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水绕长安”的自然环境,使历史上关中地区的水源十分丰富,地下水位低,土层厚,土质的可塑性强。秦岭浅山和渭北山区曾经林木密集,为这一地区民居建筑营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石材、木材的广泛分布,为传统民居营造提供了方便,深厚的黄土层,又为烧砖制瓦和生土营造奠定了基础。同时,漫长的帝都历史和多民族的交融,给这里积淀了丰厚多样的人文精神,从各个角度影响着传统民居的营造。于是,关中中部地区民居建筑的墙体营造在材料使用、加工工艺和整体效果上都有着多方面的讲究。
首先,墙体材料的丰富多样。这里所说的“丰富多样”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材料的种类多,土木砖石样样都可以用作墙体材料;二是指根据墙体不同部位、使用中可能发生的情况,选用不同质量的材料,在物尽其用中产生更好的效果。
材料的种类多是相对于陕西的其他地区而言。历史上,陕北和陕南地区的自然条件远不如关中,而关中中部地区又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达之地。因此,关中中部地区荟萃了各种建筑材料,为民居建筑营造提供了多种可能。以墙体为例,北部地区受经济限制,一般民居多以窑洞这种典型的生土建筑为主,即使需要垒砌墙体,也多以夯土或土质的胡墼为材料。南部地区邻近秦岭浅山,除了有条件的人家,多数民居以木石为主要建筑材料。中部地区的民居在选材上兼收并蓄、不拘一格,集砖木石材于一身,明显比北部和南部民居上了一个档次。
多种材料的混合利用是指用料上的讲究。同为材料,质地不同,所具有的性能亦不同;同是建筑,部位不同,承受的压力和折损程度亦不同。在过去,对一般民用建筑而言,只要不太影响使用,用什么材料搭建并不太重要。而关中中部地区的民居则显然超越了这种水平,根据建筑不同部位来选择合适的材料,以期达到最佳使用效果的做法十分明显。咸阳市旬邑县的唐家老宅,房屋的正立面并不是全部采用砖砌,而是在立面的不同部位,采用了不同的材质:整个房屋的基址采用石材铺垫,坚固而厚重;山墙的下部,大门的外檐口,都是容易磕碰损坏的地方,所以采用了石质材料做护角;房屋正立面全部为砖砌,为了避免呆板,大门上方采用了木材雕刻的雀替,与上下的砖雕石雕相呼应,成为大门上的点睛之笔,也给严整坚固的房屋立面增添了些许艺术的气息。砖木石材在一座建筑上集中出现,但是又各得其所,各尽其用,反映了工匠们驾驭多种材料的能力和水平(图3-18)。
图3-18 房屋正立面的结构与用材
多种材料的混合运用还体现在土和砖的搭配上。黄土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保温性能也不差。与北部纯生土的窑洞比较,中部地区则更多采用砖瓦来搭建,还出现了砖土混合的墙体。一种是青砖与土坯结合,外砌青砖中间夹土坯,称为“铁包金”;一种是外砌青砖中间夹黄土,称为“夹心墙”。这两种墙体都比较厚,一般用作房屋的后墙,以提高房屋的保温性能,可使居室冬暖夏凉。
以上说的是经济条件较好的人家的房子,而经济条件一般的人家在墙体材料选择上也不示弱,在追求经济实惠的前提下,依然想方设法地在提高墙体坚固程度上下功夫。常见的情况有:
