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州”这个名称起始于隋。隋开皇九年(589)元月,隋灭陈,隋文帝在全国的行政规划上执行“精并郡县,废郡为州”的政策。在巴陵全境,将吴昌、湘滨编入罗县。又在玉山县设置“玉州”[45]。然后裁撤设在今天汨罗市长乐镇的“岳阳郡”,废除玉山县并入湘阴县,又将湘阴县并入今天汨罗市长乐镇长兰村的岳阳县。隋文帝十一年(591),再将岳阳县改为湘阴县。玉州辖罗县、湘阴两县。然后,将巴陵的“巴州”改为“岳州”。从此“岳州”这个名称正式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嘉庆岳郡沿革论》中说:“隋平陈,始更名岳州。自后州名屡改,而郡、县不离巴陵。时郡以挟县,而州实大于郡。终唐之世,三百余年,始终以岳州为名。”当时,“岳州”下辖巴陵、监利二县。隋文帝开皇十二年(592),废除玉州,并入岳州。又将安乐[46]归属岳州管辖。开皇十六年(596),将巴陵县、华容县、沅江县、湘阴县、罗县共五县归属岳州管辖。大业元年(605年),改岳州为“罗州”。大业三年(608)废州为郡,于是将“罗州”恢复为“巴陵郡”。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又将“巴陵郡”改为“巴州”。因与当时的四川苍溪县的“巴州”同名,依然将“巴州”改称为“岳州”。当时岳州领巴陵、华容、沅江、罗县、湘阴五县。之后,将罗县撤出,并入湘阴,从此,在巴陵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罗县”这个名称了。
贞观元年(627),李世民将全国分为十道,“道”即为今天“省”的概念。道下设州、郡,郡下设县。岳州属江南道。开元二十一年(733),全国又分为十五道,原江南道分为江南东、西两道。岳州属江南西道。天宝元载(742),改“岳州”为“巴陵郡”,岳州又恢复到了“郡”的称号,直到五代时期。(www.xing528.com)
华容县在武周时期,即垂拱二年(686)因武则天小名为“华姑”,为避讳,特将华容县改称为“容城县”。神龙元年(705),才恢复“华容”的县名。
这个时期,一是“岳州”这个名称正式出现在国家行政序列之中。二是“罗县”消失而并入湘阴县。三是在整个唐代,沅江一直属岳州管辖。因而,在许多史料中,涉及到这一时期有关历史人物的一些“纠纷”,多与今天的沅江有些关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