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的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的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系统复杂适应性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一、组成的复杂性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部分。整个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以及完善。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怎样将这些分布异构的主体整合为一个整体、怎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各主体间的协同都是亟待解决的复

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的有效转化机制研究

《国际评估准则评估指南四——无形资产》指出,“无形资产是以其经济特性而显示其存在的一种资产;无形资产不具有实物形态;但为其拥有者获取了权益和特权,而且通常为其拥有者带来收益”。对无形资产的研究也是世界学术界的热点问题之一,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就曾提出,知识将取代机器设备、资金、原料或劳工,成为企业经营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个生产要素虽不同于企业营收可以在财务数字中表现,却对公司价值产生极大影响,因此这些相对于有形资产之外,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资产即为无形资产。

高校无形资产是高等院校所拥有的用以培养人才、提供教育服务、科学研究以及商品生产和供应并能同时为高校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非实物、非货币的长期资产。高校无形资产属于特定行业的无形资产,因而它除了具有无形资产的非实物性、收益性、有偿性和不确定性等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的独特性,这主要表现在其所具有的二重属性上。首先,作为高校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具有教育的准公共物品属性,表现为教育的公益性;其次,作为一个经济学范畴,高校无形资产必然具有一定的经济属性,表现为资本的盈利性。两种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中前者占主导地位,后者又服务于前者。因此,一方面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其非营利性的特质决定了高校无形资产首先要用于推动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不是单纯获取经济利益;另一方面,高校的非营利性特质并不排除高校可以从事经济活动并从中获取经济利益,但是这种经济活动不是为部门或小团体创造利益,而是为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创造和积累必须的物质条件,以缓解我国高等教育因教育经费不足带来的诸多困境。

高校无形资产虽然无实物形态,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但却是一种特殊的资产。然而,正是由于高校无形资产“无形”这个特征造成了人们对其认识与管理的缺失。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对无形资产的宣传,人们对无形资产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认识不足,无形资产保护意识淡薄。因此,人们不仅忽视无形资产的作用,没有把各种知识产权、校誉、权利等作为一种资产来看待,更忽视了对其保护、管理和运用。这致使高校的许多专利技术、著作等,一经发表、评定完职称就不再被重视了,甚至一些技术成果得不到应有的保护而被泄密、公开和利用,从而失去生产、转让这些专利产品可为学校创造的收益,导致高校无形资产的重大流失。而且,由于无形资产的价值难以确定,造成学校往往只注重对有形资产、固定资产的检查登记,而忽视无形资产的评估或评估不当,导致学校无形资产的产权主体不明确,产权界限不清晰,或者是无形资产价值没有得到真实反映。

从无形资产的管理来看,高校资产管理的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对无形资产的管理没有明确的管理部门。目前,高校虽已设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但大多数院校没有成立相应的无形资产管理机构,高校无形资产的管理还是分块进行的,由科研、人事、教务、校办、产业以及财务等业务部门分散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但是其没有认识到高校无形资产内部关联及协调效应的体现,而且存在着多头管理、权力分散、各自为政、互相推诿、保护不力的被动状况,这也是造成高校无形资产大量闲置,乃至流失亦无人追究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是由于传统的观念、管理制度及体制机制的制约,各高校的无形资产大部分在账外,明明拥有大量的无形资产资源,却在会计账表和现有的信息系统中几乎没有反映,表现为大量账外资产、闲置资产,资产使用效率低,资产处置混乱,产权归属关系不清,财务监督跟不上。这造成了相当一部分高校对于自身有哪些种类、多少无形资产底数不清,对无形资产的质量水平与功能发挥程度不清,对自身无形资产控制市场空间范围和时间时效底数不清,对本单位有多少人与无形资产有关底数不清,对无形资产产权的归属底数不清,制约了无形资产价值的实现,给高校造成了大量的经济损失。

上述分析表明,从系统的视角促进我国高校无形资产价值转化意义重大。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包括无形资产的所有方、市场上的授让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中介机构等主体,涉及研发、转换、市场等环节,而且受国家政策环境金融环境和社会对无形资产的意识等多方面影响,因此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换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在这一系统中,各主体以无形资产为核心,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形成了一个无形的非正式网络,各网络组员从自身的原则出发,与其他的主体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中涌现出网络的整体特性和规律。这正符合了复杂适应性系统的特征:没有中心控制机制,只在简单的规则支配下涌现出复杂的特征。所以,更确切地说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是一个复杂适应性系统。其系统复杂适应性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

一、组成的复杂性(www.xing528.com)

我国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分为内部与外部两个部分。从内部来看其价值转化的实现需要高校内部不同类型无形资产共同作用,而且每类无形资产的价值转化都有其独立性与协同性的特点,就是既要把握各类无形资产自身独立的特性,又要分析其间的结构关系,掌握其间的协同效应;从外部来看系统由若干相对独立的自主实体构成的,每个主体内部有各种形式不同的组织系统,整个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的管理只能通过这些相对独立的实体协调完成。每一个主体成员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管理方式,而且相互之间,并没有一个主从和附庸的关系。任一主体自身的变化都会受到其他主体变化的影响,并会引起其他主体的变化。整个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能够不断地学习并对其层次结构与功能结构进行重组以及完善。

二、系统内部协调的复杂性

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追求的是人力资本类无形资产、专业技术类无形资产、创作作品类无形资产、政府授权类无形资产、资料信息类无形资产、标识类无形资产、声誉类无形资产、利益相关者关系类无形资产、办学特色类无形资产、组织文化类无形资产等各类关系间运行的通畅与敏捷。由于内部主体分属不同职能部门、外部主体分属不同的社会系统,对应的信息系统也互不兼容,造成了在一般相对独立的主体之间只能进行简单的有限信息共享和信息传递。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怎样将这些分布异构的主体整合为一个整体、怎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各主体间的协同都是亟待解决的复杂性问题。

三、系统外部环境的复杂性

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系统所面临的是一个充满动荡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技术环境的高速变化,使高校专业技术类无形资产、人力资本类无形资产等随时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从而造成无形资产的减值。市场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使得高校专业技术类无形资产、创作作品类无形资产、办学特色类无形资产、声誉类无形资产等的转化过程也面临高度风险。政策环境的变化也会对高校权利类无形资产的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高校闲置无形资产价值转化机制所面临的校内及校外组成的系统是一类复杂系统。此系统除了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等特征外,还体现为结构复杂和关系复杂,是动态、开发的系统,有人参与,具有信息反馈功能,是多方面复合的系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