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内Mg2+受沙尘影响,在春季开始形成浓度峰值,与不溶物质成分相对应,但经过淋溶作用后,会在夏季消融期末形成一个稳定的峰值,与污化层相对应。然而,由于受淋溶作用的过程不同,其在雪层中的演化过程存在很大的差别。
下面将每个采样日的不溶微粒的平均粒径和结合起来,进一步研究以为代表的阴离子演化过程,如彩图10所示。
2006年春季(3—5月),和Mg2+类似,(彩图10阴影剖面)在雪层上部也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峰值,并且和雪坑中的Mg2+以及不溶微粒的平均粒径峰值相对应,如p6所示。
2006年5月初至9月底,气温迅速升高,尤其是7月份以后,雪层处于强烈的消融期。雪层厚度明显减薄。雪层的消融引起和不溶微粒平均粒径的峰值位置发生变化。浓度的最大值不再对应于平均粒径的峰值位置,而是下移至每两个平均粒径的峰值(即污化层)之间,如5月5日p6所指示的峰值与平均粒径的峰值对应得非常好,而经过夏季淋溶后,9月28日以后,原来处于p6位置的浓度峰已经下移至p4和p6之间,不再和平均粒径峰位置相对应。
2006年9月底至2006年12月27日,整个雪层进入冬季稳定期,雪层中经过夏季淋溶作用后浓度峰也逐渐按照年层顺序稳定保存至每两个污化层之间,进而随着粒雪演化成冰而保存至冰芯中,形成冰芯记录。(www.xing528.com)
与Mg2+相比,雪坑中随融水向下迁移的程度要大得多。如2006年9月7日至2006年9月28日期间,在少量融水的作用下,大量随之下移,在p3和p4以及p4和p6之间出现了一系列明显的浓度峰。
与Mg2+相比,的演化过程具有明显的不同:
(1)不同的雪坑上部每年春季的浓度也会出现一系列的峰值,而且浓度峰值与不溶微粒的平均粒径对应得很好;但经过夏季消融后,两者峰值不再对应,而是在雪坑中每两个污化层之间,出现浓度的最大值,即不附着于污化层,但借助于上下两层物化层的阻隔,在中间位置保留得比较好。
(2)雪层上下部浓度相差较大,即冰芯中信号保存度比Mg2+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