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层剖面性质的变化,不仅反映在粒雪厚度及组成上,而且反映在成冰带的变化上。冰川成冰带谱是根据冰川融水在积雪层中渗浸程度,即融水参与的程度与由此引起的积雪晶体的变化情况划分。20世纪60年代,1号冰川成冰带谱最复杂,自下而上依次为冷渗浸重结晶带、渗浸带、渗浸冻结带和消融带,在东支顶部东侧和西支顶部较高海拔处又分布有渗浸冻结带。粒雪盆后壁广泛发育着冷渗浸重结晶带,其特点是融水不能完全渗入年积累层而使粒雪得以保存。20世纪80年代,据刘潮海(1997)、王晓军(1996)等人的研究,冷渗浸重结晶带雪层剖面中融水大量下渗,粒雪在融水作用下发生再冻结,原来粒雪层已经被密实冻结粒雪和渗浸冰所取代。其他成冰带谱海拔位置较20世纪60年代也均有所上升。21世纪初,通过沿1号冰川东、西支主流线所挖的一系列雪坑雪层剖面及下伏冰层特点的研究可知,1号冰川东、西支渗浸-冻结带和渗浸带的界限分别在海拔4098 m和4136 m。因此,可将1号冰川自下而上划分成3个成冰带:①消融带(东支在海拔4066 m以下和顶部局部区域,西支在海拔4089 m以下);②渗浸-冻结带(东支在海拔4066~4098 m和渗浸带上限至顶部的局部消融区下限之间,西支在海拔4089~4136 m和顶部的局部区域);③渗浸带(东支在海拔4098 m至粒雪盆上部的渗浸-冻结带下限之间,西支在海拔4136 m至顶部的局部渗浸-冻结区下限之间)。
东支顶部在各研究时期的变化情况最为典型:此处的海拔(约4300 m)较高,太阳辐射强烈,雪层剖面特征变化很大。20世纪60年代,此处雪层剖面具有明显的冷渗浸重结晶带的特点。20世纪80年代初,此处的雪层融水作用增强,冷渗浸重结晶带特征消失。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顶部雪层的研究资料较少,上述结论主要是基于前几次研究所绘冰川图的判读。2004年11月16日,研究组登上东支峰顶冰川的源头区,发现该处的雪层厚度仅为40 cm左右,雪层下部存在一强污化层,颜色较深,在顶端西北方向,呈现一个长约15 m,高约4 m,面朝南的裸露冰壁,类似于西支下部冰舌末端出露的冰川冰,冰壁下为一约30 m2的封闭水域,由于是冬季,水面已结冰。这一切说明东支的顶部成冰带类型较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更大的变化,局部已具备了消融区的特征。
(www.xing528.com)
图4.19 1号冰川不同时期的成冰带图
以上说明,成冰带的类型及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冷气候条件下的冷渗浸带消失,被渗浸带所替代;东支顶部的变化尤为显著,2004年夏季发现消融冰面湖,说明冰川上部已具有消融带特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