;INTANC表示样本公司在t年末的无形资产总值;MB表示净资产倍率,以t年12月31日的市值与账面净值的比值表示,用于控制高校上市公司的风险和成长性的潜在影响;ASSET表示t年末总资产的对数,用于控制高校上市公司规模对经营业绩的影响;ΔOPINC表示高校上市公司在t年度的主营业务利润增量,为OPINCt与OPINCt-1的差值;ΔINTANC表示高校上市公司在t年末的无形资产增量,为INTANCt与INTANCt-1的差值;t表示年度;i表示样本公司;ε表示残差项。

(二)高校上市公司不同类型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研究的假设与模型构建

因高校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对其业绩的影响是不同的,所以对无形资产应当进行分类。为便于研究,我们将无形资产分为三类:使用权类,技术类,商誉和其他类。其中使用权类包括土地使用权、特许使用权和其他各类使用权,技术性无形资产包括软件、技术投资、专有技术、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在本文中,主要针对使用权类和技术类进行研究。

1.研究假设

(1)高校上市公司中,使用权类、技术类无形资产均与高校上市公司的业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2)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校上市公司的成长,高校上市公司的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技术类无形资产对其业绩的影响将增大。

2.模型构建

参照Aboody,Barth和Kasznik(1999)在研究英国上市公司固定资产的重估价值和企业未来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以及Aboody和Lev(1998)在检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时所采用的方法,构建模型如下:

模型Ⅲ高校上市公司的各类无形资产的绝对量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

OPINCti01 INTECHti2 RIGHTti3 OTHERSti4 OPINCt-1,i5MBti6 ASSETtiti

模型Ⅳ高校上市公司各类无形资产的增量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

ΔOPINCti01ΔINTECHti2ΔRIGHTti3ΔOTHERSti4ΔOPINCt-1,i5MBti6 ASSETtiti

式中符号说明:INTECH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末的技术类无形资产总值;RIGHT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末的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总值;OTHERS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末的其他类无形资产总值;ΔINTECH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末的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增量,为INTECHt与INTECHt-1的差值;ΔRIGHT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末的使用权类无形资产的增量,为RIGHTt与RIGHTt-1的差值;ΔOTHERS代表样本公司在t年末的其他类无形资产的增量,为OTHERSt与OTHERSt-1的差值。除此之外,其他符号与模型Ⅰ、Ⅱ的含义相同。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

选择所有高校上市公司,总计30家,考察区间定在2001—2007年。数据来源于中国证券报披露的各年份上市公司年报,选择的数据为各个高校上市公司每年的无形资产总量数值、分类无形资产数值、高校上市公司绩效数据。无形资产的组成主要是土地使用权、专利权、专有技术、软件、技术投资、商誉、商标等。对于在2002年和2003年上市的公司,我们选取其上市后的数据作为研究对象。我们根据2007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数据的选取和计算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近似。

(二)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数据描述

由于受上市公司披露的无形资产数据的限制,我们将主要研究两种类型的无形资产,即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技术类无形资产。使用权类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和其他类使用权;技术类无形资产包括专有技术、专利权、软件和其他技术类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比重1等于土地使用权除以无形资产额;土地使用权比重2等于土地使用权除以使用权类无形资产额;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比重等于使用权类无形资产额除以无形资产额;技术含量比重等于专有技术与专利权之和除以无形资产额;无形资产比重等于无形资产额除以资产总额,具体如表5-22所示。

表5-22 2001—2007年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分类及构成描述性统计(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证券报2001—2008年披露的上市公司年报计算和整理。

从表5-22可见,在高校上市公司中,无形资产额所占比例并不是太高,相对偏低,平均值只有4.93%。而在无形资产的构成中,土地使用权是主要的构成部分,均值达到52.24%,而且土地使用权是使用权类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高达81.14%,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比重达到36.33%,但其中有技术含量的即专有技术和专利权,比重只有18.83%,明显偏低。从中可看出这些高校上市公司的技术化程度并不高。

对无形资产和不同类型无形资产进行时序性的描述统计如表5-23所示。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高校企业的资产额和无形资产额呈现递增趋势,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比重均值从2002年开始在不断增长,技术类无形资产比重均值大体呈下降趋势,在2007年仅为18.21,无形资产的比重均值从2004年开始不断上升,土地使用权比重均值从大体上来看是上升的,技术含量较高的无形资产比重均值也呈下降趋势。

表5-23 2001—2007年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和不同类无形资产时序性的描述统计

