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木石材料相比较,砖的质地更适于雕刻塑造。相较于木材,砖具有抗腐性,适于多种气候环境,可以用于建筑的各种部位;相较于石材,砖雕比石雕省工、经济,故在民居建筑中使用得更加广泛。由于砖雕的这些优点,砖雕不仅在官式建筑中常用,在民居中也更为常见。砖雕是模仿石雕而出现的一种雕刻类型,雕刻塑造的内容也与石雕相类似,以各种人物故事、仙花灵草、祥禽瑞兽等形象为主。
在关中,砖雕这种工艺是由西周的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是劳动人民为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就地取材而创作的,至少也有三千年的历史。今天,关中传统民居上的砖雕继承了唐代的砖雕风格,兼备山西和甘肃等地的雕刻习惯,形成了特有的工艺和构图、饱满的造型及简洁大气的风格。在表现题材上,关中民居上的砖雕主要以人物、动物、花卉为主,具有强烈的西北地方特色。
从出土文物看,在宝鸡扶风的西周遗址中就开始用砖铺地。到春秋战国时期,陕西出现了条砖和空心砖,砖雕工艺初露端倪,这一时期的砖面上常见有印花,纹样有米字纹、绳纹、回纹等。著名的秦砖以骊山沉泥为原料,这种土富含多种矿物质,烧制后愈加坚固,有“铅砖”之称。秦砖在模压成型的基础上,加印绳纹、回纹、圆形、菱形、“S” 形和云纹等纹饰。陕西咸阳秦都遗址出土的龙纹空心砖,砖面龙形矫健,雕刻精细,构图饱满,是秦代画像砖的精品(图5-32)。空心砖砌墓盛行于西汉,更为精致的小墓砖盛行于东汉。随着砖的形制日趋完善,砖雕在承袭前朝的基础上也有长足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朝陵墓常以汉画像砖装饰墓室,还在砖上涂饰色彩,纹样既有“竹林七贤”、伎乐、武士一类的现实题材,也有四神、羽人等神话及宗教题材。唐代开始用砖包砌部分城墙,说明砖的产量已有较大的提高。
这一时期的砖雕,是模压印花后再进行雕刻加工,作品更细致,立体感更强。唐代盛行用莲花纹、宝相纹等花砖铺地。留存至今的唐代花砖,以大明宫和兴庆宫遗址出土的最有价值(图5-33)。宋代已出现全部砖砌的民居建筑,砖雕技艺较前朝有了更大发展,并在《营造法式》中予以规范,砖雕图形更加生动逼真。明代砖雕艺术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时期,从现存的明代建筑可以看出,砖雕被大量运用到了建筑的表面装饰。在当时最为重要的园林著作《园冶》中,也有使用砖雕进行装饰的记载,说明当时的砖雕工艺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建筑实践,还开始进行理论总结。清代,砖雕在京津地区的发展达到了顶峰,出现了专门的砖雕匠师,砖雕艺人被称为“凿花匠人”。这时的关中砖雕技法上仍然坚守传统,表现出了古拙质朴、浑厚庄重的风格,与东部地区形成了不同的发展路径。
图5-32 秦代画像砖
图5-33 唐代花砖
现存的关中古民居主要是明清遗存,多为砖墙抬梁式木构架,正房的屋顶主要是两坡起脊的“硬山”形式,小青瓦屋面,四面合围,墙高院窄,是典型的窄院型住宅(图5-34)。在关中传统建筑装饰艺术中,砖雕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各个部位的砖雕,素材均取自民间,雕塑手法朴实,将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关中砖雕可以自成一体地出现在屋脊、檐下和墀头部位,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又能与整体建筑浑然一体,成为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砖雕所具有的强烈的表现性,能够将主人的喜好、愿望一起塑造在宅院中,提升了居住环境的整体品位。
