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源自古代战将得胜回衙门后,战鼓放置门口的习俗。天长日久,化作石鼓。在古代,大鼓具震慑邪恶,迎祥纳吉含义,更因鼓源于战争,圆型石鼓多安置于武将家门,文官则安方形石鼓。此后,石鼓形状与类别逐渐细分:皇族为狮子型石鼓,高级将领以抱鼓形狮子抱鼓石,一般武将为兽头抱鼓石,高级文官为箱形狮子抱鼓石,低级官员以箱形雕饰抱鼓石,大户人家为箱形无雕饰抱鼓石,普通民宅为石质门墩或枕石。因此,人们远远看去就知道大宅的品位等级。
“石鼓”为民间称呼,古称“门当”,它与门簪、门槛、门扇、门框构成一个完整体系,形成纳福迎祥、辟邪镇恶、揖让雍容、进退有度的大宅风范。
▼图3-13 浑圆的石鼓成为陈氏大宗祠的重要标志 李健明 摄
陈氏大宗祠的石鼓沿用珠三角一带广泛采用的形制,只是其硕大平整,罕见其匹。石鼓两侧雕饰以鼓钉,上面繁缛的雕饰与浑圆的形状早已脱离传统的文武规制,更多展现普通民众的吉祥期盼与大家族的经济实力。
承托陈氏大宗祠大门转轴的须弥座枕石,左侧束腰处精雕凤凰、麒麟、蝙蝠、灵芝等瑞兽祥草,右侧束腰为三头狮子、一只凤凰和一支灵芝。
凤凰蝙蝠的吉祥如意,麒麟的喜送子嗣,灵芝的福寿连绵,令人心悦神畅。
狮子除镇邪压恶、保宅安家外,因读音与“师”相近,寓意家族能走出太师[2]、少师[3]等影响朝廷命脉的清贵高官。因此,祠堂常有狮子雕饰或画像。
同时,“狮”与“嗣”“息”音近,寓意子息连绵,威武雄猛。祠堂或重要建筑前常见大小狮子形象。(www.xing528.com)
▲图3-14 石鼓上雕刻的狮子暗含官高权重,子孙连绵 李健明 摄
狮子为祠堂重要震邪神兽,一般左雄右雌,暗喻权力等级的东西分布,阴阳平衡。雄狮脚踏石球,爪锐毛卷,不怒自威,暗喻族权在握,凛然难犯。雌狮幼狮嬉戏玩耍,一派舒闲,暗喻子嗣昌盛,好事不断。
陈氏大宗祠门前没设雄朴威猛的狮子,源于当时对面的吴姓族人。吴姓族人建议不安狮子,以免不利于族。于是陈氏族人将狮子置放祠堂脊梁上,避开正面对冲,让狮子眺望远望,镇守门宅。
▶图3-15 杏坛右滩黄氏大宗祠的石狮子 李健明 摄
在古代建筑中,与门当对称的建筑为“户对”。户对多为短小圆形木柱。它们如女子头上发簪,轻盈飘逸,为厚重的大门增添灵动气息,故民间亦称“门簪”。古时三品以下有门簪两个,三品有四个,二品六个,一品八个,皇帝九个。门簪文官圆柱型,武官方形,门簪大小与品位对应。喜庆时,可悬挂灯笼。后来,门簪长度慢慢缩小,尤其在珠三角一带,基本成为印章状装饰。陈氏大宗祠大门上方,有印章状门簪两枚,上刻“福”“富”二字,微凸门楣,如印金两方,富贵精雅,成为大门到宗祠匾额精美而端庄的过渡。
昔日岁月,媒人远远看到大门上的门簪,就知户中人家的官品与文武,成为她们说媒的重要信息,这门当与户对,后演绎为家庭地位身份对等的含义。
▲图3-16 陈氏大宗祠大门上的一道门簪,古称“户对” 李健明 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