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两位汉人为大清奠定理论基础

两位汉人为大清奠定理论基础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有此人方可为大清将来的道路指出一条方向。这个人就是现在清廷内身居内阁的大学士范文程。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篇文章确实成为了清廷入关、定鼎中原及建立两百六十八年大清帝国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和战略思路。

两位汉人为大清奠定理论基础

如果说,“流民”、“流寇”不具备政治上的战略思想和眼光,没有远大的政治目标,才导致闯王李自成、大西王张献忠的起义彻底地失败。那么,一个在草原上没有固定地域的游牧民族怎么就具备了建立国家的政治思路和战略眼光?并能顺利入主中原支撑了260余年?

清军毫不费力地进入三海关,多尔衮感到震惊、愤怒、焦躁。近一百年来,大清的军队多次曾兵临北京城下,弟子死亡数以万计但都无法攻下。现在突然间冒出了一个大顺王朝,毫不费力地占领了北京城,那大清挺进中原的野心岂不成了泡影?他怎么也不甘心。多尔衮确实是一位具备大战略家气质的统帅,冷静之后,他想起了一个人。只有此人方可为大清将来的道路指出一条方向。这个人就是现在清廷内身居内阁的大学士范文程。他就是我们岳阳人最为尊崇的《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的第八代孙。

据《清史稿》载:“范文程,字献斗,宋观文殿大学士高平公纯仁十七世孙也。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曾祖璁,(明)正德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文程少好读书,颖敏沉毅,与其兄文采并为沈阳县学生员。天命三年(1618年),太祖既下抚顺,文程、文采皆谒太祖。太祖伟文程,与语,器之,知为璁曾孙,顾谓诸贝勒曰:‘此名臣后也,善遇之!’上乏明,取沈阳,度三岔攻西平,下广宁,文程皆在行间。”

这段文字所记述的内容主要说明了一下几点:

一、范文程是北宋庆历年间内阁大学士、《岳阳楼记》的作者范仲淹的嫡亲后裔。

二、他与其兄是主动来到后金幕府,心甘情愿地为大清朝贡献毕身心血的。也就是说,他是大明汉族知识分子率先归顺后金的第一人,而且也是在整个后金王朝政府机构中十分具有战略眼光和敏锐思想的第一人,当时他才二十一岁。

三、他到后金以后,在与大明王朝的几次重大战役中,都是直接参与者和重要策划者。他为构建整个后金朝廷内部机制作出了巨大贡献,并建议皇太极将“后金”改为了“大清”国号。

更重要的是,他为了将一个游牧民族纯粹的军事集团如何改造成一个具有强大的政治集团和建立国体、国制等十分重大的问题,为太祖、皇太极及后来的顺治皇帝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建国方略和政治思路。太祖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他倍加赏识和高度重视。在皇太极时期,本应由太宗皇帝亲自处理的许多重大事件,皇太极都交给范文程直接处理,而且还不许其他人过问。可见,他在满清朝廷的地位是很高的。

多尔衮面对当前中原突变的情况确实很难判断和行动。他即刻派专人到盖州,传达摄政王的谕旨,请他“即刻回盛京,共商大事。”范文程明确了摄政王请他回沈阳的真正意图之后,他根据自己所了到的情况,从高度的政治视野,将大明王朝、大顺新政以及清廷这三个势力的未来命运,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最后,给摄政王多尔衮写了一篇《说帖》。后人将这篇《说帖》与三国诸葛亮的《隆中对》齐相赞誉。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篇文章确实成为了清廷入关、定鼎中原及建立两百六十八年大清帝国的最高战略指导方针和战略思路。他尤其对一个小小的女真族从蒙昧时期走向后来的顺治、康熙雍正乾隆近一百三十年的中华鼎盛,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也因为这篇《说帖》,将多尔衮推到了历史和权力的巅峰。现将这篇《说帖》全文转载如下:

“乃者有明,流寇踞于西土,水陆诸寇环于南服,兵民煽乱于北陲,我师夑伐于东鄙,四面受敌,其君若臣,安能相保耶?顾虽天数使然,良由我先皇帝忧勤肇造,诸王大臣只承先帝成业,夹辅冲主,忠孝格于苍穹,上帝潜为启佑,此正摄政诸王建功立业之会也。

“窃惟成丕业以垂休万奕者此时,失机会而贻悔将来者亦此时。何以言之?中原百姓蹇罹丧乱,荼苦已极,黔首无依,思择令主,以图乐业。虽间有一二婴城负固者,不过自为家计,非为君效死也。是则,明之受病种种,已不可治,河北一带,定属他人,其土地人民,不患不得,患得而不为我有耳。

“盖明之劲敌,惟在我国,而流寇复蹂躏中原,正如秦失鹿,楚汉逐之。我国虽与明争天下,实与流寇角也。

“为今之计,我当任贤以抚众,使近悦远来,蠢兹流孽,亦将进而臣属于我。彼明之君,知我规模非复往昔,言归于好,亦未可知。倘不此之务,是徒劳我国之力,反为流寇驱民也。夫举已成之局而置后,后乃与流寇争,非长策矣。

“曩者弃遵化、屠永平,两经深入而返,彼地官民,必以我无大志,纵来归附,未必抚恤,因怀携贰,盖有之矣。然而有已服者,有未服宜抚者,是当严申纪律,秋毫勿犯。复宣谕以昔日不守内地之由,及今进中原之意。而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将见密迩者缓缉,逖听者风声,自翕然而向顺矣。

“夫如是,则大河以北可传檄而定也。河北一定,可令各城官吏,移其妻子,避患于我军,因以为质。又拔其德誉素著者,置之班行,俾各朝夕献纳,以资辅翼。王于议论中,择善酌行,则闻可广见,而政事有时措之宜矣。

“此行或直趋燕京,或相机攻取。要当于入边之后,山海长城以西,择一坚城,顿兵而守,以为门户,我师往来,斯为甚便。

“惟摄政王察之。”

文章开始就分析了大明王朝当下的处境,并反复说明,现在夺取中原是极好的机遇,这大好的天时不可失去。接下来,就讲明了河北一带必属他人,要夺取中原,则先取河北。而且,河北的老百姓受苦太久,“黔首无依,思择令主”,现在不取,更待何时?

后面的内容就看出老范的功底了。他分析,“清”虽与“明”争天下,实际是与“流寇”争天下。当时,他虽然不知道大顺已经夺取了大明的江山,但凭他的睿智能分析出,大明必将亡于流寇之手,今后清廷必将是同流寇争夺天下了。而原来后金四次进入中原一带,都是以掠夺财物甚至是屠城为主,抢了就跑,实在与流寇无异,何以服众?现在,如果要真正入主中原,则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任贤”,“抚众”,成为“仁义之师”。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严申纪律,秋毫勿犯”。在政治上,要做到“官仍其职,民复其业,录其贤能,恤其无告”。只有做到了这样,才能顺民心,服民众,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护。这些思想和战略思路对于一个游牧民族的军事集团,对于一个还没有健全的国家机制,确实提出了一个重大战略方针,对于清廷入主中原是一个重大的转折。

如果清廷进入中原还是以原来游牧民族的习性对待中原百姓,那对中原人民来说将是一场绝大的灾难。我们今天之所以说多尔衮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就在于他将范文程的这篇《说帖》全盘接受,并且在以后的一百多年内清朝三代皇帝基本按此方略执行。之所以说范文程是伟大的思想家,虽然他是以清廷的内阁大学士为大清指明了一条十分灿烂的道路,但他更是以一个汉人的身份,指出了女真族的本性,唯恐中原的老百姓遭受更大的灾难。(www.xing528.com)