以砖砌柱,以土为墙 这种墙体由砖和土两种材料构成,相较于纯砖垒砌,其造价明显要低。所谓“以砖砌柱”,是指用砖在房屋的四个角砌出方形柱子,“24 + 12”摆放,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三七墙的厚度,高度一般在3 米左右。对整座房屋而言,这些柱子不仅仅是屋顶的支撑,更重要的是整座房屋的骨架,犹如当今房屋的结构柱,也是后面营造土墙的参照。待砖柱子干透后,再用胡墼或黄土来做墙体。胡墼的工艺比较简单,在两砖柱之间错缝而摆,中间用泥黏合即可。黄土松散,成墙的过程也要复杂一些。一般要两柱之间搭上夹板,宽度与柱子相同。为了保持墙体的整体性,夹板的长度最好与墙体的长度相等,避免当中有接口。不过,夹板长了容易变形,影响夯筑墙体的平整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工匠们要在夹板的中间部位加上定位的木格挡,以保证夹板中间空当间距的一致性(图3-19)。用来打墙的黄土要选择密实度高、直立性好的,一般要从地表以下取土,经过粗筛并加入一定量的白石灰,搅拌混合均匀,这样才可能保证夯筑出来的墙体具有一定的坚硬度。
以木为柱,以土为墙 这是一种典型的土木结构的房子,木柱与土墙融合为一体。所谓“以木为柱”,是指这种结构的房子多用抬梁式屋架,即在柱子上放梁,梁上放短柱,短柱上放短梁,层层叠摞直至屋脊。由于梁架之间用卯榫咬合,形成了浑然一体的结构,墙体只是为了隔挡和保温,而不太起承重作用了。所谓“以土为墙”,是指墙体完全由夯土或土坯建造,营造步骤与上面所谈到的情况大体相同。
砖砌墙体整齐平整,外观效果最好,在过去往往是家境殷实的表现,所以外墙一般不做任何粉饰。用土坯或夯土制成的墙体,不管是平整度还是光泽度都远不如砖砌墙体,尤其是夯土墙。由于夹板的高度只有一尺多,夯打完一层就得往上移,层与层之间难免会出现接缝,加之夹板变形引起的墙体凹凸,夯土墙的外观效果实际上是最不好的。因此,土坯或夯土墙体,建成后还要用铁锨或刮板进行平整,用草泥进行外粉(图3-20)。
图3-19 夯土墙施工
图3-20 草泥粉墙
其次,加工工艺的精益求精。关中地区至今仍保留着一些明清时期的古民居,尤其是在那些比较偏僻的古村落里,鳞次栉比的建筑显露着历史痕迹,也见证着当年的营造水平。的确,如果没有精益求精的工艺讲究,这些建筑很难抵挡住几百年中发生的各种天灾人祸。应该说,正是因为有了高超的营造工艺,这些建筑才得以保存到了今天。因此,深入探究这些建筑,尤其是墙体的营造工艺,是了解传统民居所以经久耐用的关键性环节。由于土质墙体的营造上面已有所交代,下面以砖墙为例来分析其中的营造技艺。
关中地区在砖瓦的使用上曾经做出过重大贡献。“周代建筑用砖瓦的实例,一处是在陕西省岐山县周公庙遗址发掘找到的用于当时最高形制建筑中的筒瓦、板瓦、空心砖等;另一处是在陕西宝鸡扶风地区召陈村发现的板瓦、筒瓦、半瓦当、瓦环及瓦钉,瓦上有绳纹样式”(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年)。汉代由官方统一了砖的规格尺寸,在增加了墙体美观度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砖的垒砌效率。砖在垒砌过程中的摆放方法也有了变化,出现了单砖、多砖和空斗等多种摆放工艺,并一直沿用下来。时至今日,我们还能在传统民居中看到当年用砖垒砌墙体的大致工序情况:
1.抄平
抄平是指给将要垒砌墙体的地方找到一个平面。垒砌砖墙是在地基上进行的,尽管经过夯实,地面的硬度增强了,但是平整度未必符合要求,达到让贴地砖面平稳着地的程度。而基础砖平整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墙体的垂直度。抄平就是用较稠的泥浆(犹如当今工地上用的“干浆”)在地基上找平,为下来的砌砖打好基础。
