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传统民居屋顶铺设及结构研究

关中传统民居屋顶铺设及结构研究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屋顶是房屋的最高部分,犹如山之峰顶,人之脸面,历来备受人们重视。伸出的部分由檩衬托,是屋顶的组成部分。关中中部地区也是单坡屋顶使用较多的地区,被当地人视为“关中八大怪”之一。图3-33单坡顶图3-34出檐三开间房屋的柱网布局在关中地区,以上三种屋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目前仍然可以在城乡看到,称得上是关中传统民居的代表。所谓抬梁式结构,是指大梁通过小立柱支撑小梁,再通过丁脚小立柱支撑屋脊的结构体。

关中传统民居屋顶铺设及结构研究

屋顶是房屋的最高部分,犹如山之峰顶,人之脸面,历来备受人们重视。相较于西方传统建筑中或拱券或平坦的屋顶造型,中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可谓多姿多彩,不一而足:硬山式、歇山式、重檐式,等级森严;平顶、盔顶、单坡顶,地域分明;板瓦、筒瓦、琉璃瓦,各有贵贱……

下面仅就关中地区民间常见并至今仍有所使用的几种屋顶式样做一简单介绍:

1.硬山顶

硬山顶即硬山式屋顶,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是汉族传统民居中双坡屋顶的重要形式之一。硬山式屋顶的最大特点是简洁、朴素,屋顶以中间横向的正脊为界分前后两面坡,山墙或与屋面齐平(图3-30),或略高出屋面。高出的山墙部分被称为风火墙,南北方的造型有很大差异。南方尤其是安徽、江西一代的风火墙多做成阶梯状,也叫“马头墙”;关中地区也很重视风火墙的处理,一些大户人家多将山墙延伸出房屋的前檐,并向两侧外翘,外翘部分要超出房屋的正立面,墙体上方装饰有各式各样的砖雕,与屋脊上的砖花形成呼应。一般人家的山墙也会有所延伸,在房屋的正立面两侧形成突起,既是与邻里的分界线,又将门户包含其中,同时也是一种装饰,可谓一举多得(图3-31)。据说山墙的主要作用是防火,从实际情况看,山墙很大程度上能显示出一个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品位修养,平日里的装饰作用要远远大于防火。

图3-30 硬山顶

图3-31 关中地区的风火墙

2.悬山顶

图3-32 悬山顶

悬山顶即悬山式屋顶,宋朝时称“不厦两头造”,清朝称“出山” “挑山”,与硬山式屋顶一样由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构成。不过,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在山墙处理上。悬山式屋顶不像硬山式屋顶那样与山墙齐平,而是伸出山墙之外。伸出的部分由檩衬托,是屋顶的组成部分。这样一来,悬山式屋顶不仅前后出檐,左右也有出檐,对房屋的前后左右立面都形成保护(图3-32)。悬山式屋顶的最大好处是屋顶可以形成对墙体的遮挡,避免雨水对山墙根的侵蚀,增加山墙的使用寿命。由此可以断定,在砖瓦等具有防水功能的建筑材料没有被普及的历史阶段,悬山式屋顶一定被广泛运用,其历史要比硬山式屋顶早得多。

3.单坡顶

单坡顶犹如双坡顶的一半,所以也叫一面坡屋顶。有学者认为,这种房屋形态最早出现在商代,目前在陕西、山西和甘肃一代的古村落中仍然可以看到。关中中部地区也是单坡屋顶使用较多的地区,被当地人视为“关中八大怪”之一。这里的单坡屋顶多作为厢房使用,两间并排,相对而立,形成“窄院子”。单坡房的进深不超过3 米,开间在5 米上下。在十几平方米的空间里,土炕差不多要占去房间近一半的面积,一般是小辈居住的地方。相对于双坡顶的房屋,单坡顶具有省地方、省材料的特点。所以,在以“勤俭持家”为美德的年代,这种房子很受百姓欢迎(图3-33)。

图3-33 单坡顶

图3-34 出檐三开间房屋的柱网布局

在关中地区,以上三种屋顶不仅历史悠久,而且目前仍然可以在城乡看到,称得上是关中传统民居的代表。当然,作为曾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像庑殿、歇山、重檐等高规格屋顶,至今仍用在个别地区的祠堂、庙宇和钟鼓楼上;作为在漫长历史中经历过一次次民族大融合的区域,像两坡顶、盔顶、尖顶等少数民族建筑的屋顶,也曾经是这一地区民间建筑中的重要样式。然而,这些屋顶目前在传统民居建筑中均不占主体地位,所以也不作为我们研究的重点。

