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国寺在唐代创建之时,规模不大,再加上唐代晚期佛教发展缓慢,社会客观条件不够理想,寺院建筑未能存留。北宋开国之初,给佛教以适当的保护,朝廷并派人赴印度求法,重新恢复自唐元和六年(811年)中断的翻译佛经工作,设立译经院、印经院等。到了宋真宗时期(998 —1022年),进一步支持佛教的发展,放宽了度僧名额,在京城和各路设立戒坛72所,对于寺院采取豁免徭役和赋税的优待政策,致使寺院数量也有所增加。据天禧二年(1018年)统计,全国有佛寺近40 000所。
图1-2 保国寺鸟瞰
而这时地处江南的吴越王钱俶本即笃信佛教,曾遣使到高丽求访天台教典,使之失而复得,天台宗也随之兴盛起来。钱俶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宋。宋真宗时期在浙江四明山区的寺院中天台宗传人知礼,宣教著书,思想活跃,于天禧四年(1020年)被赐以法智大师称号。其门下有“南湖十大弟子”,传承本宗教理。原来出家保国寺的则全,尤得法师嫡髓,则全号叔平,据记载叔平精于禅学,旁及儒书,多所著述,并被南湖十大弟子推为首领,朝廷赐号为德贤。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德贤“复过灵山,见(保国)寺已毁,抚手长叹,结茅不忍去”[5]。由此出任寺院住持,迎来了保国寺的第一次中兴。
德贤与弟德诚及徒众“鸠工庀材,重修寺院”“赤手营造山门、大殿”,并得到附近乡里及邑令、县尉等人的支持,经过六年的努力,致使“山门、大殿悉鼎新之”。其中大殿于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建成,由于大殿的结构形式“甚奇,为四明诸刹之冠。”[6]因此叔平被尊为保国寺中兴大师。
有宋一代保国寺的重要建设活动还有以下几次[7]:
宋天禧四年(1020年)建方丈(殿),后废。(www.xing528.com)
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在大殿西建朝元阁,后废。
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年)僧若冰建祖堂,奉祀保国寺祖先,“位于现在的天王殿西南隅”*。
北宋时期保国寺曾经受到朝廷关注,在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官方赐该寺“精进院”额。所谓“精进”是佛教衡量修行的标准之一,白居易称“释门之有六度,六度者……以唐言译之,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也”[8]。佛教徒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为基本功法,修成之后便可度达彼岸。天台宗的修行规范中有“行五法”之说,即“欲、精进、念、慧、一心”。《无量寿经》上有“勇猛精进、志愿无惓”之语,以此说明修行的程度的高低。保国寺自祥符六年(1013年)到治平元年(1064年)已经过50年的发展,得到精进院的赐额,表明它在当时的佛教寺院中已经具有一定的地位了。自此之后,精进院之名被载入史册,如宋《宝庆四明志》卷十七载“精进院,县东三十里,旧名灵山保国,唐广明元年置,皇朝治平二年改赐今额。”[9]元《延祐四明志》卷十八也有记载“精进院在县南(注:应为东)三十里,唐广明初赐额保国,宋治平初改今额。”[10]
另外在大殿前进深西侧的补间铺作下昂后尾至今留有墨书题记“甲子元丰七年”。在1980年考察时,作者曾攀爬到大殿天花以上时亲眼看到,保留在原处保国寺管理部门留有一张更换下来的构件上也有这个年号题记的照片(图1-3),查此年号为公元1084年,系宋神宗年号。它说明大殿在这时有过一次较大的修缮活动。
图1-3 “甲子元丰七年”题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