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代至民国初年: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清代至民国初年: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明万历三十五年刊葛寅亮《金陵梵刹志》所载的一些大型、中型寺院皆设有天王殿,例如灵谷寺,始建于梁天监十三年,历经唐、宋各代的建设,到了明初因“塔迩宫禁,敕改今地。”一般寺院天王殿大多位于山门之内、佛殿之前,据此推测保国寺的宋代所建山门,在明代易名为天王殿,寺院另建了山门。从嘉庆《保国寺志》所载寺院山水全图中可见标有“第一山”字样的建筑,应即为山门。其位置已脱离中轴线,居于天王殿东南。

清代至民国初年:东来第一山:保国寺

保国寺内最主要的建筑的建置在明代小有变动,一个是对祖堂的重建和扩建,另一个是添建了迎薰楼,但这些建筑后来皆废掉了。同时开始对大殿进行修缮,明代的建筑活动对寺院的建置影响不大。

清代,保国寺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其表现在三个方面:

1.大殿在重修过程中,外立面面貌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自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前拔游巡两翼,增广重檐”[4]之后,本来面宽三间、进深三间,仅有一重屋檐的殿宇,变成了面宽五间、进深五间的建筑。大殿向四面膨胀后,与周围建筑的空间关系发生了变化,从而引起了对大殿两侧建筑的改建。

2.大量增建新的建筑,使寺院建筑的建置“脱宋入清”,平面格局出现较大变化。

图3-5 南宋时期保国寺核心区平面推想图

宋代保国寺古建筑群视频

图3-6 南宋时期保国寺核心区推想图

虽然两宋时期寺院的中轴建筑格局仍然保留下来,但山门变成了天王殿,到底何时出现的天王殿,嘉庆《保国寺志》未予记载,但从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重修天王殿的记载推测,天王殿的出现似应在明代,因当时社会上恰好出现了崇拜四天王之风,当时在文学作品中绘声绘色的描写着四天王护法的威力,这与佛寺中出现天王殿有着某种内在联系,在江南的明代寺院中普遍出现了天王殿。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刊葛寅亮《金陵梵刹志》所载的一些大型、中型寺院皆设有天王殿,例如灵谷寺,始建于梁天监十三年(514年),历经唐、宋各代的建设,到了明初因“塔迩宫禁,敕改今地。”迁址后的灵谷寺反映出明代大寺院的格局——寺院处于山林间,山门悬挂“第一禅林”之匾,入门后经5里蜿蜒山路,来到寺院核心院落,这里沿着中轴线依次布置有金刚殿、天王殿、无量殿、法堂、律堂、宝公塔,两侧还有方丈、禅堂、公塾、库司等(图3-7)。又如中型寺院能仁寺,寺院中轴线的建筑有山门、天王殿、大佛殿、法堂、毗卢阁等(图3-8)。一般寺院天王殿大多位于山门之内、佛殿之前,据此推测保国寺的宋代所建山门,在明代易名为天王殿,寺院另建了山门。从嘉庆《保国寺志》所载寺院山水全图中可见标有“第一山”字样的建筑,应即为山门。其位置已脱离中轴线,居于天王殿东南。

在寺院中轴线上的建筑还有一处变化就是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重建法堂的同时,在其两厢建造了两栋楼屋,供方丈使用。由于地形的局限,过去方丈未能在中轴一区找到理想的位置,这次的改建将江南民间居住建筑的空间处理手法用于寺院之中,用以解决方丈殿所需的使用功能问题。

图3-7 设有天王殿的明代寺院-金陵灵谷寺

图3-8 设有天王殿的明代寺院-金陵能仁寺(www.xing528.com)

在这时的另一个变化是大殿两侧配置的建筑与以前有所不同,乾隆十九年(1754年)把钟楼从寺院东侧的青龙山嘴移到了天王殿东,后在嘉庆十三年(1808年)又移到了大殿东厢的位置,两年后配上了鼓楼。由于这时社会上原来唐宋时期寺院有钟无鼓的格局,随着宋代城市街鼓的消失发生了变化,一些寺院纷纷将鼓楼引入,保国寺的寺僧敏庵也卷入了当时引鼓入寺的大潮,使这座唐宋古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将钟楼、鼓楼对称的放置在大殿前的院落两侧,寺院从此变成向明清寺院模式靠拢的格局(图3-9 ~图3-11)。

清代—民国保国寺古建筑群视频

图3-10 清代—民国保国寺总剖面

图3-11 清代—民国保国寺核心景区推想图

3.寺院核心和外围建筑增多

在清代的建设活动中,大殿两厢的位置,各以钟楼或鼓楼为核心,向南北一字排开两列建筑,东侧一列有东客堂、钟楼、斋楼、厨房等,西侧的一列有云水堂、鼓楼、禅堂、僧房等。

在法堂之后现存有藏经楼、西厢楼房等建筑为民国九年(1920年)计划开拓修建,后楼原计划为方丈殿,两旁原计划建东西厢楼房各九间,现未见专门的方丈殿,仅存西厢楼房十一间,当年功能为僧人及香客用房。

这样的安排可能与位于西侧的云水堂有关,此堂为接待游方僧的处所。保国寺作为师徒相传的寺院本无这种建置,在乾隆后期僧敏庵为住持时增设云水堂,接待云游僧并解决其生计问题,使那些云游的僧人,不仅有住处而且有寺田,用以维持生活。寺内对于这部分寺田作专项管理,为此曾专门立碑如下。

宋—清代保国寺古建筑群历史变迁视频

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保国寺斋田碑,敏庵立:

“豫庵创置田亩,为接纳游方僧,因灵山山下路通南海,凡僧众参学于普陀山者多经此,而此地荒僻既少逆旅,饥无觅食之区,夜乏投宿之处,行路之难,殊为可悯。豫庵发愿接众,创置田亩。以后静庵、质庵、明庵、显斋、景庵、唯庵、体斋、常斋、理斋等继增其事。历代共置田250余亩。”

此外还有叠锦亭,在天王殿前原有寺院山门之外的香道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