图5-34 关中明清古民居
在关中民居中,砖雕主要应用于屋脊、墙壁、照壁、门楼等部位,有着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为了叙述方便,下面我们按照建筑的部位,由上而下依次来谈谈砖雕的表现效果。
1.正脊与垂脊
正脊是屋顶两斜坡在顶端交会后所形成的直线,是整座房屋的最顶端。正脊具有稳定房屋结构的功能,同时也是房屋最重要的轮廓线,容易引人注目,自然也会成为装饰的重点。由于传统建筑屋顶造型多样,正脊的样式也有所不同。官式建筑中歇山式屋顶上的脊最为复杂,除了正脊,还有垂脊和戗脊。普通民居常用的硬山和悬山式两种屋顶则比较简单,除了正脊外,四条垂脊向四面延伸,在山墙处形成人字造型(图5-35)。垂脊也叫排山脊,是两个大屋面的外檐部分,上面与正脊相交,下面向外延伸,两侧成脊。汉代以前,正脊平直,魏晋以后正脊开始出现两端翘起的曲线造型,这种做法盛行于唐宋,到了明清时期,北方民居又恢复成了直线,而南方民居依然保持着飞檐翘角的造型。
传统建筑中,正脊是砖雕装饰的重点。官式建筑正脊两端有吻兽或望兽,中间有如意、宝瓶、宝塔、吉祥花等装饰物,例如装饰宝瓶,寓意聚宝发财;还有在脊的中间部位铸姜太公小庙,以避风神、火神或雷神,寓意风调雨顺,四季平安。关中民居中的正脊同样也是砖雕装饰的重要部位,屋脊正身装有花色造型的砖雕,最常见的有莲花、荷花、牡丹、蔓草等植物纹样,十分精致,寓意富贵不断、生生不息(图5-36)。而有些小宅院则是用小青瓦直接堆砌成脊身,有的只是堆砌出一定高度,中间部分也只有简单的造型。
图5-35 正脊与垂脊
图5-36 正脊的富贵纹样
图5-37 垂脊的砖雕装饰
垂脊的主要功能是使雨水沿着前后两屋面流下而不至于流到山墙面上,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关中民居垂脊的主要做法是用两三排筒瓦覆盖,使其略高出屋面,讲究一点人家的做法则变化多端,在与正脊相呼应的同时,在垂脊上置以小的脊兽(图5-37)。相较于正脊,垂脊的砖雕装饰要简化一些,以与正脊相区别。雕刻以凤头鸡首为多,有升腾高远之意。石榴、葡萄的砖雕组合也不少见,寓意子女众多、香火旺盛、连生贵子。
总之,作为民居建筑的最高点,人们会用各种具有吉祥寓意的砖雕造型来装饰屋脊。因而,屋顶也成了最能反映一个地区民俗文化和建造水平的部位。
2.吻兽装饰
吻兽是中国古建筑中屋脊装饰的总称,安放在正脊两端,最早被汉代人称为蚩尾。因唐代苏鹗写的《苏氏演义》中曾提到:“蚩者,海兽也。汉武帝作柏梁殿,有上疏者云:蚩尾,水之精,能辟火灾,可置之堂殿。今人多作鸱字。”后因正脊两端的吻兽造型略如鸱的尾部,而且蚩、鸱同音,故称之为鸱尾。大概是到了中唐之际,鸱尾又被改为鸱吻。名称的改变与造型的改变有直接关系——鸱尾前端与正脊齐平,尾部上翘,造型简单;鸱吻则做张口状,将屋脊尾端吞入口中,眼睛、须发、顶饰一应俱全,栩栩如生,更加形象生动(图5-38)。后来,因其形象和地域上的变化,民间又有了龙吻、鳌鱼等叫法。
明清两代,鸱吻的装饰开始民间化。不过,为了与官式建筑相区别,民间鸱吻的造型在大小、形象和色彩上都有所改变(图5-39),因此才在民间广泛流传,并沿用至今。
图5-38 鸱吻
图5-39 民间的鸱吻
据当地居民介绍,历史上的关中,官位达五品以上人家的正房,脊兽张口;五品以下者,则为闭口兽。所以吻兽还有着显示官位身份的作用。至今,关中民居屋顶上脊兽仍保持着明清时代的讲究。在实地勘察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一些大户庄园或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屋脊才用的鸱吻装饰,即张口吞脊,普通民居则多用飞禽的样式来装饰屋脊。
