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陵史话:揭秘明山草堂与明山

巴陵史话:揭秘明山草堂与明山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现“明山”这个名称是《隆庆岳州府志》。“明山”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出名,主要归功于明成化进士王俨。据《湖南王氏族谱·官宦名人录》中载:“王俨[18],华容人,明成化五年进士,累官至户部左侍郎,署尚书。正德元年告老还乡后在明山上建有明山草堂”。由此,“明山”因“明山草堂”闻名于洞庭湖一带。

巴陵史话:揭秘明山草堂与明山

原屹立于洞庭湖中的“明山”,位于今南县城东南15公里藕池河[15]南岸,海拔78米高。为了弄清楚“明山”盛衰的过程,必先说“南县”的由来。

清嘉庆《洞庭湖志》中“洞庭湖中的明山”

清嘉庆年编撰的《洞庭湖志》中,无论如何也没有这个“南县”的影子。当时这里大片水域属于华容县管辖,称谓“九都”[16]。这里原是一片荒州,冬春季节,芦苇丛生,荒凉至极。夏季湖水漫延,成为一片泽国。这里的先民大多以渔业为生,因无人管束,治安环境极差。如前所述,清咸丰二年(1852年),荆江南岸的藕池溃口,因当时朝政腐败未能修复。清咸丰十年(1860)又发生特大洪水将原溃口扩大并冲出一条藕池河。江水沿着藕池口,经九都、明山、流经华容境内的北景港,延绵90里,最后经注滋口[17]涌入洞庭湖。洪水裹挟着从长江上游带来的大量泥沙,漫延淤积。仅仅几十年,这里就淤积成了一大片绿色的沙洲。光绪十六年(1890),这片新出来的沙洲才进入朝廷的视野。华容、安乡两县府衙都盯着这片新生的土地争执不休。湖广总督张之洞见此,干脆将这片新生的土地划规省府直管,称谓“南洲直隶厅”,其税赋直接上缴省府。光绪二十一年(1895),光绪皇帝准奏,在南县乌嘴设立“南洲直隶厅抚民府”。

民国二年(1913),民国政府撤除“南洲直隶厅”改为“南洲县”,后直接将“洲”字去除,改称“南县”。

第一次在史料中出现“明山”这个名称是《隆庆岳州府志》。其曰:“明山,取南方阳明之义。”至于“取南方阳明之义”是以岳州府为中心称明山为南,还是以华容县为中心称明山为南?现在不得而知。“明山”真正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出名,主要归功于明成化进士王俨。据《湖南王氏族谱·官宦名人录》中载:“王俨[18],华容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累官至户部左侍郎,署尚书正德元年告老还乡后在明山上建有明山草堂”。由此,“明山”因“明山草堂”闻名于洞庭湖一带。

明山因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洞庭湖中紧邻华容县城,北与君山呼应,南靠常德府地域,是洞庭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关卡。自明朝时开始,在明山就设立了“防卫哨所”。《隆庆岳州府志》载:“明山哨所千户1人,领卫兵50人,在县南(即指今华容县南)60里。成化十二年(1476),守臣因洞庭湖流贼,奏设。……正德十六年(1521),明山哨所改用千户。嘉靖八年(1529),知县张真贸、生员王用宾创哨司。四十三年(1564)寇如城,遂以指挥领哨……。”开始设立“哨所”,后来升格为“哨司”,再升格为“千户”,明山在明朝期间确实属于岳州府设立在洞庭湖中一处重要的军事要塞。

古代的明山处于洞庭湖中间,洪水之际,大浪滔天,夜暮初生,宛如蓬莱。因此,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据史料记载,南宋太学博士、诗人陈与义[19]在高宗南渡时避乱过洞庭,经君山,泊舟于宋田。五月初五日,再移舟于明山。这天,他清早离船登上明山顶上,望着涛涛湖水,想着端午佳节而国破家散,悲戚由心底而发,在山上留下了一首《忆秦娥》的词:

龙舞,湘君欲下潇湘浦。潇湘浦,兴亡离合,乱波平楚。

独无尊酒酬端午,移舟来听明山雨。明山雨,白头孤客,洞庭怀古。

这首词的意思是说:(www.xing528.com)

水上的龙舟和水中的鱼儿随波逐舞,为什么呢?纪念在汨罗江投水自沉的屈原。岁月流逝,千年一回,人间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兴亡更替!波涛起伏,江流依旧,潇湘堤岸,古柳轻絮。

没有佳酿为端午节献祭,独自泛舟于洞庭湖中的明山脚下,在淅沥的山雨声中静听遐思。白发孤客,面临浩瀚无边的洞庭湖水,怀念古人,一腔愁绪,万千感慨。

这首词有很深的创作背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端午节,他选择这个时候写这首词,又在南渡避难的途中,经过洞庭湖中,舟泊湖中的明山,确实心情难捱而悲愤至极。陈与义不会平白无故地在大雨天跑到洞庭湖中的明山,为赋新词强说心愁,大发怀古之幽思。其必有“悲故国,念尘寰,事难言”的隐情。他是南宋江西诗派的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诗词独具清刚超拔之气。靖康之变时,他“避乱襄汉,转湖湘,逾岭峤”[20],历尽人生坎坷,遍尝颠沛流离之苦。他在这期间创作的许多作品,与杜甫诗歌沉郁雄浑的风格颇为类似,其晚年遭逢的社会变乱与屈原也有相似之处。

这首词从“兴亡离合”,“洞庭怀古”着手,以寄托词人置身乱世,中原横溃,金兵横行,而词人老迈,无力挽狂澜于大厦将倾的感慨。他向人们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文人学者,狷介耿直之士,仰慕屈原的品节风操,完美人格和忠君爱国的情怀。既然要赞美屈原在诗歌创作上的辉煌成就,就要在端午节这一天借祭奠伟大诗人之机,作一次刻骨铭心的灵魂洗礼,以汲取尘世浮沉的信念和力量。茫茫洞庭湖中,雨水裹挟着湖中的明山,正好成为了他发泄的时机和地点。

光绪年间,“南洲直隶厅”首任通判陈国仲登上明山山顶,眼望昔日的八百里洞庭,现已大片变成了绿洲,世事斗转星移,苍海桑田,故特为山上古庙书楹联云:

八百里洞庭安在?叹沧海已非,翻装成垄稻云黄,烟村树绿;

两三间古庙犹存,幸湖山无恙,独不见平沙雁落,远浦帆归。

陈通判登上明山山顶,只感叹洞庭湖的变迁,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百余年后的“明山”又安在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