注:以上的总额和比重数据为各年的平均值,以平均值来代表样本的整体水平。计算时数据尾数进行了四舍五入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知,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比重总体较低,技术含量较高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权的比重也偏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含量较高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权的比重均值呈下降趋势。这一态势显然低于我们对我国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状况的预期,我国高校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形成与转化方面还存在改进的空间。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高校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分析

1.针对模型Ⅰ无形资产的绝对量对高校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结果如表5-24所示,结果表明,方差膨胀因子均比较小,均在10以下,因此通过共线性检验,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

表5-24模型Ⅰ各变量共线性检验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高校上市公司业绩与往年的业绩、无形资产额及高校上市公司规模有较大相关性,相关系数均比较高,分别为0.973、0.602、0.681,无形资产额对高校上市公司业绩也起到了决定作用。但是净资产倍率的相关性很弱,检验结果表明,OPINCTt-1,INTANC,ASSET的P值均很小,为0.000,因此通过相关性检验,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如表5-25所示。

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26所示。相关系数为0.975,判定系数为0.952,模型拟合的效果非常理想。进行方差分析后,显示P值很小,因此通过显著性检验,参数估计值如表5-27所示。无形资产额的回归系数为0.217。

表5-25模型Ⅰ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和检验结果

表5-26对模型Ⅰ进行回归分析结果(www.xing528.com)

表5-27模型Ⅱ各参数估计值

2.针对模型Ⅱ高校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增量对其盈余质量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首先,各变量已通过共线性检验,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分析结果如表5-28所示。上述结果表明,高校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往年的主营业务利润增量及无形资产增量均有正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537,0.231,并且其P值均比较小,因此通过相关性检验,具有显著相关性。

表5-28模型Ⅱ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和检验结果

对其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29所示。相关系数为0.617,判定系数为0.380,模型的拟合效果并不理想,但经过方差分析,得到其P值很小,因此模型通过检验,具有代表性,参数估计值如表5-30所示。模型的拟合效果不理想可能由以下原因造成:一方面是因为一些高校上市公司因合并等原因在一些年份并未披露无形资产数据,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发现存在数据缺失;另一方面是因为无形资产对高校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发挥作用具有时滞性,而一些高校上市公司上市较晚,因此无形资产对高校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力可能并未发挥出来。△OPINCt-1、△INTANC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719,0.279。

表5-29模型Ⅱ回归分析结果

表5-30模型Ⅱ各参数估计值

实证分析结论:通过利用模型Ⅰ与Ⅱ,对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假设1无形资产与高校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而且因相关性高,影响力大,因此无形资产对高校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起到了决定作用。

3.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通过对每年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得到高校上市公司业绩,即主营业务利润与无形资产额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以此检验以下假设,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校上市公司的成长,无形资产将对高校上市公司的经营绩效发挥更大影响,结果如表5-31所示。

表5-31 2002—2007年高校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与无形资产额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结果

利用时间回归法,对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进行趋势变动拟合,结果如图5-1所示。从结果上来看,趋势拟合效果并不理想,模型检验的R值比较小。2003—2006年相关系数不断增大,2002—2005年回归系数也是上升趋势,这说明在这几年中,无形资产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2007年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下降,原因可能是在这一年,无形资产发挥的影响力受到影响,如合并等原因使无形资产发生比较剧烈的变动,高校上市公司的业绩主要取决于往年的业绩;另外,在2007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造成了此年的数据记录方法和往年的产生差异。另外,所做的分析年份相对较少,所以趋势发展并不明显。因此以上假设只得到了部分验证。

图5-1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趋势变动拟合示意图

(二)高校上市公司的不同类型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检验分析

1.针对模型Ⅲ高校上市公司的各类无形资产绝对量对其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共线性检验,结果表明方差膨胀因子均比较小,因此模型不存在共线性问题,分析结果如表5-32所示。

表5-32模型Ⅲ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和检验结果

分析表明,往年的主营业务利润、使用权类无形资产及技术类无形资产、高校上市公司规模与高校上市公司业绩有较高的相关性,尤其是技术类无形资产,相关系数高达0.735,但其他类无形资产,净资产倍率与高校上市公司业绩的相关性较弱,相关系数较小,经过检验OPINCt-1、RIGHT、INTECH/ASSET的P值均比较小,因此通过了相关性检验,与高校上市公司业绩具有显著相关性。

