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陈纳德在芷江航校筹建和授课,建校条件艰苦,最终迁往昆明

陈纳德在芷江航校筹建和授课,建校条件艰苦,最终迁往昆明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38年10月,陈纳德接受宋美龄命令,要他在湘西芷江筹建航空学校。他在芷江航校授课中,着重讲授了多引擎和单引擎飞机的驾驶技术、作战技术、专项飞行和战术训练。陈纳德严格的训练纪律、严谨的教学作风,博得学员好评。芷江航校的建立,由于处于中国空军雏形发展阶段,条件简陋,仅有三架训练飞机,训练中还摔坏两架。因此,不得不放弃芷江,将航校迁往昆明。

陈纳德在芷江航校筹建和授课,建校条件艰苦,最终迁往昆明

陈纳德中国航空委员会秘书长宋美龄之聘,应邀来中国培训空军。1937年4月1日,从美国旧金山启程赴华,先后在南京任中国空军顾问,赴各空军基地考察。8月上旬,参加了蒋介石召开的国民党最高国防会议,参与制订了中国空军作战计划、保卫南京空战计划。10月17日,离开南京转到武汉。1938年10月,陈纳德接受宋美龄命令,要他在湘西芷江筹建航空学校

国民党部队行军经过该镇,这是第二十二军小分队,当时还有两个平民在看(约瑟夫·德 / 摄)
KMT detachment on the march from the 22nd army and two standers-by.(Photographed by Joe Day)

这是在机场附近拍摄的照片,一队刚入伍的新兵,都来自芷江以及附近县区的乡下。大家都来自底层,衣衫褴褛。我很同情他们(约瑟夫·德 / 摄)
In this photo were new draftees who were all from Chihkiang and its countryside.They were all from the lower class and all in rags.I have much sympocthy with them.(Photographed by Joe Day)(www.xing528.com)

芷江航校设在芷江机场附近的小山丘上,这里树木葱郁,环境幽静。航校教室是黑色鱼鳞木屋,冬暖夏凉,是航空员学习生活的理想场所。陈纳德凭借他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天才的教学才能,解决了航空训练中的技术问题。他在芷江航校授课中,着重讲授了多引擎和单引擎飞机的驾驶技术、作战技术、专项飞行和战术训练。他经常在地面观察哨用望远镜观察,做出记录,待飞行员着陆后,再指点成功与不足之处。陈纳德还利用缴获的日本飞行和参谋手册,译成英文当作主要教材,在黑板上画出日本飞机简图,标明油箱、氧气贮存箱、炸弹架为易攻击部分,要求学生强记和重画。训练期间,他特别强调编队行动,以打破敌人队形为战术目标;充分利用我方装备长处攻击敌人短处,缩短间距,开火,俯冲;重视准确射击和保存弹药,把射击作为重点压轴课。陈纳德严格的训练纪律、严谨的教学作风,博得学员好评。

芷江航校的建立,由于处于中国空军雏形发展阶段,条件简陋,仅有三架训练飞机,训练中还摔坏两架。因此,不得不放弃芷江,将航校迁往昆明。1938年11月底,陈纳德离开芷江到达镇远,再往贵阳转昆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