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中部地区农户民居的特点及墙体材料

关中中部地区农户民居的特点及墙体材料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分析了官式和普通民居之后谈农户民居,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找出农户民居的特点。从实地考察的情况看,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关中中部的农户民居与官式和普通民居还是有不少微妙差异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精神信仰、取材用料和空间利用三个方面。在关中中部地区的农户民居中,“胡墼”也是一种与土有关的墙体材料。

关中中部地区农户民居的特点及墙体材料

农户民居是指那些以农为本的人群所住的民居,既可以出现在农村,也可以是那些居住在城市,但仍然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家的住房。显然,我们所说的农户民居不是以所在地是否在农村为标准,而主要是以居住者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否还保持着“从土地讨生活”的状态。也就是说,只要是生产和生活方式仍然保持着“从土地讨生活”的状态,不管是居住在农村还是城市,也仍然是农户。这样的评判基本上符合中国,特别是关中中部地区的历史情况,因为在以农业为主的时代,农民的社会地位仅次于官员,“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一件令许多人向往的生存状态,“务农”也成了一件稳定而又充满幸福感的事情。不少人家虽然已经居住在城市,但依然“从土地讨生活”,既包括在城里从事与农业有关的劳作,也包括靠收取地租来养家糊口。这样的人家在家居环境上仍然具备“从土地讨生活”的布局和形态,我们也将其归为农户。这样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农户民居既可以是农村的,也可以是“城中村”的,在数量上要远远大于官式与普通民居。

在分析了官式和普通民居之后谈农户民居,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找出农户民居的特点。从实地考察的情况看,由于生产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关中中部的农户民居与官式和普通民居还是有不少微妙差异的,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精神信仰、取材用料和空间利用三个方面。

信仰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属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最高追求。从早期人类对天地自然间各种动植物敬畏产生的图腾崇拜,到对祖先和英雄的爱戴衍生出来的领袖崇拜,再到后来对某种思想观点所派生出来的坚守,信仰一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起着引导和聚拢作用。信仰是一种力量,使本来一盘散沙、各自为政的人群,为了共同的目标和追求走到一起,形成合力,凝聚成部落、阶级和阶层。也就是说,信仰必须带有某种终极意义,可以获得多数人的认同,而不是为了聚拢某些人、达到某种眼前利益而形成的标语口号。与一般的功利吸引相比较,信仰具有更超然的特性,因此,也更容易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

图3-8 土地神龛位

能够成为人们信仰对象的,往往是那些被公认为可以给人们带来庇护或恩泽的事物,比如在关中中部的农户院落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专门为土地神设立的龛位(图3-8)。土地神的雅称是“福德正神”,民间则多称之为“土地公公”“土地爷”。土地神是农业社会民间信众较多的众神之一,流行于汉族地区,也为部分受汉文化影响的少数民族所信仰。有规模的村子往往会修土地庙来供奉土地神。可能是因为自然条件优越,加之受正统文化的影响,关中中部地区似乎更加在意祖先崇拜,宗祠修建得都很气派,专门供奉土地神的土地庙则修建得比较随意。对土地神的供奉主要是以“龛”的形式出现,这并不意味着降低了等级,而是户户院子里都有,反映了这里的人们将土地神与自家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仔细查看我们还发现,供奉土地神的龛位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大门的对面,进门就能看到;一是在大门的侧面,关上门才能看到。这样的安排是有讲究的。地道的农户家,龛位要放在大门的对面;如果是做官或经商的家庭,龛位一般就要放在大门的侧面了。看来,在按照“士农工商”排序的社会环境里,把土地神龛位放在什么位置,不仅仅是一个信仰问题,还是人们显示家庭出身的一种方式。

取材用料是建筑成型之必需,决定着建筑的规模与形态。因地制宜一直是中国传统建造活动的基本宗旨,除了皇族贵胄有条件在全国各地取材建房,普通百姓都是就地取材。因此,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样,一方水土也能养一方建筑,这就显示出了中国传统建筑极其鲜明的地域特点。

关中中部地区的民居也是就地取材而建,不过,仔细查看,我们还是发现了农户民居对土的偏爱。在渭北高原与关中平原交界的合阳县,关中中部的大荔县以及西安地区的临潼灞桥等地的农户家,我们都发现了“砖包土”的墙体以及干脆就是用土坯砖(当地称为“胡墼”)垒砌的墙体。

