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成都圣灯客家碉楼:古韵于城东,见证湖广移民

成都圣灯客家碉楼:古韵于城东,见证湖广移民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华区的客家碉楼主要位于天回镇—青龙场—圣灯乡—龙潭寺一带,是明清时期湖广移民的见证。清嘉庆年间,东山兴建碉楼之风日盛,至清末、民国时,成都的客家碉楼数量达到顶峰。一些大户人家和乡绅地主们为了防御土匪山贼的侵犯,保卫家族的产业,从而大量增建了这些防御性的客家碉楼,因此场镇中与周边村落间碉楼林立。钟家碉楼筑于两百多年前,由黄泥拌稻草夯筑而成,壁厚约四五十厘米,至今还十分坚固。

成都圣灯客家碉楼:古韵于城东,见证湖广移民

成华区的客家碉楼主要位于天回镇—青龙场—圣灯乡—龙潭寺一带,是明清时期湖广移民的见证。它们都是清初客家人入川时所修建的防御性建筑,主要是为了抵御土匪四川话俗称“棒老二”)与山贼等外来侵略,防卫家族宅院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东山兴建碉楼之风日盛,至清末、民国时,成都的客家碉楼数量达到顶峰。

据史料记载,民国时期,成都华阳县龙潭寺碉楼众多,据统计有碉楼民居达79宅82座,其中一宅一碉的76家,一宅双碉的3家。

①资料出处:孙晓芬著《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续表:

清末民初,政局动荡,军阀混战,地方势力割据,各地匪患猖獗,巴蜀之地也未幸免。当时,隶属于华阳县管辖的隆兴场(原龙潭乡旧称),地理位置处于成都东山丘陵腹地,周边地形复杂,林深树密,匪盗出没,土匪常常袭扰乡里。一些大户人家和乡绅地主们为了防御土匪山贼的侵犯,保卫家族的产业,从而大量增建了这些防御性的客家碉楼,因此场镇中与周边村落间碉楼林立

这些碉楼都是典型的成都客家建筑风格,建筑方法及构造样式都沿袭了广东传统风格,夯土泥砖木质结构,使用条石作为楼基,屋檐楼顶用小青瓦盖顶,也有用麦草代替小青瓦盖顶的。碉楼造型美观,屋檐四角高翘,结构通常为二层结构或是三层结构,屋顶塑有精美“中花”,正梁两头飞檐常常贴有精致的砖雕。碉楼每一层都分别有瞭望哨孔及射击孔(分明孔与暗孔),每层横跨约五米,每层均铺设有木质结构的楼板及楼梯

在旧时的川西平原上,三层楼结构的碉楼算是高楼了,站在三层楼上,居高临下瞭望,视线范围可达两三公里,易守难攻的客家碉楼具备很强的防御功能。(www.xing528.com)

客家人始终恪守着“宁卖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祖训。他们勤劳俭朴、重礼教,团结互助,他们也拥有庞大的哥老会组织及家族势力,家家备有枪械武器。当地氏族为了自保,常在村落四周广筑碉楼,一为防御土匪强人,二为抵挡乡人间的械斗。仅龙潭乡旧时就筑有护村碉楼十余座。龙潭立交旁的“双碉堡”就因两座相连的碉楼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龙潭老场镇上总共有五座碉楼,除了火神庙巷有一座外,在上场口和下场口分别有两座(原龙潭老街分为上、中、下三段街道,街坊们俗称上街为上场,下街为下场)。当时的上场口与下场口,分别是进出龙潭老场镇的出入口,这种出入口的碉楼都属于乡公所管辖(乡公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类似于乡政府一级的民国政府机构)。碉楼下还分别有一道“栅子门”用于关闭或封锁场镇,为了防御土匪的袭扰或是歹人的入侵。晚上,这上、下场口的两道“栅子门”是要关闭的,乡公所值守的武装人员驻守于碉楼内,待到天亮时,才能把“栅子门”打开。可攻可守的碉楼与“栅子门”的组合,成了民国时期龙潭老场镇最重要的城镇防御工事。除了场镇上的碉楼,周边各大私家老宅、老屋也都分别还有很多用于防卫老宅、防卫村落的碉楼,如向龙村、院山寺、清水沟等地。

钟氏系东山客家的一个大姓,多聚居在龙潭寺一带,至今还保留有“钟家老房子”的地名。东华村是钟氏客家人聚居的小村落。原来的竹篱瓦舍、“二堂八厅,四横五井”的大宅院几经改头换面,先是成了一栋栋水泥抹就的小楼,密密匝匝的。小楼群外,月堰竹影,菜畦蕉林,绿荫深处飞出一座高阁来。阁高三级,约十米,每层挑有瓦檐,翼角高翘,飞檐上塑有精美的脊饰。

钟家碉楼筑于两百多年前,由黄泥拌稻草夯筑而成,壁厚约四五十厘米,至今还十分坚固。碉楼的四面壁上皆开有一大两小三个窗孔,大的是瞭望口,以观察敌情,小的为射击孔,仅能伸出一根细细的枪管。

寻访钟氏客家碉楼是深秋里的一天,树叶开始萧瑟,沿着铁轨旁的小路,在一片被废弃的田园里走了好久都没看到碉楼的影子。经过夏天连续几个月的暴雨,这片田园里到处是茂盛的杂树,只剩一个老人在埋头耕作他的土地。走着走着,在一片杂树、竹林和蕉林背后,我们终于看到了钟氏碉楼,这也是地图上标注的龙潭最后一处客家碉楼了。它寂寞地矗立于铁轨旁,无数旅客坐着高铁从它头顶飞驰而过,往往来不及注视它一眼,属于它的时代已远去一个多世纪,大城市的扩张很快就会抵进它身旁这些废园,没有人会再从瞭望孔里藏匿对危险的恐惧,我们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再也感受不到祖辈的生存状态,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也许不仅仅是弱肉强食的危险,而是不断失去的诸多记忆和未知的种种焦虑。

钟氏客家碉楼 王菱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