需要说明的是,各种砖雕装饰并不完全出于雕琢,而是烧造品居多。尤其是脊兽,体量大,造型也复杂,制作工艺也不同于一般的砖瓦件,往往是先制坯,再装窑烧制,待其冷却后再用工具对毛糙的部位进行雕琢,最终定型。
3.瓦当和滴水
关中传统民居的屋面常以小青瓦与筒瓦搭配使用。筒瓦是一种半圆筒状的瓦,板瓦的两边上翘,形成半弧。屋面底层先用板瓦凹面朝上铺装,再用筒瓦盖缝,形成整齐的垄沟。瓦当,俗称“瓦头”,指屋面筒瓦最下端的护檐,同时兼具美化屋面外檐的作用。瓦当多为圆形,往往在正面刻画一些吉祥图案,如狮头、虎头等兽面,还有植物、文字等。其中狮、虎形象是权力与威严的象征,表达出了人们祈求平安吉祥的文化心理(图5-40)。
图5-40 兽面瓦当
不同历史时期的瓦当有着不同的图案造型,反映出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的审美心理。早在西周时期就有瓦当出现,这时的瓦面只有简单的线性装饰图案,简朴无华、自然纯朴。秦汉时期,瓦当种类开始增多,成为建筑上的重要装饰。此时瓦当造型有圆形和半圆形,有文字瓦和图案瓦两种。图案瓦当多配以动物纹、植物纹、几何图形等,直径一般在 15厘米到18 厘米之间。汉代瓦当吸收了战国以来的造型风格,同时又融进了新的艺术特点,如象征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灵兽瓦当”(图5-41)。汉代还出现了云纹图案的瓦当,是在秦代瓦当的基础上出现的新形式。到了隋唐时期,由于佛教盛行,瓦当的图案造型也受到影响,多以莲花纹为主,在尺寸上也小了很多。在大明宫出土的建筑构建中,出现了涂抹琉璃的彩色瓦,联系盛极一时的唐三彩,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判断:唐代的制瓦技术较之前有了更大的飞跃,不仅在外形上有所变化,在图案上也有所丰富。
图5-41 四灵兽瓦当
滴水,俗称“滴子”,是屋面上与瓦当配合使用的瓦件,位于屋面仰瓦瓦沟的最下端,形似下垂的如意形舌头,上面雕刻有花纹图案。从目前出土的考古资料看,最早的实物资料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在唐代墓道的绘画、石刻上也有滴水的形态。滴水的雕刻图案丰富多样,多以文字、植物、兽面等纹路装饰,很能体现工匠的工艺水平。
瓦当和滴水一上一下相间排布在屋顶的外檐口部位,好似一对孪生兄弟,材料和烧制的过程也很相似,几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瓦当和滴水的制作较为容易,成本较低,普通人家也可以使用。加之瓦当、滴水处在屋顶的外檐口上,是人们观看屋顶时的“第一眼”,因此,备受主人的重视。在关中传统民居中,滴水的装饰纹样多为莲花、连珠纹等图案,少数大户人家还出现了较为少见的人面纹滴水。在滴水的雕饰纹样中,莲花纹样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寄托了主人对佛教偶像和佛教艺术的崇拜之情。总之,滴水和瓦当既具有防水和排水的实用功能,又将严整有序与起伏变化很好地统一在了屋面的檐口处(图5-42),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
4.廊墙
