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巴陵史话:从云梦泽到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巴陵史话:从云梦泽到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先秦距今两千多年,“云梦泽”是连绵不断的湖泊和沼泽,长江流到这里呈漫流状态,江湖不分,随季节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长。四口分流,不但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洪水从城陵矶又汇入长江,而泥沙却淤积在洞庭湖。我们分析,在“云梦泽”没有退化之前的几千年历史中,“洞庭湖”就隐含在“云梦泽”之中。自云梦泽退出历史舞台,洞庭湖则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长江蓄水分流的重大责任。

巴陵史话:从云梦泽到洞庭湖的历史变迁

自先秦距今两千多年,“云梦泽”是连绵不断的湖泊沼泽长江流到这里呈漫流状态,江湖不分,随季节的不同,水位自然消长。“云梦泽”全盛时的水面总面积达26000平方公里,成为长江和汉江洪水的自然调蓄场所。因此,当时长江中下游的“洪水过程不明显,江患甚少”。

在“九穴十三口”分流洪水的同时,大量泥沙又淤塞了九穴十三口,分流作用越来越小,人们在分流河道淤塞的先决条件下,将九穴十三口先后堵口筑堤,进一步扩大了耕地面积。明嘉靖三年(1524),最后一个位于北岸的“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连成一线的荆江大堤,也形成了单一的荆江河槽和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直此,云梦泽全部消亡。

1852年形成的藕池河

由于荆江洪水的倒灌,洪水全部进入洞庭湖,由此,洞庭湖进一步扩大,替代云梦泽成为了调蓄长江洪水的天然场所。每年的洪水期,更多的长江水自城陵矶倒灌入洞庭湖,迫使洞庭湖“南连青草,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洪水期湖面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洞庭湖进入了全盛时期,自然成为了我国第一大淡水湖泊。

清咸丰二年(1852)之前,荆江南岸藕池溃口前的300多年间,江湖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湖区农业生产稳定发展,人口由约20万人增长到150万人左右。也就是说,洞庭湖的全盛时期维持了300多年。(www.xing528.com)

清咸丰二年(1852年),荆江南岸的藕池溃口,因当时朝政腐败、财力拮据而未能修复。清咸丰十年(1860)再次发生特大洪水,将原溃口扩大并冲出一条藕池河。由此,沿河一带形成了“南县”、“注市”、“景港”等诸多城镇。

同治九年(1870),又一次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水使荆江南岸松滋溃口。当年堵复,由于堵口不牢,同治十三年(1873)再溃,洪水又冲出一条松滋河。

从1873年开始,长江形成了荆江洪水从松滋口、太平口[9]、藕池口、调弦口等四口分流入洞庭湖的局面。1860年到1873年的14年间,是洞庭湖由兴变衰的转折点。四口分流,不但加剧了洞庭湖区的洪水灾害,而且将大量泥沙带入洞庭湖,洪水从城陵矶又汇入长江,而泥沙却淤积在洞庭湖。据实测,平均每年约有9800万立方米泥沙淤积在洞庭湖,水面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8平方公里的速度锐减。1650年至1852年间,湖水面积约达6000平方公里,容积约在400亿立方米以上;到1949年,湖面已缩小到4350平方公里,容积约为293亿立方米;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湖面又缩小到2740平方公里;全国第一大淡水湖泊的地位只得让位给鄱阳湖[10]

我们分析,在“云梦泽”没有退化之前的几千年历史中,“洞庭湖”就隐含在“云梦泽”之中。自云梦泽退出历史舞台,洞庭湖则当仁不让地承担起了长江蓄水分流的重大责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