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法堂建筑及改建历史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法堂建筑及改建历史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乾隆元年在法堂两厢原有荒基上从云堂迁来的两栋楼房,用作住持居住。紧接着,在乾隆五十二年重建了法堂,奠定了今日所见的样子。因此,作者认为这12个柱础应为南宋时期建造法堂所用者。图3-42法堂(大悲阁)新发现的带莲瓣柱础在平面中的位置图3-43法堂(大悲阁)原有莲瓣被凿掉的柱础法堂何年进行过改建?乾隆元年,迁来法堂东、西楼,五年后重修了一次。因此出现了法堂前进深轴原有柱子正对楼梯口的不合理现象。

东来第一山保国寺:法堂建筑及改建历史

1.法堂建筑变迁历史

法堂始建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以前。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乾隆元年(1736年)在法堂两厢原有荒基上从云堂迁来的两栋楼房,用作住持居住。此为法堂有东西楼之始。在此以前,法堂仅仅为一座单栋的殿宇。乾隆五年(1741年),重建了东西楼。过了45年,在乾隆五十年(1786年)又一次重建东西楼。紧接着,在乾隆五十二年(1788年)重建了法堂,奠定了今日所见的样子。民国九年(1920年)曾经进行过翻建,更名观音殿,又称大悲阁(图3-34)。

现存大悲阁面宽七间,进深六间。通面宽24.8米,通进深12.57米。采用单檐歇山顶,带前廊和附加的后檐,从正面和背面看皆有两重屋檐。当中三开间室内仅有一层空间,两端的梢间、尽间内部为两层,楼下辟出一间1.3米宽的一条窄廊,多立了一排柱子。这个建筑的柱网布局极不规则,当心间两缝前后布置了7根柱子,次间两缝除了与当心间对位的柱子之外,在柱间又增加了4 根,前后布置了11根柱子,梢间与尽间则是另外一种柱网。

大悲阁中部梁架具有穿斗式构架的特点,柱间距很近,梁的断面瘦高,穿入柱身(图3-35 ~图3-39)。从其不规则的柱网和梁架形式,可以看出经过多次修缮、不断扩建的痕迹。前檐及坨墩处使用了枓栱,采用江南清末民初江浙一带建筑中常见者,为出七参凤头昂式枓栱(图3-40)。

大悲阁前部附加的一道前廊,将构架做成具有装饰性的船篷轩式,轩梁作月梁,其上的荷包梁梁端带有精美的雕刻,前檐轩柱柱头带有垂莲柱。这道前廊不但在功能上解决了与两楼连通,而且在建筑艺术处理上,使尺度高大的法堂与两厢楼房取得了尺度上的协调,同时也提高了大悲阁当中部分的艺术氛围,成为大悲阁建筑的点睛之笔(图3-41)。

图3-34 法堂(大悲阁)现状外观

图3-35 法堂(大悲阁)现状平面图

图3-36 法堂(大悲阁)现状平正立面图

图3-37 法堂(大悲阁)现状平侧立面图

图3-38 法堂(大悲阁)现状平横剖面图

图3-39 法堂(大悲阁)现状平纵剖面图

图3-40 法堂(大悲阁)现状斗栱详图

图3-41 法堂(大悲阁)前廊

东、西楼皆作两层小三间楼房,当年楼下作客厅,楼上作寺院住持的居室。

大悲阁与东西楼构成的院落,宽度不过10米,深度只有7.95米,但由于大悲阁和东、西楼皆有一层的前廊,大悲阁的前廊挑出小小的垂莲柱,与东西楼矮矮的檐柱及南面矮墙上的小门相呼应,尺度亲切宜人。由于保国寺利用山地建寺,地形所限,大悲阁与大殿之间的空间受到限制,在此古代匠师只好因势利导地进行处理,大悲阁一区作成较小的院落空间,与其功能使用要求也是相适应的。

大悲阁在民国九年(1920年)以后室内供奉观音。

2.南宋法堂寻真

2012年对现存殿宇的一次维修工程,偶然发现在建筑室内的水泥地面表层之下,残留着12个完整的带莲瓣的石柱础,尺寸为82厘米 ×81厘米,盆唇直径为53厘米,莲瓣高12厘米,垫在现有的内柱的鼓形柱础之下,其分布状况如图所示(图3-42)。柱础排列并不规则,当心间两缝各4个,次间的④轴和⑦轴也有4个,但有的是凿掉莲瓣的石块,垫在柱础之下(图3-43)。

