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学模型分析成果

道路交通事故统计学模型分析成果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交通事故的总次数中,汽车单独事故约占7%,约93%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行车遭遇而引起的。驾驶人每天出行,因时间、地点、道路状况不同,可能有成千上万次的行车遭遇,驾驶人要不停地采取各种规避措施,确保不发生严重交通冲突而导致事故。可见,某统计区域范围内,道路交通事故的次数取决于本区域内行车遭遇的次数和行车遭遇规避过程中产生错觉的概率大小。

从统计学的角度,可把道路交通事故看成是由于错觉而引起的行车遭遇的概率现象。在交通事故的总次数中,汽车单独事故约占7%,约93%的交通事故都是由于行车遭遇而引起的。行车遭遇是指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与其他车辆、行人之间所发生的交通遭遇。行车遭遇包括路段会车遭遇、超车遭遇、交叉路口的交错遭遇、躲避非机动车、行人的躲避遭遇等。错觉是一种错误的知觉。是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例如,就餐过程中想把餐具放到餐桌上,却无意识地将餐具扔到地上;想要馒头,拿到手的却是其他食物等。错觉的产生与人的生理、心理特性有关。例如,一个人生理状况好、精力充沛、心理健康、心情舒畅,产生错觉的概率就低;反之,产生错觉的概率就高。

从统计学的观点,交通事故次数表达式为

W=MP (3-2)

式中 W——交通事故次数;(www.xing528.com)

M——可能诱发交通事故的行车遭遇数;

P——行车遭遇中驾驶人产生错觉导致事故的概率。

驾驶人每天出行,因时间、地点、道路状况不同,可能有成千上万次的行车遭遇,驾驶人要不停地采取各种规避措施,确保不发生严重交通冲突而导致事故。突然在某一次规避行车遭遇过程中,驾驶人产生错觉导致规避行为失误,发生事故。可见,某统计区域范围内,道路交通事故的次数取决于本区域内行车遭遇的次数和行车遭遇规避过程中产生错觉的概率大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