2.放线
这是给砖墙垒砌提供一个依据,以保证垒砌墙体的直线性以及垂直度,当然也包括门窗的位置。墙体垒砌最怕出现歪斜。“歪”是指墙体的直线性出了问题;“斜”是指墙体的垂直性不好。为了避免这两种情况,正式垒砌前,工匠们先要用线绳子在将要开工的地方定下“规矩”。具体做法是:先在房屋地基的四个角上垂直插上四根细方木棍,再用线绳子将四个点连起来,在地面上形成一个标准的矩形。为了保证四个直角相等,工匠们还要用大直角尺匡正四个角,使地面上形成一个规矩无误的矩形平面线框。接下来再把木制的“龙门架”摆放在将要垒砌墙体的地方,上面挂一个线锤,与地面垂直。至此,保证墙体不发生歪斜的“规矩”就算做完了——矩形线框保证墙体垒砌的直线性,龙门垂线保证墙体垒砌的垂直度(图3-21)。
3.摆砖样
摆砖样就是在画好线的地基上,将要垒砌的青砖进行摆放,砖与砖之间不铺灰浆,民间也叫“生摆”。摆砖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选择门窗的位置,还为了选择最佳用料情况。在没有切割工具的年代里,切割砖头只能用瓦刀硬砸,免不了会出现缺口不齐、大小不一的情况,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费工费料。特别是切割砖用得多了,还会影响墙体的美观度。于是,在正式垒砌前,工匠们会沿着地面放线的位置试着摆一次砖,尽量使有门窗和有接口的地方留下整砖,以减小砖头的切割数量,保证砖及砖缝排列整齐、均匀,提高砌砖效率。摆砖样在讲究整齐度的清水墙砌筑中尤为重要。
图3-21 放线
4.铺灰砌砖
铺灰砌砖是指墙体的垒砌工作,操作方法与各地区的操作习惯、使用工具有关,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
从垒砌手法上分,关中地区常用的方法有单手挤浆法和双手挤浆法。所谓“单手挤浆”,是指工匠一手拿砖,一手拿瓦刀,垫灰浆后单手放砖并前后轻轻推移,使砖与砂浆之间充分接触,一般墙体的垒砌多用这种手法;所谓“双手挤浆”,是指先在基础上垫灰浆,然后双手握砖前后轻轻推移,在保证砖与砂浆充分接触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单砖与砖的紧密关系,做工更加精细。当然,手法的不同,效果与用工也会不同。“单手挤浆”的效率较高,普遍用于一般墙体的垒砌;“双手挤浆”往往用于要求较高或者有一定造型的墙体,耗用的时间较多。
从工艺效果上分,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常用的墙体工艺有细砖垒砌和粗砖垒砌两种。
细砖垒砌工艺是砖墙垒砌中的精细做法,所用的砖基本上都取自于窑的中间部位,火候均匀,质量上乘,垒砌出来的墙体历时再久也不会出现风化。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让砖与砖之间尽可能严密地接触,垒砌前一般要对砖的一面或多面经过打磨处理。同时,这种工艺对砂浆的要求也很高。细砖垒砌工艺的具体做法有三种:
第一种磨砖对缝,是细砖垒砌工艺中最为讲究的一种,要求施工前将青砖的五个面进行打磨,使得砖与砖之间能够严丝合缝地紧密接触到一起,达到“有缝不见缝”的外观效果。这种工艺对黏合剂的要求非常高。黏合剂的主要成分是经过细筛的白灰和精选黏土,其细致程度不亚于面粉,配比度为3∶7或4∶6。为了增加黏度,工匠们往往还会在搅拌时加入江米熬制的汁液,其细致程度远远超过当今建筑上所用的“湿浆”。施工时,要每摆一层青砖,进行一次灌浆;摆到第三层时,要用细抹子将外溢的灰浆抹掉;摆到第五层时,要用木槌在前后上三面进行捶打,也叫“找平”。民间将这几道工序总结为“一层一灌,三层一抹,五层一蹾”。这样做出来的墙体见缝不见灰,平整如石,一些大户人家戏楼两侧的“回音壁”往往采取这样的工艺垒砌。
