闯王李自成率领部下一路势如破竹,于1644年三月十九日午时,大顺皇帝在文武百官的簇拥下缓缓地由正阳门进入紫禁城。但当时并没有像其他小说里形容的那样,阳光灿烂,风和日丽,而是天空阴霾沉沉,寒风呼啸,黄沙滚滚。
当李自成来到紫禁城正门的承天门(今天安门)前时,仰望城门之上悬挂的一块“承天之门”大匾,略有所思。他环顾周围,巍峨高耸的承天门,似乎是为他所建。他寻思,现在百官和百姓已经皆拜服于他,心中的激动之情是难于言表的。于是,一时兴起,他弯弓搭箭,非常自信地对在场的众人言道:“我能为天下主,则一矢射中四字的中心。”说完,一箭直发大匾之上,但箭头却堪入“天”字的左下脚,并没有如他之愿射在“天”与“之”之间。他抬头看看箭头之后“俯首不乐”。一下子,整个场面凝固了,悄然无声。还是宰相牛金星头脑转的很快,马上跑上前,满带笑容地对对这位新皇帝曰:“中其下,当中分天下。”由此一下打破了当场尴尬的局面,众人皆附和,于是“自成喜,投弓而笑。”大家紧随着大顺皇帝继续朝太和殿上的御驾座上走去。
最后确定新皇帝在紫禁城登基日期是四月十七日。大顺“礼部”向全体百官和军队发布文告,曰:“百官十二日于午门演礼,十三日于皇极殿演礼,十五日颁诏,十六日幸太学举行释菜礼,十七日即位。”
但是,到了四月十三日,大顺皇帝却御驾亲征了。征伐的对象是出尔反尔的三海关守将吴三桂率领的关宁铁军。
四月二十一日清晨,大顺军队抵达三海关城西。从上午辰时许,两军战鼓擂响,直杀到酉时,双方损失惨重,战斗进行得十分惨烈。
第二天黎明,三海关城门洞开,清军主力十万铁骑涌入关内。据当时朝鲜国世子陪臣在现场观看到的战场现状写给朝鲜国王的奏报中写道:一时,“炮声如雷,矢集如雨,清兵三吹角,三呐喊,一时突贼阵,发矢三巡后,剑光闪烁。是时,风势大作,一阵黄埃,自近而远,始知贼兵败也。一食之倾,战场空虚,积尸相枕,迷漫大野。骑贼之奔北者,追二十里,至城东海口,尽为斩杀之,投水溺死者,亦不知其几也!”
四月二十六日,李自成从三海关一路逃奔到了北京城。
四月二十七日清晨,李自成“谕旨”,将吴三桂继母、弟弟、妹妹及所有亲属共三十余人一并处死,暴尸于内城王府二条胡同。但,真正引起此事纠纷的陈圆圆却没有在内。
四月二十八日,李自成与众百官商议,作登基和毁城的准备。(www.xing528.com)
四月二十九日凌晨,李自成在“大顺”百官的簇拥下急急忙忙,象征性地举行了一个在中国历史上最为简单的皇帝登基仪式。据德国传教士汤若望记载,当李自成登上銮驾时,就感到头疼难忍,四肢沉重,一下子从皇帝的宝座上滑落下来。
午后,他命大批军士用骡马拖载大批木材进入紫禁城内,又在上面浇上桐油和撒上硝磺。
四月三十日子时,他一声令下,顿时,整个紫禁城火焰冲天。自元代至明代的辉煌的宫殿,在冲天大伙中化为灰烬。接着,他带领剩余的人马和抢劫的物资,仓皇地逃离北京城,向他的老家西安奔去。
五月三日,吴三桂和清军联军追上了逃命的大顺军队,杀死大顺军数千人,夺回了陈圆圆及大批物质。
之后,大顺军队开始出现了内乱。李岩、李过等稍微有政治头脑的将领皆被李自成杀害,刘宗敏被清军乱军砍死。李自成在九宫山(一说江西、一说湖南)被当地的农民用锄头砸死……大顺王朝如昙花一现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舞台上。
再说可怜的崇祯皇帝。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清晨,崇祯象往常一样,于“五鼓天明临朝”御驾太和殿前,跟随他的只有唯一一位忠实的太监王承恩。他手提木槌,用尽浑身力量敲打那座平日百官上朝的“景阳钟”。五十四响,平日里不知多少人为之振奋。而今日,轰鸣的钟声却象死一样的寂静。敲打完后,他将手搭在王承恩的肩上,一步步向内苑万岁山走去,登上寿皇亭。这时,一阵寒风裹着一片黄沙向煤山袭来,直透骨髓。他此时心中已空无一念,慢慢地摘下皇冠,打开自己的长发,将自己整个头部掩盖起来,又解开身上长长的腰带,将其挂在一株海棠树的横枝上。他最后仰望着天空,带着无限的忧愤和悲凉,将自己的头伸向那用腰带结成的圆圈,借着假山上的乱石,用力登向前方。他最忠实的追随者王承恩也悬挂在假山的对面。这时,已宣示着一个朝代的终结。
1644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晨,清军在太阳溪与张献忠的农民军相遇。张献忠不幸中箭,时年仅四十岁,这一天离他“登基”仅过了十一天。张献忠死后,他的部将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冯双礼等率领农民军向南,在重庆受到明军曾英部的阻击,农民军击毙守将曾英后,继续向贵州方向转移。后与南明联合,共同抗击清军,转战在西南各省的广大地区,坚持了近二十年,直到康熙初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