建筑的正立面上如果出檐,檐下就会形成廊道,廊道中檐柱和金柱之间的尽头的墙体即是“廊墙”,一般出现在廊道的两侧及延伸部分。廊墙是建筑正立面两侧比较容易看到的部位,自然也成了砖雕装饰的重点,一般根据砌筑的部位分下碱、廊心和上面的穿插当三个部分(图5-43)。廊墙的装饰主要在内侧,一般的制作工艺上下各有不同:下碱部分多为普通的青砖垒砌,不做雕饰;顶端的“穿插当”为一横条,是较为重要的装饰部分,多镶嵌有砖雕;其余部分为廊心,是装饰的重点,也是最能体现不同家庭文化差异的所在。关中地区在廊心的装饰有的极为简单,如以方砖斜砌,磨砖对缝,表面平整简洁;有的则配以动物、人物、花草、题跋以及各种寓意吉祥的几何纹样,表现出浓浓的人文内涵。
图5-42 滴水与瓦当的配合
图5-43 廊墙
廊墙是山墙的一部分。所不同的是,山墙在外,整体由青砖垒砌而成;廊墙在内,而且只有房屋正立面出檐下廊道上的一段墙体。这段墙体下部分的用料和砌筑与山墙一致,高度由廊心部位的装饰决定。廊心部位的装饰是整个廊墙装饰的重点,除了上面所说的磨砖对缝的平面处理,更多的是通过砖雕来实现,其造型有人物、花鸟、文字等,内容十分丰富,成为院子内墙上一道文化意蕴浓厚的风景(图5-44)。
图5-44 廊墙上丰富的装饰
尽管廊墙也属于墙体,但是,由于其表现力较强,制作工艺也要比一般的墙体复杂得多。据老工匠讲,旧时能够垒砌全套廊墙的工匠就十分稀少。因为,即使是最普通的廊墙,其核心部位也要通过磨砖对缝工艺来垒砌,一般工匠根本掌握不了这种工艺。大多廊墙都要采用砖雕来拼装图案,或人或物,曲线复杂,一丝一毫的差错都可能造成图案变形。这样一来,廊墙制作不仅考验着工匠的垒砌技术,也考验着工匠的细心和耐心程度,甚至还包括工匠的艺术修养水平,是对工匠整体素质的综合考验。只有那些用心精到、技术全面的工匠才有可能达到这种水平,制作出让主人满意的墙体。于是,能够垒砌廊墙,也就成了旧时泥瓦匠们的最高职业目标。
5.槛墙
槛墙是位于房屋正立面大门两侧、窗子下方的矮墙。一般百姓家用土坯或青砖砌筑而成,而大户人家通常会仿照廊墙的方法,在这里采用砖雕来装饰。例如,旬邑县的唐家大院的槛墙平易近人,以六方砖斜砌成几何纹样,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图5-45);西安大清真寺槛墙则充满了艺术感,以卷草图案砖雕来装饰,工艺更加复杂(图5-46)。根据房屋的用途和主人的不同而设计槛墙上的装饰,反映了工匠们的良苦用心。
图5-45 唐家大院的槛墙
图5-46 西安大清真寺槛墙
槛墙的墙体尺寸也有一些讲究。墙体厚度一般要大于柱子的直径,对柱子起到保护作用。槛墙的高度要随槛窗的大小而定,如书房、花房需要有较好的光照,槛墙的高度可适当降低,给窗子留出足够的空间;如果是净房(厕所),槛墙则要加高,以增加这里的私密性。关中民居多为合院式建造,门窗向内,呈合围之势,既具有很好的安全性,也可以避风向阳,形成聚家的小气候。在这样的合院里,槛墙一般不是很高,开窗较大,保证了室内的光照充足。
6.神龛
神龛是寄托信仰的地方,用来供奉家族中的祖先或神灵,也是砖雕使用最为丰富的地方。神龛大小根据供奉塑像规格大小而定,可以放在独立建造的祠庙厅堂里,也可以放在家居环境中的某一个部位。大的神龛均有底座,上置龛,为全敞开式;祖宗龛无垂帘,有龛门。神佛龛座不设台阶,依神佛主次,分左中右设置;祖宗龛位有台阶,依辈分自上而下设置。少数多姓合成的祠堂,龛座依姓氏大小排出先后,分出主次。这样一来,神佛龛位一字排开,多为长方形;祖宗龛位多为纵向排放,有一定的纵深。神龛多用木、砖制造,四周雕刻吉祥如意图案,以显庄重。
作为中国传统文明的中心地带,过去的关中地区几乎家家都留有供奉祖宗或神灵的龛位,常见的如土地神、财神和灶神。在农业社会,土地神最为常见,家家户户几乎都设有土地神的龛位。不同的是,农户家将土地神的龛位设置在入门的正面墙上,使人入门即见;非农户人家则将土地神的龛位设置在入门的侧面墙上,显示土地并不是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在普通民居中,龛位尺寸都不是很大,建造水平与民居的水平成正比。大户人家的神龛造型和砖雕装饰讲究而且精致,宛如一个缩小比例的建筑模型(图5-47),而普通人家的神龛只是由几块砖砌筑而成的一个空间形态(图5-48)。
