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雪-冰界面化学离子的迁移研究

雪-冰界面化学离子的迁移研究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雪-冰界面化学离子的迁移研究,可帮助我们理解雪-冰演化中离子浓度的保存过程。参照5点滑动距平值可以发现,雪-冰界面不同的化学离子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雪层底部的8种主要化学离子进入干季后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浓度,极端峰值均出现在干季,其中Cl-、、Na+的波动变化具有相似性,但峰值的个数和峰值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异。冰层顶部陆源离子K+、Mg2+浓度的波动变化频率和幅度在冰层底部更剧烈。

雪-冰界面化学离子的迁移研究

雪-冰界面化学离子的迁移研究,可帮助我们理解雪-冰演化中离子浓度的保存过程。根据1号冰川采样区降水的年内变化特征,可以将全年分为干季(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与湿季(4月1日—10月31日)。选取每组雪坑中雪层最底部和冰层最顶部相邻的2个样品作为雪-冰界面的不同介质,从而得到8种主要化学离子浓度自2005年3月至2006年11月不同季节的波动变化曲线(图6.16、图6.17)。参照5点滑动距平值可以发现,雪-冰界面不同的化学离子均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

干季和湿季雪层底部、冰层顶部8种离子浓度平均值见表6.5、表6.6。从表中可以看出,雪层中8种主要化学离子平均浓度干季大于湿季,冰层中8种主要化学离子平均浓度湿季大于干季;雪层底部和冰层顶部两个不同的界面上,无论干季还是湿季,离子浓度最大的是Ca2+,最小的是K+,与这两种离子的来源有关。雪坑中的K+被认为是局地源,主要来自当地的矿物岩石和冰碛沉积,而Ca2+的来源比较广泛,除当地的矿物岩石外,还包括春季的强风沙尘、冬季的低风速和煤的燃烧。

雪层底部的8种主要化学离子进入干季后一直保持相对较高的浓度,极端峰值均出现在干季,其中Cl-、Na+的波动变化具有相似性,但峰值的个数和峰值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异。从Cl-浓度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进入湿季后的7个月中出现明显波动变化,形成5月中旬(最高值150 μg/L)、6月中旬(最高值131 μg/L)和9月上旬(最高值161 μg/L)3个峰值时段;10月中旬以来,离子浓度在波动中迅速上升,在11月下旬达到了2005年的最大值254 μg/L。雪层底部在进入湿季后的3个月中出现明显的波动,形成4月中旬(最高值155 μg/L)与5月下旬(最高值163 μg/L)2个峰值时段,5月下旬以后,雪层中的浓度变化幅度很小,浓度值处于较低的水平;10月以来,浓度值在波动中上升,10月10日出现峰值204 μg/L,随后进入干季,2006年3月初达到最大值。雪层底部在进入湿季后的4个月中出现明显的波动,形成4月中旬的最高值165 μg/L和5月中旬的最高值119 μg/L 2个峰值时段;5月下旬以后,雪层中的波动减小,到7月下旬出现最小值17 μg/L,随后又开始波动回升,到11月下旬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188 μg/L。雪层底部K+和Ca2+的浓度波动变化曲线具有相似性。K+在进入湿季的6个月中峰值出现的频率与强度相对于Cl-等则大大增强。4月下旬出现峰值53 μg/L,在随后的5个月中,频繁波动,到10月下旬出现峰值46 μg/L,进入干季后,波动回升,11月下旬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79 μg/L。陆源离子Mg2+浓度的波动变化频率与强度相对K+和Ca2+更大,可能与物质来源、风速等有关。

图6.16 雪层底部8种主要离子浓度变化曲线

(www.xing528.com)

图6.17 冰层顶部8种主要离子浓度变化曲线

表6.5 雪层底部各化学离子浓度平均值

表6.6 冰层顶部各化学离子浓度平均值

比较图6.16和图6.17可以看出,8种主要离子在雪坑下部和冰层顶部的变化并不存在同步性,两者的变化过程有明显不同,这暗示着不断有离子从雪坑下部进入冰层顶部,即雪-冰界面持续发生着离子的迁移。冰层顶部的8种主要化学离子浓度进入湿季后一直保持相对较高,极端峰值均出现在湿季,其中Cl-、Na+的波动变化和波动幅度均具有相似性,但峰值出现的时间略有差异。从Cl-浓度的变化图中可以看出,在进入湿季后的7个月中出现明显的波动,形成了4月中旬(414 μg/L)、5月中旬(728 μg/L)、6月上旬(672 μg/L)、8月上旬(719 μg/L)与10月初(599 μg/L)5个峰值时段,之后迅速下降。进入干季后,Cl-浓度变化幅度很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冰层顶部浓度在进入湿季初期保持相对较低,进入5月后迅速增加,从5月初的97 μg/L迅速增加到5月中旬的1271 μg/L,之后在6月中旬(584 μg/L)、7月中旬(344 μg/L)、10月初(524 μg/L)出现了3个峰值时段,10月中旬以后,浓度变化幅度很小,处于相对较低水平。冰层顶部浓度在进入湿季后波动上升,于6月初出现峰值288 μg/L,之后的2个月间,离子浓度始终处于波动下降的态势,但波动较为和缓,未见明显浓度高值。冰层顶部陆源离子K+、Mg2+浓度的波动变化频率和幅度在冰层底部更剧烈。冰层顶部Ca2+的浓度在进入湿季之前基本稳定,在进入湿季的前3个月明显波动,出现5月中旬(2296 μg/L)、6月中旬(3012 μg/L)和7月中旬(2285 μg/L)3个峰值时段,7月中旬后迅速下降,8月初达到最低值257 μg/L,之后在波动中上升,于9月30日升至最高3024 μg/L,10月中旬到下一个干季,变化幅度很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总体而言,冰层顶部的8种主要离子,在湿季保持较高的水平,极端峰值均出现在湿季;在干季离子浓度维持较低水平,干季的变化幅度除外,其他离子浓度变化幅度均比雪层底部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