这样,大学士范文程为摄政王顺利地夺取明朝天下,建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纲领。

同时,还有一位汉人,为多尔衮指出了当下的军事战略思路,并一路取得了势如破竹的胜利,他就是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屡击斩贼渠,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洪承畴。他在“剿灭流寇”的战争中可以说是战功卓著。而且,李自成听到他的名字就感到恐怖。1641年,清皇太极伐明,崇祯皇帝命他率十三万精兵,总督辽东军务,以抗击清廷的攻击,以解锦州、松山之危。战争从1641年六月打到第二年的二月,十三万精兵只乘下不到六千人,他和留下来的将士被皇太极围在松山城内准备还进行殊死的抵抗。二月二十一日,肃亲王豪格一举攻下松山城,将大明主帅洪承畴俘虏。

崇祯皇帝当时闻洪承畴已经战死,感到十分悲伤,特在京城郊外亲自为其举行祭祀,表示对为国死难忠臣的追悼。后来,听说洪承畴投降了清廷,将其全家斩首。当时,豪格将所有被俘将领移送到盛京。皇太极则将其余将领一一杀害,惟有将洪承畴留下并予以最高的待遇款待他。诸王及贝勒不解,曰:“上欲待承畴之重也?”皇太极笑着对诸王、贝勒说:“吾曹栉风沐雨数十年,将欲为何?”诸王、贝勒皆曰:“欲得中原耳。”上笑曰:“喻诸行者,吾等皆瞽者(盲人)。今获一导者,吾得不乐?”于是通过范文程乃至皇太极亲自对其做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其受到了感化。还有的野史资料非常详细地描述,皇太极的爱妃布木布泰,即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深夜,持一碗燕窝汤专程到关押洪承畴的监狱看望他,并劝其归降。一下使洪承畴心地开朗,欣然接受归顺清廷。反正,洪承畴的归顺充满了戏剧性,但确实给清廷夺取中原增加了强大的力量。更重要的是,皇太极对人才的渴望之极和对人才的尊重也是中国历史上很难得一见的。我们从努尔哈赤、皇太极及多尔衮对待范文程的态度就可见一斑。最使洪承畴感到慰藉的是他第一次觐见皇太极的一段对话,从此,他就立志死心塌地地跟着清廷。

他归顺之后,皇太极第一次召他入朝进殿。“上(皇帝)命(洪承畴)上坐,赐茶。”

然后,皇太极问洪承畴:“你们的皇帝很有意思。向你这样为国死战的国家重臣被俘,朝廷怎么置若罔闻呢?”他接着问:“将帅在外为国家效命死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幸被俘虏了,朝廷不但不理解,还必须将所归降人的妻子和全家予以杀戮,或者充当奴隶。这是你们国家原来就有的老规矩,还是新规定?”

洪承畴回答说:“这是新规定。主要是朝廷里那些在皇帝身旁的官吏,为了讨好皇上,为皇上出的叟主意。”

皇太极仰望着宫殿的天花板,深深地叹了一口气,沉重地说:“哎!这真是君昏臣蔽呀!这样下去,该要冤枉杀死多少忠良之臣啊!将帅在战场上拼命杀敌,确实因为力战不济而被俘,说明他们已经很不错了,这不能责怪他们啊。充其量只不过将其家里一部分财产赎其过失而已,为什么还要追究他们家人的罪过呢?这样该有多少无辜之人受到残害呀!”

洪承畴听到这里,忙从座椅上滚下来就地叩拜,满脸垂泪失声痛哭地说:“您的圣谕,就是真正的至仁之言啊!”

从此,洪承畴就一直呆在皇太极身边。虽然皇太极没有立即给予他很高的爵位,但对他是十分看重的。尤其是对战役方面,总是征求他的意见后再作决定。

实际上,当年清廷入主北京后,多尔衮即刻命洪承畴以“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的身份同内院官佐理朝廷机务。顺治二年,即大清进入北京城后的第二年,他就被授予“招抚江南总督军务大学士”。顺治十年,又授予他“经略大学士”。康熙即位以后,授予他“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职”。康熙四年二月,卒,他的儿子洪文钦,于顺治十二年进士,官至太常寺少卿。

现在,我们再来看在这个关键时刻,他是如何为多尔衮支招的。当时,多尔衮在这样的大变局中,他确实很难把握局面,尤其是在整体上他对中原的情况确实不熟悉。这时,他想起他父亲在接纳洪承畴时说过:“喻诸行者,吾等皆瞽者。今获一导者,吾得不乐?”这段话,顿时想到现在必须要征求洪承畴的想法和战役思路,更何况他一直跟着这位摄政王的鞍前马后。于是,他急召洪承畴进帐,向洪承畴问明白,现在中原究竟是什么回事?我们现在究竟应该怎么办?

