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洞庭湖名称由来-《巴陵史话》揭秘

洞庭湖名称由来-《巴陵史话》揭秘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在九江之间。”因为,地处安徽省安庆市的太湖中间的“包山”亦名洞庭山,亦称君山。据《左传》载,洞庭湖原统称在“云梦泽”里,并没有单独的名称。在巴陵以西一大片湖泊,原来称“巴丘湖”。直到唐代的史料,才见将“洞庭山”中的“洞庭”二字正式让给了湖,即正式称谓“洞庭湖”,“洞庭山”即改称为“君山”。

洞庭湖名称由来-《巴陵史话》揭秘

洞庭湖”的名称由何而来?《山海经》云:“洞庭湖,因山而得名也。”“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在九江之间。”晋郭璞注:“洞庭[11]有地道,潜通吴之包山,是湘君之所游处。”这里讲的“山”,即洞庭湖中的君山。因为,地处安徽省安庆市的太湖中间的“包山”亦名洞庭山,亦称君山。所以,《山海经》说今天洞庭湖中的君山与太湖的包山相通。因而,巴陵人自古就传说,从岳州府端一碗热面条,从君山的柳毅井下去,到太湖的包山出来,面条还是热的。

三茅真君云:“天无谓之空,地无谓之洞,人无谓之房,山腹中空是谓洞庭。”到了唐代李密思就说:“盖神仙洞府之一也,以其为洞府之庭,故有是称。”故,古人一直将洞庭湖中的那座山即今日的君山称谓“洞庭山”。

那么,“洞庭湖”原来的名称呢?据《左传》载,洞庭湖原统称在“云梦泽”里,并没有单独的名称。在巴陵以西一大片湖泊,原来称“巴丘湖”。《汉书》曰:“巴丘湖,江南之云梦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巴丘湖”却称谓“五渚”。

到了宋代,又有了新的名称。据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曰:“云梦泽则分青草、洞庭、巴丘为三湖。然要而言之,洞庭足以统之。其地东北属巴陵,西北跨华容、石首、安乡,西连武陵、龙阳[12]沅江,南带益阳而环湘阴。凡四府一州,界分九邑,横亘八九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水涨则长江亦与湖相通,虽江北之荆州安陆、德安等郡水所到处,皆可目为洞庭。”(www.xing528.com)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到,洞庭湖原来统在“云梦泽”里,君山原来称谓“洞庭山”。直到唐代的史料,才见将“洞庭山”中的“洞庭”二字正式让给了湖,即正式称谓“洞庭湖”,“洞庭山”即改称为“君山”。有人说,君山的名称是因为有了“二妃墓”前的一幅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而各取前一字,才有“君山”这个名称。其实,这幅对联是清代时期才出现,我们今天见到的这幅对联,是民国三年重新修葺二妃墓时立在墓前的,显然与史实不符。第一次将“云梦泽”称谓“洞庭湖”是唐代《搜神记》中关于“柳毅传书”故事里出现的。

君山俯瞰图

根据上述记载,古代,洞庭湖不仅涵盖了今天的岳阳、华容、石首、安乡,武陵、汉寿、沅江、益阳、湘阴等地四府一州,在夏秋水涨之时,即今日湖北的石首、监利、沙市等大片荆州地域都在洞庭湖区域之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