第二种磨砖勾缝,是细砖垒砌工艺中比较讲究的一种,施工前也要将青砖的五个面进行打磨,使得砖与砖之间能够紧密接触。与磨砖对缝工艺不同的是,磨砖勾缝的黏合方法不是“灌浆”,而是采用可以用瓦刀挑起来的“老浆灰”。这种灰浆的主要成分也是白灰和黏土,比例与上面的相同,但是筛选度较大,所用江米汤也不再将黏稠部分过滤掉。灰浆的黏度较大,但不会流淌。为了保证砖缝的整齐细密,工匠垒砌时一般沿砖边敷灰浆,让留出的灰缝尽量保持一致,是一件很费工的事情。我们曾见过这种墙体,主人说当年盖房时,一院房子,工匠们一天只能砌四层砖,大量的时间用在了保持砖缝对接与合缝上。这样工艺做出来的墙体,青砖整齐,灰缝严密,常出现在传统民居的面墙、照壁墙和砖雕镶嵌等部位。
第三种消白丝缝,是传统民居中墙体营造运用最为普遍的一种工艺,大量用于山墙和一般房屋的垒砌。这种墙体垒砌前只是将砖体的外露面进行磨光处理,其他几个面则保持原状。这种工艺的垒砌过程也用“老浆灰”,对白石灰和黏土的细致度也有所要求,不过搅拌中只掺水,一般不加江米汁液。垒砌中砖缝较大,灰浆均匀,在灰浆没有干燥前要对砖缝有所处理,工匠叫“打点缝”“扫缝”。这种墙体工艺较为简单,所以在传统民居中运用得十分普遍。
粗砖垒砌工艺是砖墙垒砌中的一般做法,主要用于院墙和一般储物空间的墙体垒砌,用砖比较随意,上墙前也不必经过打磨处理,砂浆要求也较为简单。粗砖垒砌工艺具体做法主要有两种:
第一种带刀灰缝,是一种大量用于普通民居的墙体垒砌工艺。中窑火烧出来的砖到底是少数,价格自然也高。大量的青砖是在中窑火边缘烧制出来的,难免会出现一些缺损或变形。垒砌前,工匠们要对青砖有所挑选,以去掉那些有缺损或有变形的残砖。所用灰浆的成分也有所改变,主要由筛选过的细砂土和白石灰组成,比例一般为7 ∶3,加水搅拌而成。垒砌时青砖不用打磨,而是直接上墙,一层青砖,一层灰浆,灰缝一般在5 毫米左右。为了保证墙缝的美观,垒砌完工后工匠们还要对砖缝进行抹灰处理,让墙体的灰缝有所平整。这种工艺的最大优势是效率高,一天的工作量大概是细砖垒砌工艺的两到三倍。
第二种糙砌,是一种广泛用于寨墙或圈舍的垒砌工艺,一般由初学者或小工来完成。所用青砖不用挑选,所用砂灰也不必筛选。垒砌时只要沿着吊锤线,保证墙体的垂直度即可。用浆方面也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满砖而铺,敲击定位,砖缝一般在10 毫米左右,完成后也没有勾缝之类的美化工艺。(www.xing528.com)
从砖的摆放上分,关中地区传统民居常用的墙砖摆放也与其他地区不同。传统的土木建筑多为梁架榫卯咬合,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大大分解了墙体的承重量。于是,墙体垒砌成什么样完全可以根据地方的气候条件和主人的喜好来决定。南方的气候多雨、温和,房屋建造中更多考虑通风和防雨的问题,出檐和门窗都开得较大,而墙体多为单砖垒砌。北方的气候干燥、寒冷,房屋建造中更多考虑的是保温问题,门窗要尽可能地小,墙体则要尽可能地厚,多采取一砖半的垒砌方法。这种情况也带动了墙体垒砌工艺上的变化。单砖摆放的灵活度很大,可以摆出不同的造型,在实用的基础上增加墙体的美观度。比如在南方的古村落中就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砖墙造型:
平砖摆放丁砖错缝墙体 这是一种将青砖纵横交错摆放的垒砌方法。虽然是单砖,但砖的长度就是墙的厚度,加之是错缝垒砌,具有不错的稳定性(图3-22)。
平砖顺砌与丁砖侧砌上下组合墙体 这是一种在江南地区较为多见的墙体,具体做法是:先平砖错缝顺砌三层为底,上面丁砖纵砌一排为中,再平砖错缝顺砌三层为上。整个墙体上形成纵横宽窄的构图,既显得厚重,又富于变化,是一种将实用与艺术相结合的垒砌方法(图3-23)。
图3-22 平砖摆放丁砖错缝墙体
图3-23 平砖顺砌与丁砖侧砌组合墙体
席纹式垒砌墙体 这也是一种南方较为多见的墙体形式,平面上看犹如竹席子,故此得名。具体做法是:第一层平砖顺砌与侧砖丁砌间隔排列,第二层侧砖丁砌与平砖顺砌间隔排列,使墙的平面形成上下交错的棋格造型,颇具美感。南方有的地方也将这种墙称为“实滚芦菲片”(图3-24)。
空斗式墙体 这是一种南北方民居常用的墙体垒砌方法,由于墙体中间隔地存在着空腔,省时省料成了这种墙体的最大优势。墙体的外观也不差,因此这种墙体不仅在古村落中经常看到,现在一些地方的民间在盖房时也仍然在运用。具体做法是:侧砖错缝侧砌两层打底,平砖平砌与侧砖丁砌形成空腔,上面继续侧砖错缝侧砌两层(图3-25)。以此类推,直至整个墙体垒砌完毕。由于隔层便有空腔,空斗式墙体的坚固程度自然要打些折扣。于是,一些人家在垒砌这种墙体时,也会增加一道工序——在空腔内填充沙土或是碎砖块。
与上述情况相比较,关中地区的气候显然要比南方干燥,但冬季又极少有北方地区那种极寒天气,加之正统文化的影响,这里城乡传统民居的墙体垒砌也自成一格,在追求坚固耐久的同时,垒砌形式上也在严整中稍有变化。实心墙体常见的垒砌方法有:
一顺一丁墙 即墙体上的砖一横一纵摆放,隔层错缝,形成二四或三七墙体(图3-26)。
两顺一丁墙 即墙体上的砖两横一纵摆放,隔层错缝,形成二四或三七墙体(图3-27)。
图3-24 席纹式垒砌墙体
图3-25 空斗式墙体
三顺一丁墙 即墙体上的砖三横一纵摆放,隔层错缝,形成二四或三七墙体(图3-28)。
图3-26 一顺一丁墙
图3-27 两顺一丁墙
图3-28 三顺一丁墙
梅花丁墙 即在墙体垒砌时不是按照几横几纵的规律进行,而是根据墙面大小决定砖的纵横摆放位置和顺序,最终在墙体的正立面上形成梅花造型。与上面三种垒砌方法相比较,梅花丁的垒砌方法最为复杂,也最具有艺术性,一般多用在公共建筑(如戏楼),或者大户人家的装饰性建筑(如照壁)上。
此外,还有夹壁墙的垒砌。夹壁墙在关中地区的一般民宅上用得较少,但是在祠堂或大户人家的后墙上还是有所使用。所谓夹壁墙,是指前后为砖、当中为空腔的墙体,一般厚度较大。造夹壁墙除了有时是为了藏物,更多的时候是借助其厚度增加房屋的质量和保温性。具体做法是:平砖摆放,形成一顺或两顺一丁的垒砌,每层错缝,形成两两相对的单层墙体。单层墙体的距离并没有一定的要求,实际调查中,我们见到的一般在20—40 厘米之间。由于是单砖墙,丁砖可以是半砖,也可以是整砖。夹壁墙的空腔内一般要填充黄土并夯实。完整的丁砖实际上成了“楔子”,起着加强墙体与夯土衔接的作用(图3-29)。
在了解了墙体的垒砌工艺后不难发现,传统营造技法不仅丰富多样,而且因地制宜,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反映了前人对家居环境营造的丰富智慧。遗憾的是,不少墙体垒砌工艺已经失传,面对那些做工精美的传统建筑,我们只能惊叹前人之手艺高超,却不知道其中的奥妙是什么,更不知道该怎样去复制这些工艺。
图3-29 夹壁墙结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