7.照壁
图5-47 精致的神龛
图5-48 普通的神龛
照壁也称影壁,古称萧墙,是传统建筑中一段独立的墙体。可以立于大门之外,也可以立于大门之内,但都正对着大门,并与大门保持一定的距离,既有观瞻作用,又具有区分空间的功能。照壁作为传统建筑中的重要单元,与房屋、院落相辅相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照壁增加了居住的私密性,避免了外界对院内情形的一览无余,增加了居住的安全感;同时,照壁还是家庭文化修养的一种展现,主人会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体现在照壁之上,最常用的手法就是砖雕。
由于照壁处在大门部位,最能体现一个家庭的经济和文化状况,因而,民间在制作照壁时会十分用心。在民间,常见的照壁有青砖垒砌和砖土混合两种,除了基础,上面还加有用板瓦和筒瓦制作的出檐。大户人家的照壁会用石材制作须弥座,用青砖垒砌边柱,上下有槛墙,中间镶嵌砖雕造型。另外,因位置和平面形式不同,照壁的名称也不同,有座山照壁、一字形照壁、八字形照壁等。
座山照壁处于大门之内,因所处的位置而得名。所谓“座山”,是指照壁就“坐落”在院内房子的一侧山墙上——整体依山墙而建。山墙是基础,上面是照壁的造型,形成墙体与照壁造型的合一(图5-49)。
一字形照壁多位于大门之外,与大门相对而建。院内无法“坐山”的时候,就按一字形照壁修建。由于是独立建造,这种照壁的造型与装饰都要比前者复杂,别有一番气势。此外,不管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一字形照壁都是一种规格较高的体现,只有民居中的大户人家或像祠堂那样的公共建筑的照壁才可能用这种造型(图5-50)。
八字形照壁也位于大门外,与大门相对的距离较远,平面呈八字形(图5-51)。这种照壁的占地面积更大,多为三层檐造型,上面的砖雕图案也更加具有艺术气息,往往是那些豪门富户的所爱。
图5-49 座山照壁
图5-50 一字形照壁
图5-51 八字形照壁
由上不难看出,照壁的主要位置有两处:大门内和大门外。大门内的叫作内照壁,大门外的称为外照壁。照壁的功能也有两个:彰显与遮挡。这表面上看是一对矛盾,却能很好地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阴阳相合的辩证思想——“彰显”是阳,大门上的装饰,是对家庭的品位和追求的一种表白;“遮挡”是阴,家居生活具有一定私密性,不能让外人一览无余。这样看来,照壁的文化意义要远远大于实用意义。从实际情况看,内外照壁在效果上还是有所侧重。相比较而言,外照壁更加具有彰显性,使过往的行人注意避让(图5-52);内照壁则显得内敛一些,遮挡作用更加明显(图5-53)。
图5-52 外照壁(www.xing528.com)
图5-53 内照壁
照壁通常由砖砌成,由基础、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基础有石材打造的须弥座,也有的用青砖直接垒砌。壁身是照壁的重点所在,中间部分被称为照壁心,边框通常用切成45 度角的方砖贴砌而成,简单一点的照壁可能没什么装饰,但垒砌时也要磨砖对缝,非常整齐。讲究的照壁通常要在壁心部位装饰一些吉祥图样的砖雕,如麒麟、松鹤、双龙戏珠、旭日出海、博古器物等,体现出浓浓的文化寓意。照壁的最上方要出檐,一是为了遮雨,二是为了体现庄重。照壁的出檐往往是整座墙体上最为精彩的所在,横枋、斗拱、椽子、瓦当、正脊、戗脊、脊兽、飞檐等一应俱全,每一处都做得一丝不苟。在很大程度上说,正是因为有了工匠们精湛的技艺,才使得并不属于建筑主体的照壁墙具有了丰富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工匠们卓越的才能和艺术创造力。
