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交事故勘查:两类特殊行为与成因

道交事故勘查:两类特殊行为与成因

时间:2023-08-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驾驶疲劳疲劳是许多重大交通事故的根源。由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可知,驾驶人疲劳影响反应速度,是造成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汽车容易出现观察、判断和动作上的失误,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加。虽然交通法规中早有明文规定严禁酒后驾驶车辆,但因饮酒而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仍然不断发生。当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超过0.1%时,驾驶能力下降15%,尤其在夜晚,车辆发生事故的机会显著增加。

道交事故勘查:两类特殊行为与成因

(一)驾驶疲劳

疲劳是许多重大交通事故的根源。由交通事故统计资料可知,驾驶人疲劳影响反应速度,是造成死亡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

疲劳会使驾驶人的驾驶机能失调、下降,对安全行车带来不利影响。

驾驶人的疲劳主要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的疲劳。由于驾驶人在行车中要连续用脑来观察、判断和处理情况,脑部比其他器官需要更多的氧。长时间驾驶车辆,脑部会感到供氧不充分而产生疲劳,开始出现意识水平下降,感觉迟钝等症状。继续工作下去,感觉进一步钝化,注意力下降,注意范围缩小。这些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在疲劳时出现的保护性反应,好像机械设备中的安全阀一样。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汽车容易出现观察、判断和动作上的失误,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加。

据国外研究,工作一天后不同年龄的驾驶人,对红色信号的反应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见表3-13。

3-13 不同年龄的驾驶人疲劳前后的反应时间

978-7-111-44126-7-Chapter03-45.jpg

表中数据为不同年龄的驾驶人反应能力在一天内的波动情况,说明了长时间开车出现疲劳后会使感觉迟钝,反应时间延长,失误率增加。对复杂刺激(同时存在红色和声音刺激)的反应时间也增加了,有的甚至增长2倍以上。

疲劳后,动作准确性下降,有时发生反常反应(对较强的刺激出现弱反应,对较弱的刺激出现强反应)。动作的协调性也受到破坏,以致反应不及时,有的动作过分急促,有的动作又过分迟缓。有时,做出的动作并不错,但不合时机。在制动、转向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

同时,疲劳后,判断错误和驾驶错误都远比平时增多。判断错误多为对道路的畅通情况、对潜在事故的可能性及应付方法考虑不周到;驾驶错误多为掌握转向盘、制动、换挡不当。严重者可发生手足发抖,脚步不稳,动作失调,肌肉痉挛,对驾驶产生严重影响。不同疲劳状态对驾驶行为的影响见表3-14。(www.xing528.com)

3-14 不同疲劳状态下的驾驶行为

978-7-111-44126-7-Chapter03-46.jpg

因此,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对驾驶人疲劳驾驶有严格限定:连续驾车超过4个小时确认为疲劳驾驶;连续驾车4个小时,中间休息时间不足20分钟的也被确认为疲劳驾驶。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管理条例》的要求相比要严格许多。

(二)饮酒驾车

饮酒影响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感觉模糊、判断失误、反应不当,从而危及行车安全。虽然交通法规中早有明文规定严禁酒后驾驶车辆,但因饮酒而造成的重大交通事故仍然不断发生。

德国一项研究表明,血液中酒精含量与交通事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见表3-15。

3-15 血液中酒精含量与交通事故之间的关系

978-7-111-44126-7-Chapter03-47.jpg

用人驾驶模拟器研究驾驶人饮酒后的驾驶操作情况,发现当血液中酒精浓度为0.08%时,操作失误增加16%,血液中酒精浓度进一步增加时,驾驶人连转向盘都控制不了,判断力明显下降。当血液中酒精的含量超过0.1%时,驾驶能力下降15%,尤其在夜晚,车辆发生事故的机会显著增加。我国现行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中,对饮酒、醉酒驾驶机动车有严格的限定标准。酒后驾车标准是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20~80mg;醉酒驾车标准是每百毫升血液中酒精含量在80mg以上。无论饮酒驾驶还是醉酒驾驶都会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危害,都是法律所严格禁止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