所谓“砖包土”,是一种由砖和土混合而成的墙体,由纯粹的夯土墙演变而来。历史上关中中部地区烧砖已经十分普遍,官式和普通民居基本以砖为建材,垒砌的平整度以及耐久性都好于夯土。不过,相较于夯土,砖的造价显然要高,工艺也更加复杂,尤其是砖的保温性能不如夯土,于是,当地人发明了砖为柱、土为墙,土与砖结合的墙体垒砌工艺。比较普遍的一种是用砖垒砌下面的基础墙,然后垒砌四个墙角,形成房屋的砖砌“框架”。如果房屋的开间较大,在房屋的前后墙面上还会多加一些这样的砖砌柱子。待砖柱全部干透后,再在砖柱与砖柱之间的外侧搭上夹板,形成与墙体同宽的腔体。然后拉来黄土,一层层地倒入腔体,用石夯夯实,直到形成与砖柱同厚同高的墙体(图3-9)。

图3-9 “砖包土”墙体

还有一种是“砖包土”的夹心墙体。这种墙体表面由砖垒砌,中间有预留的空腔,里边填充黄土或黄土砖材料,形成浑然一体的墙体,因此又被称为夹心复合墙或空腔墙。早期有学者认为夹心墙最早出现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建筑中,其实,在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关中地区,这种墙体很早就在民间有所应用。尤其是利用墙体较厚的优势,多用来做房屋的后背墙,以增加房屋的保温性能。

在关中中部地区的农户民居中,“胡墼”也是一种与土有关的墙体材料。“胡墼(音:jī)”,汉代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是:“墼,令适也,一曰未烧者。”就是一种用泥土制成的像坯一样的东西,不入窑烧制。由此可见,“墼”这种土制建筑材料在汉代已经出现。据学者研究,西域是“墼”的最早产地,随着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大量西域的土特产品流入内地。当时中原地区民房普遍为夯土制作,尺度较小。随着胡汉交往的密切,胡帐、胡床、胡座等家具也开始进入中原百姓家,对原有建筑的尺度提出了要求。于是,西亚、中亚的土坯制作技术也与西域移民一起进入了中原。考古文物实例证明,中亚的“胡墼”尺寸普遍要比汉地的“土墼”大。后来,中原也模仿西域制作大土坯,叫作“胡墼”。

打胡墼需要四件工具:木制模子、木柄石夯、麦草灰和青石板。青石板和夯的表面越光就越不容易粘土,打制出来的胡墼外表也光滑整齐。打胡墼的工序简单,一般一个人就能完成:首先,先将木模子放在青石板上,为了防止沾土,还要在青石板上撒些草灰。其次,往木模子里填进黄土,并稍加平整。再次,双脚沿木模边沿踩踏,将土踩实。这时,用木柄石夯在木模中央狠捶两下,再由前及后捶打,将黄土砸实在木模里。全部完工后,拆去木模,一块平整硬实的胡墼便完成了(图3-10)。(www.xing528.com)

图3-10 打胡墼

过去,胡墼在关中乃至西北地区的使用十分普遍。一般农户用胡墼垒砌墙体,配合木架结构建房,墙体的光洁度与坚固程度都要比纯夯土的建筑要好。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农户往往用青砖垒砌墙柱,柱与柱之间用胡墼来填充,同样可以取得不错的效果。与此同时,胡墼也可以用来盘炕、泥炉灶,甚至一些人家的墓穴都用胡墼来垒砌。

在空间利用方面,农户民居与官式和普通民居之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与官式民居的庄重典雅、普通民居的实惠方便不同,农户民居在居住的同时还要考虑生产的问题,需要在院落内外留出一定供生产活动的空间,因此在场所利用上更加随意,出现了以下特色:

庭院功能的多元化 梁思成先生在大量考察中国乡村民居后得出一个结论:庭院其实就是“室外的起居室”。这种情况在关中农户民居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农村,典型的合院是由正房、左右厢房和门房组成的,或住人,或放杂物,就是没有一个专门供人们吃饭的场所,吃饭的时候,人们可以在正房、厢房或门房的任何一个地方进行,无拘无束;也没有一个专门供大家聚会的地方,人们可以相互串门往来,在哪个房间都可以小聚,即使在雨天也不受影响,这些都反映了农户们在家庭生活上的自然随意。

图3-11 挂在房檐下的玉米

住房等级的模糊化 在官式和普通民居中,正房是一家之主的住所,在开间和装饰上自然与其他房间有所区别。农户民居中也有正房与厢房之分,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农户民居似乎并不十分讲究,正房房门的房檐下同样可以挂上收获的庄稼(图3-11)。在正房的后面一般还会种上一些树木花草,有时还可以看到用于磨面的石磨和堆放的柴草。两厢房东西分布,对面而立,门上会挂上辣椒之类的农产品。门房处在正房的下方,是整个院落光线最不好的所在,官式和普通民居通常会将这里作为会客的地方,摆上桌椅,而农户们则将这里作为存放农具的场所。

同是民居,由于居住者职业、财力和习惯的不同,居所的布局形式、材料选用、使用方式都有所不同,说明了传统建筑为人服务、以人为本的基本主旨。当然,这些步骤最终是通过营造技艺来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