我们认为,在关中中部地区的民居中,硬山、悬山和半坡顶,不仅数量多、分布广,而且制造工艺也十分相近。尤其是硬山顶,不仅悬山顶的营造要以此为基础,半坡顶更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关中传统民居中很有代表性。下面,我们以硬山顶为例,来分析其中的制作工艺。

在传统的土木建筑中,木梁架是整座建筑物的中坚,上支屋顶,中扩开间,下立地基,在整个房屋建造中起着顶天立地的作用,将中国传统的木梁架视为西方“框架结构”的前身一点也不为过。梁架是由柱、梁、檩、脊、椽等几大构件组成,形成柱接地基、梁托屋脊、檩上有椽、椽上铺瓦的大致顺序。因为所有木构件之间由卯榫咬合在一起,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即使墙体被地震破坏,浑然一体的梁架仍然可以保持安然无恙,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所以具有超长生命力的关键因素。由于屋顶就是整个梁架的一部分,要了解屋顶的营造过程,少不了要从基础说起:

(1)柱网布局 所谓柱网布局是指地基上柱子的数量和位置,房间越大,柱子的数量越多,布局也就越显得重要。北京紫禁城中的太和殿有11 个开间,是目前国内用柱量最多的建筑。在传统建筑中,横向为“开间”,纵向为“进深”,整体上呈矩形布局。横向上两柱为一间,民居中最常用的是三个开间,宗祠可以做成五间;纵向的进深一般都短于正面,由四根柱子支撑,形成中间大、两边小的布局。在出檐的情况下,一座三开间的屋子要有前后各两排、共16 根柱子,构成柱网(图3-34)。

在传统建筑中,柱子是整座房子的支撑,虽然不直接与屋顶连接,但是决定着屋子的开间大小和坚固程度,民间常用“顶梁柱”来形容柱子的重要。为了建造时的方便,工匠们还为不同位置的柱子起了名字,如立于墙体内的叫“立柱”,立于房屋前后立面上的叫“檐柱”。为了避免与地面接触的柱头受潮损蚀,常常要在柱子的底部加上柱础石(图3-35)。

(2)梁架结构 梁是指房屋正面柱子与后面柱子之间连接的木料,前后柱子经过梁的衔接,形成梁架结构。传统建筑对于梁的处理呈现出地域性差异,南方多木,多用穿斗式梁架;北方木少,多用抬梁式梁架。关中地区民居的梁架多用抬梁式结构。所谓抬梁式结构,是指大梁(民间叫“五架梁”)通过小立柱(民间叫“瓜柱”)支撑小梁(民间叫“三架梁”),再通过丁脚小立柱(民间叫“脊瓜柱”)支撑屋脊的结构体(图3-36)。由于柱与梁层层相叠,彼此之间用卯榫咬合,这个结构体与山墙结合,给房屋构成了一个结实的侧立面。

图3-35 立柱、檐柱与柱础石

图3-36 梁架结构

(3)檩架结构 梁起着衔接前后柱子的作用,三开间的房子要由四道大梁来衔接,构成房屋的进深。檩从横向上来连接柱子,从外檐柱、墙柱、瓜柱到脊柱,依次有檐檩、老檐檩、上金檩和脊檩来连接,构成房屋的正立面和前后屋顶面(图3-37)。上屋脊是一件大事,意味着房屋整体上成型了。按照民间习俗,上屋脊要选择天气晴朗的黄道吉日。上屋脊前还会举行一个简短的庆祝活动,燃放鞭炮,把酒向天,在脊下的横枋上用毛笔写上当天的日期。最后,在脊的当中部位缠绕好红绸缎,这才能够将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房屋构件拉升到屋顶,进行安装。

脊和檩决定着房间的面宽,是房屋木架构中最长的材料。可以肯定,材料的完整性对房屋木结构的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工匠们在选料时也会尽量选用长短粗细一致的木材来做。但是,房屋的开间越大,檩和脊的长度与直径也越大,选料的难度也就越大。在不注重生态环境的年代里,连续不断的砍伐,不仅使得关中平原地区见不到大树,秦岭浅山地区和北部黄土高原上的大树木也近乎绝迹。