总之,照壁是一种以满足精神需求为主的建筑形态,砖雕装饰十分精美,在关中传统民居中占有重要地位。照壁虽小,但建造的工艺却一样不少:从地基处理到墙体垒砌,从瓦件装配到雕刻装饰,从一般的清水活到精雕细刻。正是因为集中了如此丰富的建造工艺,照壁不仅给居住在民居中的人们带来了美好的空间感,还具有了跨越时空的意义,同样可以唤起后人对生活和艺术的美好遐想。
8.墀头
墀头是房屋两山墙向前延伸的部分,俗称“腿子”,关中有些地区也称之为“马头”。传统民居中,墀头也是砖雕最为集中的部位,是墙体上装饰构件比较集中的一个部位。同时,墀头也可以使屋檐和墙身得以顺畅衔接,有一定的承重功能。从结构上看,墀头可分为戗檐、盘头、上身、下碱四个部分(图5-54)。
图5-54 墀头
戗檐位于墀头的最高处,挑砖出檐,上面突出,托举屋檐;下面收缩,紧贴墙体表面。戗檐的作用是以檐收顶,呈弧形,由青砖垒砌而成,有的呈阶梯状,有的呈抹坡状,有的则加有砖雕装饰。
盘头是戗檐与上身之间的过渡部分,也是砖雕装饰比较集中的地方,主人家的文化追求也会在这里有所体现。常用雕饰纹样有鹤鹿同春、博古炉瓶、二龙戏珠、子孙满堂、玉堂富贵、喜鹊戏石榴等。
上身处在盘头下面的部位,在墀头上占有的面积最大。实际勘察中我们发现,这部分的处理差异很大,一般家庭用青砖垒砌,没有任何装饰;讲究的家庭则用方砖凿成花活,俗称“垫花”,也有的镶嵌上图案复杂的浮雕砖块。这部分图案会略高出墙面,具有立体感,如雕刻为一个精美的花篮,里面插满各种花卉,构图巧妙。
下碱是整个墀头的基础,好似须弥座一般,也叫炉腿。普通墀头的下碱就是青砖垒砌的山墙墙体,直接与地基连接;大户人家往往在这里加上一段石头护墙,上面同样要雕刻图案(图5-55)。
仔细观察关中传统民居,我们还有这样的发现:墀头的装饰往往与屋脊的装饰,与大门上的其他雕刻,如门廊上的出檐、两侧的抱鼓石、大门内外的照壁等相互呼应,具有很强的整体感。在雕刻手法上,墀头的戗檐和盘头部分通常采用透雕或高浮雕的手法来制作(图5-56),题材多以灵草花卉、人物故事、博古瑞兽等为内容,有实力的人家还在盘头下部的上身部分继续做雕饰,多用浮雕的手法,雕出花卉虫鸟、吉祥纹样,寓意丰富,体现了主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图5-55 墀头下碱的石雕
图5-56 墀头戗檐的石雕
9.漏窗墙
漏窗墙是花式砖墙的一种,其主体部分就是砖雕,集隔挡与装饰于一身。只是因为其透空的墙洞大多开在墙的上部,大致相当于窗子的位置,其大小也相当于窗户,所以被称作“漏窗墙”。漏窗墙就是墙体,但是又安装了装饰性的透空窗,窗子由砖或石质的材料镂空出花纹,俗称花墙头、花墙洞、花窗等(图5-57)。这种墙体在南方地区为多,如浙江、江西、安徽等地。不同的是,南方的漏窗墙窗心造型的花样丰富,极具装饰性;关中地区则以规整的几何形和自然图形为多,体现出正统文化的意味。漏窗本身具有框景的效果,同时又为墙面增加了明快灵巧的特点。为了保证家园的私密性,主人很少将漏窗安排在围墙上。而为了给围墙增添美观的效果,则将围墙外侧的上部做成漏窗的形式,布置有图案,但是并不透空,仍然保持了墙面的完整性。
图5-57 漏窗墙
10.门楼
门楼就是大门,但是又与普通的大门有别。普通的大门以功能为主,门楼则带有很强的装饰性,是将大门艺术化的产物。对围合式建筑来说,大门具有分割内外空间、出入交通、通风纳气的功能;门楼同样如此,但是,一定要在“门”上加 “楼”,使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性的空间。这样一来,出入的功能还在,但是显示主人门第高低、社会地位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一般来说,只有名门望族才可能在建大门的时候建楼,并根据门楼的不同部位来配制砖木石材,以达到保护家院和装点门面的双重作用(图5-58)。
