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之雄,全在于水;湖之胜,亦资乎山。”巴陵城邑的自然环境本是湖山相连,湖中有山,山下即湖。因此,自古以来,在巴陵城周围境内的山有:白石山、城陵矶、七里山、金鹗山、雷轰山、白鹤山、巴丘山、五龙山、灵屋山、楞伽峰、甑荜山、宝剑山、龙回山、黄茅山、凤凰山、狮子山、九马嘴、石矶山、鹿角山,以及面对城区漂浮于浩瀚洞庭湖的君山和相邻的艑山。“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在这些虽然不高的山上却留下了诸多的历史遗迹和动人的故事。
七里山:在县城以北,西临洞庭湖。这里历来是巴陵城的战略要地。《通志》载,南宋时期岳飞与杨幺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发生战争时,这里就是岳飞的屯兵处。当岳飞进攻杨幺占据的“杨幺寨”,即君山时,其帅帐就设在七里山。明初,邑人在山上建了一座八仙楼,与岳阳楼、慈氏塔一线相望,为岳阳城增添了许多景致,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十三年(1674)大将军贝勒尚善为讨伐“吴逆”曾驻军于此。清康熙十五年(1676),偏沅巡抚韩世琦曾与吴军在此进行过多次血战。清同治间,邑人钟谦均曾在此山上建了一座塔,并在塔下立了一座纪念这次战争的大石碑。
巴丘山:即古巴陵城南一大片山地。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曰:“羿屠巴蛇于洞庭,积骨若陵,在岳州巴陵县城南”。《方舆纪》载:“山[48]前有培塿[49],谓之巴蛇冢。”《山海经》载:“巴蛇吞象三岁而出其骨。”后人将此山称其为“天岳山”。其名称的来由出自《一统志》:“舆地纪胜幕阜亦谓天岳,州[50]据其阳故谓之岳阳。”我认为,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据明《壬申志》里阐述:“岳州之岳,实属于幕阜山南曰岳阳。而幕阜山在通城、平江间,岳州在之北,非阳也。盖梁时置岳阳县于湘阴玉山之间在天岳山之南,即今平江之西境,而属之巴陵郡。隋废县名,郡曰岳阳。”今天“岳阳”这个名称是继承了梁朝时设置在长乐的“岳阳县”名称而移植过来的。如果生硬地将今天的岳阳与幕阜山联系,则“实不相应,世莫能辨[51]。”
白鹤山:在城南三里,南湖东北岸,西临洞庭湖。两晋朝时此山主峰在湖中,离现在城区1500米。后来,随着湖水的冲击,主峰已经逐渐被湖水冲垮。据《道藏》、《八仙传》所载,传说白鹤山原是吕洞宾度化韩湘子成仙之处。又载,传说此山原为吕洞宾度化白蛇之姊妹青蛇成仙之处。清光绪年之后,此山随着湖水的冲击而逐渐消失。
宝剑山:即今慈氏塔所在之地。北宋治平三年,慈氏塔就建在这座山上,现在人们基本上不知道“宝剑山”的真正名称。
雷轰山:即今天八字门附近的“雷锋山”。清末民初时期,这里曾经处枫桥湖畔,风景优美。据《一统志》载,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祖上落葬之处。传说,孙权的祖上几辈人曾在此山种植过西瓜,人们也将此山叫“西瓜山”。
白石岭:康熙十八年(1679),讨逆将军鄂赖与分守湖广等地的大将军哈什库曾驻军山下。平定吴三桂叛乱之后,鄂赖在此建了一座很大的庙。由于这里白蚁太多,庙宇经常需要修缮,直到光绪年间庙宇还在不断地修缮。到了民国时期,由于战争的缘故,庙宇受到了破坏,解放后这里基本夷为平地,除了仅剩下一个“白石岭”的名称外,岭和庙宇全部无存。(www.xing528.com)
城陵矶:《一统志》载:“在县北洞庭水入江处也,亦名西江口,又名三江口。”
《水经注》载:“江水东逕忌置山南,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又云:“巴陵西对长洲,其洲南分湘浦,北届大江,三水所汇,亦谓之三江口矣。”《旧志》曰:“蜀江西来洞庭南注合流于此,为一郡水口。”《元和志》曰:“巴陵城对三江口,岷江为西江,澧水为中江,湘江为南江。”《通鉴》注:“大江自蜀东流入荆州界,谓之荆江,荆江口即洞庭之水与大江之水会处。”《方舆纪要》:“荆江口在岳州府城西北十五里,大江东入岳州府界至城陵矶,而洞庭之水会于大江,水势益盛,谓之荆江口。”又云:“山[52]东有白石、翟家二湖汇焉。每舟行多阻风涛,陆行则寻迂回三十余里。”从上面表述,我们知道,城陵矶是洞庭湖与长江交汇的唯一水道枢纽,是洞庭湖区域及湖广地区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最早唯一的内陆“海关”关口。
刘公矶:在城西门下。
荆河脑:与城陵矶对岸相呼应。
艑山:与君山遥相呼应。《水经注》将此山称其为“编山”,说“此山多箎竹”[53],《岳阳风土记》载:“湘人以吴船为艑山形类之,故名。”明《嘉靖府志》载:“山有神人迹,下有龙窟。”传说这里是洞庭龙宫的入口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