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传统民居:文化贡献与技艺研究

关中传统民居:文化贡献与技艺研究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种情况:从地域分布来看,关中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从文化分布来看,关中却因皇家所在而能独占鳌头。总之,农业社会巅峰时代的建筑已经超越了养家糊口、显示财富的层面,进入到一个以展示人文气象、彰显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无疑对关中传统民居的营造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

关中传统民居:文化贡献与技艺研究

文化贡献可以体现在精神方面,如著书立说,形成思想;也可以体现在物质方面,如实际操作,构成产品。在分工明确的社会环境,学者文豪不会耕种稼穑,农户人家不懂笔墨纸砚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在某一个领域,或者长于精神方面的建树,或者长于实物方面的操作也极为平常。而这种情况在关中出现了特例,特殊的历史经历,让关中在传统建筑领域不但有精神方面的建树,也有实物操作方面的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古代建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关中是中国传统建筑思想的大成之地。任何实践活动只有成熟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才可能形成思想。考古发现证明,成型于仰韶时期的华夏文明曾经在广袤的土地上多元分布,并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当然,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建筑也出现了很多类型,形成了以土、木、石为材质,以穴、巢、篷为形态,以城池、村落、民居为格局的大分布,在年深日久中积累了各自的营造技艺和文化传统。这种情况在西周时期达到了高峰,呈百花齐放之势。与其他地区仅有实践活动不同,关中地区除了有营造实践,还出现了理论方面的总结。相传由周公旦主持的《周礼》集四方八面之大成,对包括营造在内的各种社会活动进行了规范,提出了以公正性和公平性为原则的建筑理念,在建筑领域确立了以天地为核心的等级制度和伦理制度,并以国家意愿昭示天下,对关中乃至古代中国的建筑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虽然说不清周公制礼定规的具体地点,但是,西周王朝在宝鸡岐山地区留下的村落遗址和祖陵,在西安市南郊建沣、镐二都的史实,都证明了西周初年在关中地区的活动情况以及贡献。也就是说,对华夏文明产生过深远影响的《周礼·考工记》中提出的营造规范,都大致成型于这一地区。由此可以断定,中国传统建筑理论中师法天地的自然观、以家国为中心的伦理观、以等级辈分为内容的秩序观,以对称均衡为美的审美观、以表率示范为手法的教化观,均滥觞于陕西的关中地区。

其次,关中是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荟萃之地。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根据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习俗营造自己的家园,在构建千姿百态建筑形态的同时,也势必会凝聚出各种技艺,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和流派。纵览中国漫长的建筑发展历史,用“灿若群星”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种情况:从地域分布来看,关中只是其中的一个普通成员;从文化分布来看,关中却因皇家所在而能独占鳌头。在大一统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优质资源都会向皇家聚集,建筑当然也不例外。可以肯定,在一千多年的建都历史中,关中地区集中过当时国内最好的工匠,汇集过国内最好的材料,也营造了许多堪称一流的建筑形态,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既空前,也绝后——秦汉隋唐的都城布局,阿房宫、建章宫、大明宫的殿堂建造,以西周灵台、秦代的咸阳宫苑、汉代的上林苑、唐代的大明宫为代表的园林,历经几百年不倒的城墙,以及秦始皇陵、长陵、乾陵为代表的皇冢大墓……凡此种种,足以证明关中历史上经典建筑的数量之多,形态之丰富,既是关中传统民居的发展背景,也为关中传统民居的营造提供了设计和建造方面的参照。

