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陵史话:屈子大夫的绝命之作《怀沙》

巴陵史话:屈子大夫的绝命之作《怀沙》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司马迁也认定怀沙是指即怀沙石以沉。如果仅认为屈原是为怀念长沙,则有恐局限了屈子大夫宽厚而博大的胸襟。但屈子大夫在人生最后关头决非仅仅只怀着留念长沙之情而毅然绝然地离开人世。眼前的一切,使他陷入极度的悲愤、恐惧和绝望之中。于是,他只能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心力,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对国家无限的眷念,对家乡深情的思念,对人民极度的热爱,写下《怀沙》作为人生的绝唱。

巴陵史话:屈子大夫的绝命之作《怀沙》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伤怀永哀兮,汩徂南土。

眴兮杳杳,孔静幽默。郁结纡轸兮,离愍而长鞠。

抚情效志兮,冤屈而自抑。刓方以为圜兮,常度未替。

易初本迪兮,君子所鄙。章画志墨兮,前图未改。

内厚质正兮,大人所晟。巧倕不斵兮,孰察其揆正?

玄文处幽兮,蒙瞍谓之不章。离娄微睇兮,瞽谓之不明。

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凤皇在笯兮,鸡鹜翔舞。

同糅玉石兮,一概而相量。

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

任重载盛兮,陷滞而不济。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

邑犬群吠兮,吠所怪也。非俊疑杰兮,固庸态也。

文质疏内兮,众不知余之异采。材朴委积兮,莫知余之所有。

重仁袭义兮,谨厚以为丰。重华不可遻兮,孰知余之从容!

古固有不并兮,岂知何其故!汤禹久远兮,邈而不可慕。

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离闵而不迁兮,原志之有像。(www.xing528.com)

进路北次兮,日昧昧其将暮。舒忧娱哀兮,限之以大故。

乱曰:

浩浩沅湘,分流汨兮。脩路幽蔽,道远忽兮。

曾唫恒悲兮,永慨叹兮。

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质抱青,独无匹兮。

伯乐既没,骥焉程兮。

民生禀命,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余何畏惧兮!

曾伤爰哀,永叹喟兮。

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

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

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西汉东方朔在《七谏·沉江》里形容:“怀沙砾以自沉兮,不忍见君王之蔽壅。”司马迁也认定怀沙是指即怀沙石以沉。而明清不少学者认为《怀沙》是屈原怀念长沙。汪瑗《楚辞集解》说:“世传屈原自投汨罗江而死,汨罗在今长沙府。此云怀沙者,盖原迁至长沙,因土地之泪洳,草木之幽蔽,有感于情,而作此篇,故题之曰《怀沙》。怀者,感也。沙,指长沙。题《怀沙》云者,尤《哀郢》之类也。”我认为,或二者兼而有之。如果仅认为屈原是为怀念长沙,则有恐局限了屈子大夫宽厚而博大的胸襟。不错,楚国时期,汨罗江乃至整个巴陵全境都是楚国的地域,这里确实归于长沙管辖。但屈子大夫在人生最后关头决非仅仅只怀着留念长沙之情而毅然绝然地离开人世。

屈原一生经历了一次被疏,两次被放,仕途极其不顺。被疏约在楚怀王十六年(前313)。被放的第一次自顷襄王元年(前298)至三年(前296),放逐地为“江南”。此“江南”非今天吴越之“江南”,楚时的“江南”即指今湖南巴陵、益阳、沅水一带。第二次自顷襄王十三年(前286)至二十一年(前278),整整九年,即所谓“湘沅之间九年,行吟泽畔,颜色憔悴”。他实在想不明白,自己为国家、为人民付出了满腔的热爱,不仅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反而招来无情的忌恨与残酷的打击。他流落到长沙湘江畔,呼唤《湘君》、《湘夫人》之湘水女神期盼得到她们的回应,然而却毫无音讯。于是,他来到益阳资水畔,一口气向苍天发出了170个《天问》。然而,资水流荡,青山依旧,苍天不可能回答他。他感到极度的孤独和疲惫。他很想回家,时刻想回到自己的故乡秭归。当他风餐露宿赶回日夜思念的国都郢城时,正好自己的国都已经被秦兵占领,国家已经灭亡。眼前的一切,使他陷入极度的悲愤、恐惧和绝望之中。他只能带着亡国奴的悲痛心情,拖着极度疲惫的身躯,再次返回洞庭继续流浪。他想再度流亡夏浦,到辰溪,到溆浦,到楚国最边远的山区去。然而,当他赴长沙途中再次来到汨罗江畔时,他被汨罗江阻隔,再也无法也无心思向前走了。于是,他只能尽自己最后的一份心力,怀着对生命的尊重,对国家无限的眷念,对家乡深情的思念,对人民极度的热爱,写下《怀沙》作为人生的绝唱。公元前278年,他怀抱砂砾投入汨罗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那时,他惟一的心愿是楚国人民不要受到秦国的蹂躏,而他自己却可以毫无遗憾地走向新的生命旅途。于是,他向苍天发出内心深处的呼喊:“世溷浊莫吾知,人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原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6]”他要以先贤为楷模,为了自己人格的尊严,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绝不与世间的混浊同流合污。而汨罗江赠予了诗人灵魂一个最纯净的清澈!屈原立在了世界精神和文化领域的最高峰!同样,汨罗江因拥抱着这位伟大的诗人而流传千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