其中与其他类无形资产的相关性不高,主要原因可能是很多公司没有披露其他类无形资产的数额包括商标权和商誉等,另一方面披露信息并不规范,而且不统一,比较混杂。

对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33所示。相关系数为0.897,判定系数为0.804,表明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具有显著相关性。

表5-33模型Ⅲ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得到P值很小,因此模型通过检验,参数估计值如表5-34所示。其中往年的主营业务利润和技术类无形资产、使用权类无形资产的P值相对较小,参数估计值通过检验。

表5-34模型Ⅲ参数估计值

以上分析可得出,在高校上市公司中,技术类无形资产与高校上市公司业绩有很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高达0.735,而且技术类无形资产对高校上市公司业绩有很大的影响力,回归系数达到1.167,而使用权类无形资产虽与高校上市公司业绩有相关性,但相关系数只有0.325,回归系数只有0.253,因此在使用权类无形资产的影响力较弱。由此看出,在高校上市公司中,虽然技术类无形资产所占的比重较低,但它的影响力却较大,对高校上市公司的业绩起到决定作用。因此高校上市公司要足够重视技术类无形资产的有效开发与管理。

2.针对模型Ⅳ各类无形资产的增量对高校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

相关分析如表5-35所示,高校上市公司业绩与往年主营业务利润增量、使用权类无形资产增量、技术类无形资产增量和高校上市公司规模有较大的相关性,其中与技术类无形资产增量的相关系数达到0.435,相对较高,比使用权类无形资产增量的相关性高,但与其他类无形资产增量和净资产倍率相关性弱。

表5-35模型ⅣPearson相关系数矩阵和检验结果

检验结果表明,△RIGHT、△INTECH、△OPINCt-1、ASSET的P值均较小,通过相关性显著检验。回归分析结果如表5-36所示,其中相关系数为0.682,判定系数为0.465,模型拟合的效果并不理想,但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值很小,为0.000,因此模型通过检验,具有显著相关性,参数估计值如表5-37所示。

表5-36模型Ⅳ回归分析结果

表5-37模型Ⅳ各参数估计值

3.数据的时间序列分析

通过对每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高校上市公司业绩与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以期得到其变化趋势,以验证以下假设,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校上市公司的成长,高校上市公司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技术类无形资产对其业绩的影响增大。分析结果如表5-38所示。

利用时间回归法,分别对使用权类无形资产和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进行趋势变动的模型拟合,拟合的效果并不理想,R值比较小。从结果来看,系数的变化并没有特定的趋势,因此上述假设并未得到验证。根据分析,这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很重要的一个就是会计准则中对无形资产的确认,在数据搜集的过程中,发现对无形资产的明细分类比较混乱和繁杂,没有统一的标准,对于一些数据并未披露,或披露的不详细;而且在这些年份中,高校上市公司会发生合并,财务问题等情况,另外2007年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这会造成分析结果与往年的差异。此外,研究的年份相对来说较少,因此趋势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

表5-38 2002—2007年高校上市公司业绩与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技术类无形资产的相关系数和回归系数

虽然无特定趋势,但无疑,在这些高校上市公司中,技术类无形资产对于高校上市公司的业绩影响很大,比使用权类无形资产起到更加关键的作用。

五、结语及政策建议

综合以上论述和实证分析结果,高校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所占比重不高的情况下,其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仍有很大的正向作用,即无形资产价值越高,作用越大。高校上市公司不同类型的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有很大的正向作用,但各类无形资产的作用大小不一样。高校上市公司在技术类无形资产比重小于使用权类无形资产比重的情形下,其技术类无形资产比使用权类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作用更大。高校上市公司各年份的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仍为正向作用,但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高校上市公司各年份的分类无形资产对其经营绩效的影响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显著;原因在于数据统计方法的更易,会计准则的修订。

我国高校上市公司作为联结高校与经济社会的枢纽性组织,应当为高等院校无形资产转化起到平台和桥梁作用。从数据描述来看,我国高校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比重较低,存在提高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高校上市公司绩效持续改善。尤其值得指出的是,目前而言,我国高校上市公司技术含量较高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权的比重也较低,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含量较高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权的比重呈下降趋势。这说明高校上市公司在承接高校富余无形资产方面存在改进的必要,高校与高校上市公司在无形资产转化方面的对接机制有待完善。

本研究的结果在于探索出了无形资产及其类型并随时间在某个类群企业中的正向作用,这无疑为政府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定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为高校上市公司及其他公司更好地利用和发挥其无形资产潜在价值的决策提供了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