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揭示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艺的集大成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揭示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艺的集大成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营造法式》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集大成的作用,一直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必读之物。最为重要的是,本书对清代建筑的梁架结构、墙体垒砌、屋面瓦件以及色彩装饰等部分均做了详尽的说明,并配有大量手绘和实物照片,对中国古代营造技艺做了全面的梳理,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重要著作。

《关中传统民居营造技艺研究》揭示中国古代建筑营造技艺的集大成

传统的营造活动是在农业文明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血缘宗亲为核心的社会结构,决定了传统民居的营造是与房屋的礼仪规制相伴而成的。也就是说,进入文明时代以后,中华祖先首先是在建筑的规制上做出了明确规定,使之成为一种统治性的意志而昭告天下。传统营造技艺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配合这些规制而产生的,礼仪规制先于营造技艺的倾向十分明显。

成书于周代的《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的记载,可以说是目前见到最早谈论城市建造的文字。这里出现的数字,一方面是在划定城池的大小,更重要的是给出了城池的等级。这里并没有直接谈到房屋的营造,但是,城池的大小会直接影响房屋的大小,道路的划分也会影响房屋的朝向,而大小和朝向,又会直接影响到房屋的尺度和用料,凡此种种,无疑都会涉及营造的技艺问题。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说,《考工记》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涉及建筑营造的书,尽管只有些理论方面的要求,没有涉及具体的工艺做法问题,但从根本上指出了礼制在各种营造活动中的原则性地位,为后世建筑营造提供了基本的指导思想。

全面而专业地谈论建筑营造技艺的是宋代的李诫。李诫为官60年,历任将作监主簿、少监等工作,大多与营造有关。据说还亲自监掌过宫室、城郭、桥梁等修建工作,主持过五王邸、辟雍、尚书省、龙德宫、棣华宅、朱雀门、景龙门、九城殿、开封府廨、太庙、钦慈太后佛寺等十余项重大工程。

这样的经历使李诫积累了丰富的营造经验,具备了发现各种营造规律的能力。《营造法式》是李诫的代表作,成书于北宋元符三年(1100),全书共34 卷,分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和图样五部分,上承隋唐,下启明清,被公认为是中国古代建筑的营造规范。全书主要涉及营造技艺的是第二部分。这部分内容按照建筑行业中的不同工种分门别类,编制成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各作制度”。其中包括:大木作制度,即建筑物主体结构上的木构件,如梁柱檩椽等构件的制作技术和构造做法;小木作制度,即建筑物上辅助性的木构件,如门、窗、栏杆、龛、橱等,属于精细木工的制作及构造范围;石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中石构件的使用及加工方面的制度,石雕的题材及技法;壕寨制度,即有关房屋地基处理及筑城、筑墙、测量、放线等方面的制度;彩画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上绘制彩画的格式,使用的颜料及操作方法;雕作制度,即有关木雕的题材、技法等方面的制度;旋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上使用的旋工制品的规格及加工技术的制度;锯作制度,即有关木质材料切割的规矩及节约木料的制度;竹作制度,即有关建筑中使用竹编制品的规格及加工技术的制度;瓦作制度,即有关瓦的规格形态及铺装使用方面的制度;砖作制度,即有关砖的规格、垒砌及使用制度;泥作制度,即有关各种墙体垒砌及抹灰的制度;窑作制度,即有关烧制砖瓦的技法。凡此种种,涉及了房屋建造的各个大小环节,十分详尽。

由此不难看出,《营造法式》对宋以前的建筑营造活动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从材料到加工,从工艺到制作,从建筑主体的搭建成型到建筑辅料的加工处理,涉及了建筑的方方面面,对后来的明清乃至今日的中国民居建造都具有重大影响。所以,《营造法式》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集大成的作用,一直是研究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的必读之物。

《清式营造则例》是梁思成研究清代建筑的专著,是梁思成先生一生较为重要的学术成果之一。本书在框架结构上明显受到宋人李诫的影响,但又有所发展。本书将建筑分为台阶、墙壁、屋顶三个部分来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清代官式建筑各部分名称、比例、功用和做法的注释,以及标示建筑物立面、剖面和局部详图的图版和实物照片,并附有作者根据民间工匠秘本而编订的《营造算例》等。最为重要的是,本书对清代建筑的梁架结构、墙体垒砌、屋面瓦件以及色彩装饰等部分均做了详尽的说明,并配有大量手绘和实物照片,对中国古代营造技艺做了全面的梳理,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重要著作。(www.xing528.com)