前面已述,李自成在陕西起事期间,被洪承畴打得很惨,而洪承畴对流寇的战术又十分清楚。这下,摄政王多尔衮确实问对了人。

洪承畴首先给了多尔衮一颗定心丸,即曰:“我兵之强,天下无敌,将帅同心,部伍整肃,流寇可一战而除,宇内可计日而定矣。”因为这时多尔衮只知道李自成的大顺王朝进入北京其军队已达百万之众,以清廷十万之军是无法与其抗衡的。这下,多尔衮心中至少有了必胜的信心。

第二,洪承畴提出了与范文程一致的思路。他要多尔衮改变多年来清廷在中原老百姓心中的形象,进入中原之后,不得杀害老百姓,不得掠夺财产,不得焚烧庐舍。即使遇到了反抗,攻城之后,也不得杀害无辜,只处置少量十分顽固的官吏。军队一定要做到严明纪律,秋毫勿犯。

第三,洪承畴明确提出了这次进入中原的指导思想,即绝不可以言“伐明”,此行应该以“特扫除乱贼,期于灭贼”为口号,只有这样,才能争取赢得关内老百姓的民心。

第四,他根据流寇的人员组成及一贯作风和思想,认为李自成一伙完全是“乌合之众”,绝无创建一个国家的政治纲领和方略,也没像样的领袖人物和强有力的军事指挥将才。如今他们即使占领了北京城,当我军一旦进攻,则“不致死守,必劫掠府库,焚毁宫殿,向西遁逃。”那时,整个北京城将会让他们搞得一片狼藉,最后变成一片火海。洪承畴可谓对李自成了如指掌,后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多尔衮急切地追问,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适宜的战术战胜流寇,直接赶到北京城下。

洪承畴根据多年与李自成交战的经验,在战术方面和盘托出对付李自成的方法。他对多尔衮说:“原来大明驻守边关的将领和士兵大多是老弱之兵,朝廷也无好马给边关将士。所以,清军凡与明军作战,大多数的时候都是清军占主动,一战必胜。现在,“流寇十余年来用兵已久,虽不能与大军[58]相据,亦未可以昔日汉军[59]轻视也。”那么,现在对付流寇的最好方法是:“今恐贼遣精锐,伏于山谷,以步兵扼路,我国骑兵不能履险。宜于骑兵内选作步兵,从高处觇其埋伏,俾步兵在前,骑兵在后。比及入边,则步兵皆骑兵也,孰能御之!若沿边仍空虚,则接踵而进,不劳余力。”可以说,洪承畴的这番话,与范文程的那篇《说帖》在战略思想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战术上对于多尔衮指导当下的这场战争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当你回看这段历史有何感慨?郭沫若老先生在1944年写的《甲申三百祭》一文的最后说:“三百年了,种族的遗恨幸已消除,而三百年前当事者的功罪早是应该明白判断的时候。”

这段历史应该如何“判断”?当我们回头来看,三海关一战,有人称之为“三雄鏖战”。而我认为,当时的实际情况上是两个汉族高级首领被一个满族人玩于股掌之中。两个王朝相争,却被一个无法预料到的外族平安地进入紫禁城。从此,十万铁骑入关,整个中国进入了近四万万人被一个不到几百万人的满人统治了近两百多年的历史。尤其到了慈禧专权的年代,这个王朝将整个中华民族推向了一个无以复加的深渊。这段历史难道不应该让后人去深思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