从柱础的形制判断,当为宋代常见的覆盆式,表面带有雕刻的莲瓣者,则被用于一些建筑群中的重要殿宇。对这些柱础原来在哪里?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大殿修理时废弃的。然而从大殿的木柱粗细来看是不可能的,现存大殿外檐柱的直径为48.4~52.9厘米,《营造法式》造柱础之制曾规定柱础石块表面面积大小:“方倍柱之径”,即指柱础的方形边长应在96.8厘米以上,显然这个柱础小了,只有82厘米左右,容不下大殿的柱子。因此,作者认为这12个柱础应为南宋时期建造法堂所用者。法堂在保国寺中,级别应次于大殿,木构用材等第也要下降,如按大殿用五等材推定,法堂用材必在大殿的五等材以下。

带莲瓣柱础的发现,引起我们对法堂的面貌的追溯(图3-44)。据嘉庆《保国寺志》载 “绍兴间僧仲卿建”,根据所处地段状况并结合现状推测,法堂当年为三开间厅堂,位于现在遗存带莲瓣柱础位置(图3-45)。但目前所见的建筑已非宋代建筑,其结构体系为“穿斗式构架”,当为后世改建所为。

图3-42 法堂(大悲阁)新发现的带莲瓣柱础在平面中的位置

图3-43 法堂(大悲阁)原有莲瓣被凿掉的柱础

法堂何年进行过改建?并不清楚。民国《保国寺志》记载顺治十五年(1658年)或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曾重修,但其何以从宋代厅堂式构架改成穿斗式构架?推测可能由于宋式的厅堂式构架需要较大木料,不易取得,于是改变成宋以后常见的穿斗式构架,但建筑开间、进深未变,仅在进深方向增加柱子,如④轴和⑦轴所示。为了利用原有造型美观的莲瓣柱础,在室内后檐的位置保留原有④轴交轴的柱础,同时对前檐的轴上的柱子加以调整。这时法堂在开间方向的柱网在④~⑦轴范围,进深方向的柱网在轴范围(图3-46)。轴前檐原有莲瓣柱础移到中柱位置,如图中轴所示,这样在室内主要空间中皆可见到美观的莲瓣柱础,而前檐的轴所需的穿斗架立柱仍然保留在山墙的位置。随着穿斗架立柱的需要,将④轴和⑦轴上的两个莲瓣柱础之花纹凿平,这正是莲瓣柱础现状遗迹所见的状况。

乾隆元年(1736年),迁来法堂东、西楼,五年后重修了一次。这时三者成品字形布局(图3-47)。

图3-44 法堂莲瓣柱础

图3-45 法堂(大悲阁)新发现的带莲瓣柱础在剖面中的位置

乾隆五十年(1785年)对东西楼又一次重修,可能是扩展出前廊(图3-48)。这次重修之后使东西堂能够较好地满足了使用功能。相比之下,法堂与东西楼的联系不便,促使法堂增加楼层和登上东西楼的楼梯,于是在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修法堂,在两侧各扩展出两开间,为了不影响原有构架,原有柱子不动,新加东、西两部分柱网独立,即①-③轴和⑧-⑩轴,与原有柱子之间以廊相隔。因此出现了法堂前进深轴原有柱子正对楼梯口的不合理现象。后部再向后推出至轴(图3-49)。同时法堂前进深轴位置立起前廊柱,室外增加外廊,并与东、西楼外廊相通,在横剖面之中,法堂前廊在原有屋顶之下,后檐将原有屋顶向后延伸的做法有着明确的反映(图3-49)。抹去这一次又一次的重修的印记,南宋法堂的面貌即可明晰。

图3-46 南宋绍兴时期法堂位置推想图

图3-47 乾隆元年至五年法堂及东西楼位置推想图

图3-48 乾隆五十年法堂及东西楼位置推想图

图3-49 乾隆五十二年法堂及东西楼位置推想图

3.南宋法堂复原

1)平面布局

依据现存明间、次间带莲瓣柱础布局可知,当心间宽5.2米,两次间宽3.65米,进深3间,通进深为8.3米(图3-50)。(www.xing528.com)