图3-37 檩架结构

(4)屋顶铺设 屋面铺设是房屋木架构中最高处的一道工序,也是整个房屋顶部的最后一道工序。柱、梁、檩属于房屋的主体结构,是房屋的主要受力点,所用木料都很粗壮。屋面的主要作用是遮风挡雨和抵御寒暑,在此基础上还要尽量减轻对梁架的压力。于是,传统民居中一般不会在屋面上使用大材料。关中地区的屋面大概由四层材料组成:椽子、封板、草泥和瓦。在实际营造中,这四层材料的制作顺序是:

首先是在檩上钉椽子。椽子可以是方木,也可以是圆木,直径一般在8 厘米左右。椽子的间距视房屋顶面的大小而定。关中地区的椽子距离一般在10—15 厘米之间。椽子还决定着屋面的坡度,进深较大的房子一般可以用短木相接而成,靠近脊的那一段叫“脊椽”,靠近檐柱的地方叫“檐椽”,当中的部分叫“花架椽”,讲究一些的人家还会在“檐椽”上继续出檐,形成“飞檐”。一般进深不大的房子多采用长椽,由屋脊到出檐一气呵成,施工简单,节省材料。但是,这样的屋顶坡面呈直线型,不像短椽相接的屋顶具有曲线之美(图3-38)。

其次是在椽子上钉木封板。加上椽子之后,屋顶还是通天的,没有条件盖瓦。为了给盖瓦做准备,下一道工序是在椽子上钉封板。椽子与檩呈十字状,从屋脊向下,竖条状排列;封板是顺着檩而钉,从屋脊处开始,一对一地拼接而下,直到屋檐。封板一般有1 厘米的厚度,宽度不限,长度可以拼接。当钉满封板后,屋顶的大型已经基本具备,站在屋子里已经望不到天(图3-39)。为了节省开支,也有的家庭将木板改成草席,同样可以起到遮挡的作用。

图3-38 钉椽子

图3-39 钉木封板

再次是在封板上覆草泥。不管是用木板还是用草席,表面都不具备挂瓦的条件,草泥既可以解决瓦与屋面的衔接问题,还可以增加房顶的厚度,提高保温性能。使用草泥而不是普通的黄泥,主要是因为草可以起牵拉作用,使板结以后的屋顶泥具有一定的整体性。草泥是泥和草的混合物,草不能太多,多了则会影响泥的黏合度;也不能太少,没加够草的泥干燥后会开裂,影响屋面泥的防水性。为了增强草泥的黏合度,选用的黄土也要经过筛选;加入其中的也不是草,而是被碾成一寸来长、压成扁平状的麦秸秆。干湿度也是草泥的一个重要指标,太湿,草泥难以成型,甚至会从屋顶的斜坡上滑下来;太干,等到铺完后面的草泥,前面铺的可能就会干了,影响铺瓦。因此,和草泥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却关系着日后屋顶的质量,一般需要有经验的老工匠来完成。

最后是盖瓦。瓦在关中地区使用的历史十分悠久,在宝鸡市岐山县凤雏村的博物馆里,就陈列着西周时期使用过的板瓦和筒瓦。尽管当时的瓦形状上要比现在的大许多,但是基本的形制并没有太大差异。在关中地区我们看到的传统盖瓦工艺大体有三种:

一是筒瓦铺装。筒瓦是一种做成竹筒状的瓦,一头平顺,一头起楞(图3-40)。铺装时前后相接,形成竹筒般的造型。筒瓦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板瓦相配合。板瓦曲面朝上,首尾相叠而下,形成流水槽;筒瓦盖在两板瓦左右的接缝处,也首尾相叠而下,在板瓦之间形成遮挡。这一筒一板的配合,共同构成一个屋面系统(图3-41)。

二是双板瓦铺装。板瓦是一种曲面瓦,通常是筒瓦的四剖或六剖制成,即弧度为圆筒的四分之一或六分之一,一头稍厚,一头稍薄。板瓦可以单独用来铺屋顶,操作过程也较前简单,在过去的民居建设中运用得十分普遍。具体的操作过程是:先将板瓦凹面向上,顺屋面首尾相接地纵向排列,前后相互勾连,左右边沿相压,两排为一组;然后再将板瓦凹面向下,盖在并排两板瓦之间的衔接处,将两瓦之间的缝隙盖住,形成首尾相接、一阴一阳的排列组合(图3-42)。(www.xing528.com)

