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万年淳赞赏巴陵史话里的龙涎井涎液

万年淳赞赏巴陵史话里的龙涎井涎液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飞来钟走下来,即是龙涎井。距井口1米远的地方,立雕龙柱坊一对,高3米,门宽1.4米,门楣上镌刻“龙涎井”三个字。清代万年淳[108]在《君山茶歌》中这样赞美它:“试挹龙涎烹雀舌,烹来常似君山色。”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口枯井,再也看不到“试挹龙涎烹雀舌”的景致了。君山之美妙清雅,自古至今吸引了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并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里仅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

万年淳赞赏巴陵史话里的龙涎井涎液

从飞来钟走下来,即是龙涎井。此井于1979年按原貌恢复,井口直径0.84米,口上围一环龙云纹石圈,外围砌环状,纹饰三层。井内赭黄色岩石,形象龙舌,泉水从岩石上注入井内,一点一滴,好似涎水。距井口1米远的地方,立雕龙柱坊一对,高3米,门宽1.4米,门楣上镌刻“龙涎井”三个字。相传这里的井水清澈纯净,冬暖夏凉,终年不涸,是龙舌上一点一点滴下来的涎水。

清代万年淳[108]在《君山茶歌》中这样赞美它:“试挹龙涎烹雀舌,烹来常似君山色。”1985年我们来君山考察时,此井中的水源如前,一点一滴慢慢相连不断。现在已经完全成为了一口枯井,再也看不到“试挹龙涎烹雀舌”的景致了。

至于君山上许多珍贵的树木和植被历来是文人墨客吟诗赋词的对象。如秦皇火树,即秦始皇火烧君山劫后余生之树;椤木石楠,生长于柳毅井东山坡,属蔷薇科,树龄280年;黑壳楠,据测定,它们已顽强生长了220年;金桂,经测定,金桂树龄300年。杜英,最长的树龄已达140年;怕痒树,学名紫薇,现生长在洞庭山庄南侧悬崖处,约5—6株,枝干遒,树叶稀松,已有百岁之龄。这些多有详细的记载。

君山之美妙清雅,自古至今吸引了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并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这里仅选择几首具有代表性的诗作。

唐代刘禹锡[109]来君山后将其称之为“青螺”,诗曰:

湖光秋色两相和,潭面无风镜乍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唐代方干[110]诗曰:

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

龙涎井

原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宋代苏轼[111]诗曰:

沙磧高高耸玉堆,洞庭景象胜蓬莱;

案横北斗银河近,浪拍西江金锁开;

表里澄清明日月,沧浪空阔隐云雷;

龙宫鲛室深如许,着我扁舟去復来。

元代虞伯生[112]诗曰:

八百湖山海样宽,仙风便拟挟飞翰;

乾坤浩荡三千界,日月低回十二栏;

橘井书间青嶂晓,鼎湖龙去白云寒;

上人乞我安心法,不管流年似弹丸。

【注释】

[1]故城在今潜江县西南。

[2]竟陵县:故城在今潜江西北。

[3]沔南:治今沔阳县西。

[4]监利县:治今县北。

[5]沌阳县境:治今武汉市蔡甸区南。

[6]大浐湖:今沔阳县西。

[7]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县西部的洪湖。

[8]太白湖:今汉阳县南。

[9]太平口:即虎渡口。

[10]鄱阳湖水面面积5030平方公里。

[11]指君山,君山原称洞庭山。

[12]龙阳:今汉寿

[13]《嘉庆洞庭湖志》

[14]华注公路:华容县城到注市镇。

[15]藕池河即现在的沱江通往注市镇注入洞庭湖。

[16]清代都为乡,九都即第九乡。

[17]今华容境内的注视镇。

[18]王俨:生卒年不详。

[19]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

[20]《宋史

[21]挨倒:华容俗语,紧邻的意思。

[22]古话儿:华容俗语,即故事,华容话说故事叫讲古话。

[23]冒成势:华容俗语,即没有形成的意思。

[24]小来:华容俗语,很小的时候。

[25]登哒仙:华容俗语,人逝世的意思。

[26]车转身:华容俗语,急忙转身。

[27]姑儿:华容人俗称小姑娘为姑儿。

[28]告讯:华容俗语,告诉的意思。

[29]么子:华容俗语,什么的意思。

[30]亮壳子:华容俗语,灯笼

[31]戳了拐:华容俗语,坏事了。

[32]新生界第四系:是一个地质学名词,属年代地层单位。符号Q,与第四纪相同。可分为更新统(对应年代为更新世)和全新统(对应年代为全新世),更新世又称为洪积世,从300万年前至1万年前;全新世又称为冲积世,从1万年前至现代。谈词主要是体现松散堆积物形成的年代。全新世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地质年代

