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雪层内出现较大温度梯度,则老雪又演变成粗大的具有棱柱的晶体,称为深霜。如雪粒之间紧密黏合或胶结时,称为密雪。在雪层中经辐射、风及融化作用而形成透镜状的夹层,可称辐射壳、风板及冰片。为避免混淆,本书将后者称为粒状雪。不同的雪型密度不同,据野外观察经验,其密度为:新干雪,0.05~0.07 g/cm3;潮雪和湿雪,0.1~0.2 g/cm3;细雪,0.2~0.3 g/cm3;老雪,0.3~0.4 g/cm3;深霜,0.2~0.4 g/cm3;密雪,0.4~0.83 g/cm3;冰川冰,0.83~0.910 g/cm3。
刚降下的雪,不论其晶体形态如何,都统称新雪,按是否含有水分,又分为干雪、潮雪和湿雪。受风力作用而发生机械磨损及黏合的雪,称为风吹雪;经过初步演化的雪,可称为幼雪;进一步演化,则称为老雪;完全失去晶体形态,大体成球状的雪,就称为粒雪。如雪层内出现较大温度梯度,则老雪又演变成粗大的具有棱柱的晶体,称为深霜。如雪粒之间紧密黏合或胶结时,称为密雪。在雪层中经辐射、风及融化作用而形成透镜状的夹层,可称辐射壳、风板及冰片。
粒雪(firn),一般是指经过一个夏季的融化仍基本保存下来没有封闭成冰的圆粒状雪。但从结构冰学的角度,将所有基本失去骸晶形态、变圆、变粗的雪称为粒雪,而不论其是否经过融化。为避免混淆,本书将后者称为粒状雪。按粒径的大小可分:很细雪(<0.5 mm)、细雪:(0.5~1 mm)、中雪(1~2 mm)、粗雪(2~4 mm)、很粗雪(>4 mm)。当雪粒之间被紧密胶结时称为密雪。在雪的演变过程中密度一般随着上覆压力的增大而不断增大。融化作用则使密度急剧增大,统称雪的密实化(densification)。不同的雪型密度不同,据野外观察经验,其密度为:新干雪,0.05~0.07 g/cm3;潮雪和湿雪,0.1~0.2 g/cm3;细雪,0.2~0.3 g/cm3;老雪,0.3~0.4 g/cm3;深霜,0.2~0.4 g/cm3;密雪,0.4~0.83 g/cm3;冰川冰,0.83~0.910 g/cm3。(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