再次,关中出现了建筑与艺术结合的巅峰之作。艺术是人们从事各种实践活动的最高境界,将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从而使劳动产品因为有了更多的精神内涵而价值倍增。在一定程度上说,大凡那些经历久远、具有文物价值的东西,其意义大多集中在精神上。艺术起始于模仿而升华于创造,往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理解与憧憬。对居住环境的美化起始于仰韶时期。在华夏大地上广泛分布的彩陶工艺,为后来出现的砖瓦以及在砖瓦上雕刻花卉图案打下了基础,也反映出人们美化居住空间的早期愿望。将居室与艺术结合、使建筑成为审美载体的情况出现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大气候,使人们的审美追求得到空前释放,在如火如荼的建设中出现了大批以华美著称的园林建筑:楚国有华丽壮观的章华台,齐国有令文人墨客惊叹的柏寝台,吴国有姑苏台,赵国有丛台,一副“万国花园”的景象。然而,在横扫六合之后,秦王朝并没有将这些建筑付之一炬,而是选精入秦,在都城咸阳的北原上再建六国建筑,展帝都之辉煌,使秦都成为当时华夏大地上精美建筑的“大观园”。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大解放,群雄逐鹿,王朝更迭,现实的黑暗激发了人们对美的渴望,使当时中国进入了“最富有艺术精神”的时代(宗白华语)。可以肯定地说,魏晋玄学所追求的超然绝俗之美,道教所追求的神仙般的艺术境界,佛教极乐世界的美好憧憬,不仅催生了王羲之父子的字,顾恺之的画,陶渊明谢灵运的诗,郦道元散文,还孕育出了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河南洛阳的龙门造像和遍布华夏大地的寺院道观,赋予了建筑丰富多彩的精神内涵,使建筑营造与艺术创作达到水乳交融的境界。这种情况在陕西也有所表现,并在隋唐时期达到了巅峰。唐代是一个“任何事物无不可以入诗”(闻一多语)的年代,建筑水平之高是学界所公认的,都城长安不仅有84 平方千米的宏大版图,还有整齐如棋盘的里坊格局;不仅有容纳千人的麟德大殿,还有辉煌耀目的彩色琉璃;不仅有城墙内星罗棋布的民居,还有大小雁塔与城楼共同构筑起来的城市天际线……这种情况不仅引发了当时文人墨客的万千感慨,吸引了日韩以及东南亚诸国的建筑师前来膜拜修习,回国按照长安的所见重建自己的都城和家园,更引来了民间百姓的争相效仿。总之,农业社会巅峰时代的建筑已经超越了养家糊口、显示财富的层面,进入到一个以展示人文气象、彰显美学精神的至高境界,无疑对关中传统民居的营造起到了巨大的助推作用。(www.xing528.com)

应该承认,宋以后文化重心开始东移,关中地区的官式建筑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历史上深厚的积淀却始终发挥着作用。后来所有王朝建造的城池,规模有大小,时间有长短,却始终保持着“方九里,旁三门”的基本形制,遵循着“左祖右社”的重祖精神。在最能代表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艺的《营造法式》中,所记载的各种殿堂柱网的布置、梁架结构的用料、砖石垒砌的工艺、石砖木材上的装饰,都已经在唐代的建筑活动中被广泛运用了。今天,在紫禁城这座承载过明清两个王朝的皇宫建设中,我们仍然可以从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看到唐代大明宫含元、宣政、紫宸三大殿的阵势;从偏殿后宫的整齐布局,看到长安城里坊的影子;从前殿后宫的安排上,看到汉唐时期皇家宫室的基本格局……我们还应该看到,文化重心的东移并没有对民居建筑产生多少影响。渭北高原地区一些城堡式村落,不仅具有防卫功能,其中的街道布局、功能划分、房屋分布在保证使用的前提下,表现出鲜明的宗法色彩;西安城内及周边的一些老民居,照壁墙、二道门、步步高等建筑上的讲究,无不体现着藏风纳气、趋吉避凶的古老传统;秦岭北麓地区传统民居的含而不露、以自然为尚的造法,使人不由得想起古代士人亦官亦隐之地和他们返璞归真的追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关中南部秦岭浅山的长安地区,有一处占地近500 亩的博物院(图6-3)。这里坐落着来自包括渭北高原地区在内的40 院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徜徉其间,既可以看到富裕人家气派的门楼,也可以进入到庭院深深的四合院,还可以观察到装饰精美的戏楼和照壁墙,尤其是那些镶嵌在门楼、墀头、屋脊上的砖、木、石雕,栩栩如生,美轮美奂,是这些建筑的点睛之笔,在引起人们赞叹的同时,也会对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所达到的高超水平产生想要更加深入地了解之愿望。

图6-3 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迁复建的赵家门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