塾台为历史悠久的建筑形制。塾台源于“塾”,“塾”由“孰”与“土”构成。“孰”本意为“享用成熟的瓜果”。“土”指“地方”。“孰”“土”合指“享用新熟瓜果处”,后转义为“宫门侧之堂”。
古代二十五家为闾,一闾人共处一巷,巷口有门一道,门边有侧堂,此侧堂为“塾”。民众朝夕出入,在塾中接受教育。于是,“塾”字始有教学含义。后来,大多数家族或家庭都设塾于家、族内或村中,称“家塾”“族塾”“村塾”。“私塾”二字为现代用语,以区别官立或共同学堂。陈氏家族将家塾移入祠堂中,构成完整的祭祀与教化功能。
▶图3-9 陈氏大宗祠前后四个塾台,隐隐承传着古老的建筑形制,让人触摸到几乎从未中断的文明脉络 李健明 摄(www.xing528.com)
塾台分内塾与外塾,一门前后四塾台,为古代高等级形制。一门有前面两塾为大夫士绅级别,乡间民众无此资格。
南迁珠三角的中原大家族将这种古老的殿堂形制悉心保留,更在明代转化为乡间祠堂等级的重要标志,既是对自身高贵正中血统的彰显,也是向主流文化靠拢的清晰表达。正是他们的坚守与传承,中原逐渐消失的古老建筑形制完好保存在珠三角乡间,令文化脉络得以绵绵延续。
后来,他们将塾台功能再度进行区分:内塾台用作宾客休息交流处,前塾台用作大型活动中恭迎宾客时高唱来宾名字的礼台,后多用作大型活动的演奏戏台。因此,乡间也称塾台作“鼓台”。它为族人和乡邻提供多层次的生活娱乐空间。塾台多功能的开发,折射出乡间祠堂从庄严肃穆的殿堂形式拓展出适合民众需求的现实功能,实现着从庙堂到世俗的自然轻松转换。
陈氏大宗祠一门四塾的结构严格沿袭古代的高级形制,在清代顺德祠堂中所见不多。明代一门四塾台则有建于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的陈村仙涌朱氏始祖祠等,足见陈氏族人的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