图3-40 筒瓦

图3-41 筒瓦与板瓦的配合

图3-42 双板瓦铺装

民间把以上两种瓦件的铺设工艺称为“阴阳配”,意思是瓦在铺设的过程中形成一阴一阳的组合。由于瓦是靠彼此的重量相压摆在屋面之上,形成一体,并没有使用黏合剂,因而具有很好的透气性。同时,凹凸起伏的造型,环环相扣的首尾衔接,使瓦具有很好的排水性。最为重要的是,即使有某片瓦出现破损,也可以及时更换,不会影响屋面的整体使用效果。

三是单板瓦铺装。所谓单板瓦铺装,是指整个屋面的铺装只用板瓦,而且是凹面朝上。与以上两种工艺相比较,这种铺装工艺少了一道工序,也明显节省了材料。但是,对工艺的要求却明显提高了。因为,由于屋面上只有凹面向上的瓦,没有了盖瓦,瓦与瓦之间便缺少了一层遮挡,防雨问题便显得十分突出。这对铺瓦的工匠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现在关中地区的村落里已经很难找到这方面的工匠。在一处建于清朝晚期的老宅子,在屋主人手把手的指导下,我们终于弄清了单瓦铺装的技术要领(图3-43)。

首先,瓦的大小规格要一致。砖瓦是用当地黄土烧制出来的,由于年代久远,不同时期的制成品在尺寸上都会有些变化。在以瓦作为主要屋面材料的年代,因为用量大,同一规格的产品会延续使用很长时间。在水泥浇筑逐渐取代砖瓦的今天,瓦的用量几乎为零,人们也很难找到能与当年尺寸相当的瓦件,只好东拼西凑,用各种尺寸的瓦来维修屋面,当然也很难达到当年的防水效果。

其次,瓦的薄厚面搭配要合适。板瓦的厚度并不一致,而是一边略厚,一边略薄。纵向铺装时,不管是由屋脊根向下铺,还是由屋檐口向上铺,都要严格掌握薄的一面在下、厚的一面在上的原则,厚薄相压,给雨水留出一个自上而下的通道。

图3-43 村民演示单瓦铺装要点

再次,瓦的侧立面搭配要吻合。板瓦侧面的坡度很有讲究,两两并排时,檐口处会形成紧密的叠压(图3-44),使雨水只能沿着凹面流走,不会在接缝处停留。用料少,效果好,这是民间大量使用单板瓦铺装屋面的一个重要原因。当然,要使瓦与瓦之间紧密相合,形成密闭,要求工匠在施工时一定要认真操作,不能有一丝马虎。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防雨问题,采用单瓦铺装时,屋面上的稻草泥层也会适当加厚一些。

安装瓦当和滴水是以上三种屋面铺装的最后一道工序。瓦当俗称瓦头,是传统建筑上的重要构件,是屋顶瓦铺装完毕后在檐头筒瓦前端安装的遮挡,起着保护木制飞檐和美化屋面轮廓的作用(图3-45)。滴水是板瓦安装完成后,在檐口处安装的最后一个瓦件。滴水与普通板瓦的不同之处在于其顶端附有一块向下的瓦头(图3-46),但是,在一定意义上说,滴水也是板瓦的一种。滴水的主要功能是利于排泄屋顶上的积水,使屋顶上的积水流到屋檐时能顺着瓦头滴落到地面,从而起到保护檐下其他结构的作用。同时,滴水对屋顶的装饰功能也十分明显。尤其是安装完瓦当和滴水后,屋檐的檐口处筒瓦与板瓦相连,形成起伏;瓦当与滴水上的图案上下呼应,曲线分明,在整体效果上极具艺术气息(图3-47)。

图3-44 单瓦叠压

图3-45 瓦当

图3-46 滴水

图3-47 滴水与瓦当相配合

至此,屋顶的铺设工作便基本完成了。讲究的人家还要进行屋脊装饰。由于瓦下面的草泥还没有干透,一旦有重力踩压,就可能造成瓦的破损,因此,上完瓦的屋顶还要经过几天的晾晒,待草泥干透后再进行屋脊的装饰工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