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碱-骨料反应的定义及危害
混凝土内部水泥凝胶体中的碱性氧化物(Na2O、K2O)与骨料中的活性SiO2,活性碳酸盐在有水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碱-硅酸盐凝胶(或碱-碳酸盐凝胶),堆积在骨料与水泥凝胶体的界面,吸水后体积膨胀(大约3倍以上),导致混凝土开裂破坏,如图5-32所示,称为碱-骨料反应。
图5-32 典型的碱-骨料反应开裂
世界上最早发现碱-骨料反应是在美国,1938年美国建成派克混凝土大坝,两年后发现大量裂缝。经查明,该大坝工程采用了含碱量分别为0.55%、1.13%、1.25%及1.42%的四种水泥,其中采用含碱量1.42%的水泥混凝土部位裂缝最为明显。从钻心取样的混凝土发现,安山岩骨料颗粒与高碱水泥浆接触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出现了白色硅酸钠物质,这就是最早发现的碱-骨料反应。为此,美国从1941年开始限制水泥含碱量,当混凝土所用的骨料具有活性时,规定水泥含碱量不得超过0.6%。
冰岛雷克雅未克地区1/5的房屋毁于碱-硅酸反应。长期以来,许多人一直认为该地区温度低,碱-硅酸反应速度慢或根本不可能发生,可是竟有1/5的房屋毁于碱-硅酸反应。究其原因,可能是使用了挖自海底的骨料未经清洗,额外增加了碱含量,以及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较大所致。也有人认为使用氯化钠作防冻剂加剧了这种破坏。在日本和我国,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由于碱-骨料反应造成混凝土耐久性下降问题。
2.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措施(www.xing528.com)
混凝土发生碱-骨料反应需要三个必要条件,即水泥石中碱含量较高,通常Na2O+0.658K2O>0.6%,骨料中含有活性SiO2或活性碳酸盐,同时必须有水存在。碱-骨料反应严重降低混凝土结构物的耐久性,而在有些国家和地区,受自然资源的限制,又不得不使用含碱活性物质的骨料,因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抑制碱-骨料反应。
(1)开发低碱水泥,尽量降低水泥中碱性物质的含量。目前我国标准规定通用水泥中(Na2O+0.658K2O)含量小于0.6%。
(2)在水泥中掺入火山灰质混合材料。火山灰质混合材料中活性SiO2成分较多,相当于骨料中的碱活性物质,在水泥水化反应早期,这些活性成分就与水泥中的碱性物质反应,及早将碱性物质作用掉,避免硬化后的碱-骨料反应。另一方面在混凝土拌合物还处于塑性阶段时生成膨胀性物质,不会对混凝土的结构造成危害,反而会使混凝土更加密实。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用掺混合材料的水泥,或在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粉煤灰、矿渣粉、沸石粉等活性掺合料对抑制碱-骨料反应具有良好的效果。
(3)掺入引气剂或引气减水剂,使混凝土中产生许多分散的微小气泡,可吸收膨胀作用,对减轻碱-骨料反应造成的膨胀裂缝起到缓解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