同济大学李浈教授编著的《中国传统建筑形制与工艺》,是一部较全面地研究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著作,作者结合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形制,系统阐述了传统建筑木作、土作、石作、砖瓦作等主要工艺的作用、制作和发展概况,并对具体材料在建筑中的效果,尤其是木料的选用与加工做了具体分析,大体上勾勒出了中国传统民居的营造工艺流程。由于地域辽阔,形貌复杂和地理气候上的差异,中国北方的民居建筑在选材和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决定了南北方建筑在工艺上的各自不同,衍生出北方多土木、南方多石木的营造传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营造工艺。尽管本书在一些工艺的描述上还稍显粗糙,但是,大量的手绘图例和文字说明,还是对传统营造过程进行了记录,可以帮助人们对传统建筑中砖、木、石材的加工和搭建过程有所了解。在保护传统建筑呼声越来越高的当下,本书适应了人们急于了解和掌握传统建筑工艺的需求,对传统建筑工艺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刘大可先生的《中国古建筑瓦石营法》,也是研究传统营造技艺的重要著作。与学院派研究不同,刘大可先生以古建筑营造实践为基础,结合自身与工匠共同劳作、相互交流的经历,将自己对古建筑的理解与具体的营造工艺相结合,既有理论,也有实际。首先,作者将明清时期建筑作为研究的主体,结合清以前的工艺演变过程,对用料、加工、装饰方面的规律进行了总结,既有对前代继承方面的分析,也结合当时社会需要有所发展,显示出厚重的历史感。其次,作者将营造技艺的重点放在了生土、熟土和石材三个方面,结合这些材料所在的建筑部位谈营造,结合营造谈工艺。如地基处理中,就不仅谈到了地基与建筑主体的关系,还谈到了灰土与素土的混合与做法;墙体垒砌中,不仅对山墙、廊心墙、砖券、城墙进行了分门别类的描述,还分析了具体垒砌过程中要根据墙体不同来调制灰浆,以及要根据墙体用砖情况来选择垒砌的工艺;屋顶面处理中,坡屋顶如何苫背、平屋顶如何苫背,苫背后不同等级的屋面如何盖瓦等;石料使用中,如何挑选、搬运、加工,以及石料在基础、柱子、大门、墙体、地面、桥梁等构筑物上如何加工与垒砌等,几乎涉及传统建筑主体上除了木作之外的全部部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是古建筑制作与维护的重要参考,也是帮助大众理解传统建筑精妙之处的启蒙之作。

总之,传统民居的营造离不开技艺,对技艺的发掘整理自古就很重要,从官方到民间都很重视。遗憾的是,伦理化社会风气导致的重礼仪、轻技艺的传统,师徒传承造成的耳提面命,使传统营造技艺始终停留在操作的层面,既没有和物理数学等理论结合,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也没有与民族历史结合,融入更多的文化基因。这样的认定,使传统营造技艺一直处于一种纯操作的层面,在少数工匠中流传,业外的人很难接触。于是便出现了这样一种现象:人们感叹于那些古建老宅的规整造型和不凡气象,却不知道这里的每一个部件是怎样巧妙搭配,并最终结构成型的;人们欣赏古建老屋上各种雕刻的精美,却不知道这些部件的深刻含义及其加工制作过程。表面上看,这种情况确实不影响对古建老宅外表的欣赏,却影响着对古建老宅建造智慧的理解,消解着古建老宅的深层价值。尤其重要的是,这种情况会让“修旧如旧”失去了依据,人们会理直气壮地运用现代工艺和材料来修造传统民居,使古建老宅在维护过程中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女孩”。

可见,对传统营造技艺的发掘整理,尤其是对那些在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对中华建筑产生过深远影响的营造技艺的发掘整理,不仅直接关乎技艺本身的传承,也关乎传统建筑遗产能否获得“原真性”的保护。由于传统技艺直接关系着建筑的制造过程,涉及材料、工艺、装饰和施工过程,带有鲜明的专业性,同时还涉及不同历史期的社会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于是,要想系统地总结一个地区的建造技艺,不仅需要具备建筑学方面的知识,更需要史学、民俗学和大量的实地勘察工作。正是在这样的认识基础上,我们花费了一年多的时间,翻阅了大量的书面资料,走遍了关中传统民居比较集中的地区,最终将书本知识与当地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相结合,总结出了关中传统民居的基本营造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