在关中民居中,门楼具有很强的艺术性,造型上讲究出檐戴帽,选料上砖木石材俱全,装饰上不漏每一个细部。从实际情况看,建造一座讲究的门楼往往与民居主体营造的用功不相上下——为了坚固耐久,门框往往采用整块的条石搭建,与周围的砖墙融为一体;为了给门框一个坚固的支撑点,与墙体形成结合,门框左右的基础部位会安装门石;门石上部有安装门轴的孔洞,侧面有安装门槛的凹槽,外露部分则雕琢成各种造型,形成门鼓,将实用与装饰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图5-58 关中民居的门楼
关中传统民居中门楼的主要类型有四种:
(1)屋宇式门楼 这是一种将门户当作屋宇来建造的一种大门,造型极为讲究,主要特点有:①门面宏阔。开门的立面墙往往比院子里的屋脊还要高大,形成一面独立的立面体,给人以器宇轩昂之感。②门框相套,层层造型。除了安装大门的石条门框,还要有用青砖垒砌的墙体,墙体外沿加墀头,与石条门框相呼应,形成宽敞的门面墙。③顶部造型复杂。为了保护墙面,特别是为了达到出人头地的效果,屋宇式门楼还会在高墙之上加大屋顶的造型,正脊上有鸱吻,戗脊上有脊兽,出檐上有翘角,屋檐下有斗拱,斗拱下有横枋……总之,与殿堂的屋顶不相上下(图5-58)。当然,只有那些大户人家,才有实力构建高规格的门楼。
(2)随墙式门楼 随墙式门楼也称墙垣式门楼。这种门楼的最大特点是随墙体而建,含蓄内敛。随墙式门楼的外墙也很高大,但是门楼不大,镶嵌在高墙的围合之中,在尺度和框架上都很收敛。这种门楼也有屋顶造型,但尺度与规格上无法与屋宇式门楼相比较。当然,随墙式门楼也不乏精雕细刻之处,比如门框左右有雕刻造型的门墩石,门框上方有用砖雕镶嵌的匾额题字,门楼顶部有正脊与出檐等(图5-59)。此外还有清水脊式、道士帽式、花轱辘钱式等类型。
(3)下沉式门楼 下沉式门楼是关中地坑窑洞民居中的一种门楼形式。由于窑洞建在地下,要通过一段慢坡甬道才能进入。在甬道与地坑的衔接处,往往要用青砖垒砌一处墙体,安装大门。相较于以上两种门楼,这种大门十分简陋,只用青砖在甬道中垒砌一个立面,直达地面,砖墙当中留门框,左右安装木门,在地面上砌出一道长方形的造型,严格说来只能算是“垛口”不能算“楼”(图5-60)。
图5-59 周至路翰林故居的随墙式门楼
图5-60 下沉式门楼
(4)垂花门楼 垂花门楼是关中传统民居中的又一种门楼形式,因门楼檐下的两根悬垂的柱头而得名。在韩城党家村我们看到,垂花门就是在大门外的廊道边墙上搭建的木质门罩,结构也不复杂。为了支撑,门廊两侧的墙体里埋有立柱,下有柱础,上与木枋相接,木枋上面有小斗拱,支撑着门楼的出檐。木枋的下面有木雕雀替,雀替的当中部位有两根垂柱,柱头的顶端也雕刻有精美的造型,成为大门口的一道景观(图5-61)。这样看来,垂花门楼是由一个木雕系统构成的,几乎没有什么实用功能,是大门外的一种重要装饰。
由上不难看出,关中传统民居如此重视门楼的形式与美化,其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划分界限、格挡空间、获得安全感等功能方面的考虑,而是与户主的身份、地位,乃至整个宅院的文化品位有关。因此,门楼自然也就成了关中传统民居建造中的重点。在很大程度上说,门楼上使用的砖木石雕,既是我们欣赏门楼装饰艺术时最富吸引力的地方,也是最能显示工匠们营造水平的地方。
图5-61 韩城党家村的垂花门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