2)法堂用材

法堂用材依据遗存柱础,求得柱径为42厘米,按《营造法式》规定柱径材分°尺寸为两材一栔,等于36分°,求得材厚11.7厘米,材广17.5厘米,接近《营造法式》七等材,符合《营造法式》“小殿及亭榭等用之”[20]的用材原则。这也符合保国寺作为小型寺院的身份,况且南宋社会转向纤巧的时代风格也会对其产生影响。

3)构架形式

进深方向采用六架椽屋前后箚牵对四椽栿用四柱,横剖面为四椽栿上承平梁,平梁上立蜀柱承脊槫。所有梁栿皆为月梁(图3-51、图3-52)。

厦两头造屋顶,为承托山面出际增设有一榀梁架,位置相当山面屋顶的下平槫分位,其下由丁栿上蜀柱及斗栱支撑,承托山面平梁。构架纵剖面于两次间设丁栿,前端深入山面柱头铺作,充当华头子。后尾插入内柱柱身,下设丁头栱承托梁尾(图3-53)。

4)法堂立面

据《营造法式》“柱高不越间广”的原则,柱高设定参照保国寺大殿的檐柱高与当心间的比例,法堂柱高为3.6米。按建筑等第推测,法堂采用厦两头造屋顶。

正立面当心间设门额、地栿,安装格子门4扇,门扇上部格子采用四直方格眼式,中部安腰花版,下部安障水版。两次间设窗额、地栿,安装破子棱窗。窗下墙采用心柱编竹造(图3-54a、b、c)。

背立面当心间设门额、地栿,安装格子门两扇,门两侧安装木板壁。两次间设窗额、腰串、地栿,上部安装闪电窗,下部采用编竹夹泥墙。

侧立面设阑额、地栿,墙体全部采用编竹夹泥墙。

5)法堂斗栱形制

外檐斗栱布局:采用当心间用补间铺作两朵、次间用一朵。山面用补间铺作三朵(图3-55)。

图3-50 南宋法堂平面复原图

图3-51 南宋法堂当心间横剖面复原图

图3-52 南宋法堂次间横剖面复原图

图3-53 南宋法堂纵剖面复原图

图3-54a 南宋法堂正立面复原图

6)斗栱形制

前后檐斗栱采用五铺作单杪单下昂,里转四铺作单栱计心造。

柱头铺作:外跳第一跳为劄牵前甚至栌枓口外的栱口跳,挑出华栱,承华头子,与令栱相交,上承素方。第二跳为下昂承耍头、与令栱相交,上承橑檐枋。里跳在第一跳分位安置骑栿令栱、素方。下昂尾上彻内柱柱头铺作,直抵栌枓及第一跳华栱后尾(图3-56a)。

前后檐当心间补间铺作:外跳同柱头铺作,里转出华栱一跳,承耍头,与令栱相交,下昂尾上彻屋内额上之中栌枓(图3-56b)。

前后檐次间补间铺作:外跳同柱头铺作,里转出华栱一跳,承耍头,与令栱相交,下昂尾上承素方(图3-56c)。

图3-54b 南宋法堂背立面复原图

图3-54c 南宋法堂侧立面复原图

山面柱头铺作:外跳同前后檐柱头铺作,里转出华栱一跳,承丁栿。下昂尾上抵丁栿上所立蜀柱柱头中栌枓(图3-56d)。

山面补间铺作:外跳同柱头铺作,里转出华栱三跳,上安靴楔托下昂尾,挑两材三栔承山面梁架(图3-56e)。

转角铺作:在柱头铺作的基础上增加角华栱、角昂、由昂等构件,横栱作列栱,外跳第一跳上令栱过角后与小栱头出跳相列,第二跳上令栱作鸳鸯交手栱,过角后与华栱头出跳相列。角昂、由昂后尾伸至下平槫分位结束(图3-56f)。

图3-55 南宋法堂仰视平面复原图

图3-56a 前后檐柱头铺作图

图3-56b 前后檐当心间补间铺作图

图3-56c 前后檐次间补间铺作图

图3-56d 山面柱头铺作

图3-56e 山面补间铺作

图3-56f 转角铺作

内柱柱头铺作:里跳出双杪,托四椽栿,外跳第一跳遇到外檐柱头铺作下昂尾结束,第二跳砍成方头,承托四椽栿出头。内柱柱头铺作在开间方向设扶壁栱,其组合型制为令栱、素方、令栱、替木,上承下平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