[33]华容南山:即禹山。

[34]沈家山:村名。

[35]南湖在岳州城南,其集雨面积16.3平方公里,常年水面面积约15.64平方公里,周长为52公里,有两个杭州西湖的面积,本人另有专著《南湖史话》。

[36]芭蕉湖处于岳州城东北部,集雨面积13.1平方公里,水面面积11.2平方公里。

[37]《洞庭湖志》

[38]一作《过洞庭湖》

[39]《光绪巴陵县志》

[40]元统元年总管府:巴陵总管即相当于宋巴陵郡。

[41]畞:mǔ,古意同亩。

[42]每年税赋。

[43]徒:通假字,图。

[44]漕水:长江水涌入洞庭湖,而湖水又不断地涌入长江。

[45]即今天的文庙。

[46]岳阳书院:岳州学府,即今文庙。(www.xing528.com)

[47]清《光绪巴陵县志》

[48]山:指巴丘。

[49]培塿:lǒu,意思是小坟、疏土。

[50]州:指巴陵。

[51]《明岳州府壬申志》

[52]山:此山指城陵矶

[53]箎竹:篪chí,是中国古老的横吹竹管乐器。《广雅》中记载此乐器有八孔,但《周礼》中记载此乐器有七孔,而随着宫廷雅乐的逐渐衰落,现在这一种中国乐器已很罕见。箎竹,是一种很珍贵的竹子。

[54]花板铺官渡:即今日花板桥,因那时花板桥就在南湖之滨,这里设置了一处州府的驿站,进出城邑必过花板铺。

[55]新墙官渡:今岳阳县新墙镇,古代曾在此设置了一座驿站。

[56]枫桥湖官渡:这里设置了州府的一处驿站。

[57]舟子:渡夫。

[58]羊角山义渡:现在的洞庭路羊岔街。

[59]城陵矶义渡:通湖北监利。

[60]南津港义渡:通华容、湘阴、沅江常德等西路诸州县。

[61]大桥湖义渡:现在的南湖城市北岸连接南岸龙山的渡口。

[62]《光绪巴陵县志》

[63]《清史稿·迈柱传》

[64]今屈原区磊石,营田。

[65]帑金:国库的钱。

[66]俾:考察。

[67]胥役:小官员。

[68]戒饬:严格整治。

[69]俟:等待。

[70]湖北洪湖新堤。

[71]裕泰:1793—1841年,原名裕泰,字鲁山、衣谷,号舒亭,蒙古镶黄旗(今锡林郭勒盟商都镶黄旗)人。江苏按察使、江苏巡抚、两江总督

[72]札饬:古代官府上级对下级发文训示。

[73]稟复:岳州府向巡抚回复。

[74]前来:前一段时间。

[75]是年:道光二十年。

[76]大宪:世宗宪皇帝即雍正皇帝

[77]黄帝

[78]帝尧。

[79]今宁远县九嶷山

[80]“仪凤中”: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是唐高宗李治的年号。

[81]下第:落榜。

[82]湘滨:指洞庭湖之滨。柳毅可能是湖南人或许还是岳州人,考试不第回家乡。

[83]涇阳:泾阳县,隶属于陕西省咸阳市,位于陕西省中部,泾河之北,“八百里秦川”的腹地

[84]毁黜:遭到毁谤,残害。

[85]尺牍:chǐdú,指古人用于书写的长一尺的木简;信札,书信;文辞或者墨迹,字迹。木牍的规格据记载有几种,但多长一尺左右,故有“尺牍”之称,多用于书法、绘画。在纸张发明之前,用竹木或帛,制成尺把长的版面,用以书写记事,叙情表意,传递消息,因此有尺素、尺函、尺牍、尺鲤、尺笺、尺翰、尺书等多种称谓,其中以尺牍用的最早也最多,故成为信件的代称。

[86]洞庭:君山岛。

[87]之阴:古时山南水北称为阴,即指洞庭湖北面的君山岛上的一口井的北边。

[88]武夫:洞庭水府里的虾兵蟹将。

[89]取书以进:将书信呈交给洞庭君。

[90]泣曰:洞庭君看完书信后哭泣地说。

[91]之辜:我的罪过。

[92]罹害:致使女儿遭遇苦难。

[93]顷之:一会儿。

[94]灻龙:红色的恶龙

[95]飞去:到涇阳。

[96]俄拥红妆一人:抱着牧羊女

[97]宴毅碧云宫:洞庭君在碧云宫为柳毅设宴。

[98]涇阳婺妇:涇阳君虐待自己的妻子。

[99]敢托高义为亲:我们为侄女向柳毅提亲。

[100]卢氏女对柳毅说。

[101]吴兴:三国吴甘露二年即公元266年,吴主孙皓取“吴国兴盛”之意改乌程为吴兴,并设吴兴郡,辖地相当于湖州市全境。

[102]圆大如盎:àng古代的一种盆,腹大口小。

[103]戞戞:jiá轻轻地敲打。

[104]偃蔭:粗壮。

[105]霏霏:雨、雪、烟、云很盛的样子。

[106]包括历史的、文字的、宗教的价值。

[107]崇胜寺:旧名为楚兴寺,晋建,后改为崇胜寺。

[108]万年淳:(1761-1835)清华容县著名学者。原名康,号弹峰,乾隆壬子年举人,博学多闻,著述繁富。

[109]刘禹锡:772—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110]方干:836—903,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

[11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112]虞集:1272年3月21日—1348年6月20日,字伯生,号道园,世称邵庵先生。祖籍成都仁寿(今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元代著名学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