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老城忆旧:刘文斌的京东大鼓祖师

天津老城忆旧:刘文斌的京东大鼓祖师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成秀我于1957年拜京东大鼓老艺人刘文斌为师,学唱京东大鼓。刘文斌大胆改革,把头一句改为“表的是”,开门见山,直接入活。经刘文斌播的广告有“延寿堂”药品等。刘文斌的名声越来越大。1949年天津解放,穷苦艺人得到翻身,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人民的爱戴,刘文斌被选为河西区人民代表。刘文斌的唱段录音很多,十年浩劫期间大部分被损坏,现在天津电台只保留他一段《王三姐》。

天津老城忆旧:刘文斌的京东大鼓祖师

李成秀

我于1957年拜京东大鼓老艺人刘文斌为师,学唱京东大鼓。多年来,我与师傅形影不离,他到那里演出,我就到那里观看,演出完了我陪他回到南门外杨家大桥慎兴南里10号家中,十年如一日从未间断,在路上听老师讲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儿,现在仍记忆犹新。

刘文斌原名刘存有,清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年)农历正月初九生于天津宝坻县尔王庄乡黄花淀村。自幼喜好听书,在农村种地时,时常边干活边哼小曲(俗称地头调),曾拜乡亲宋恩德(艺名,宝坻县范家庄人)名玉树,绰号宋瞎糠为师,逐渐学会了许多小段和长篇鼓书,有《刘公案》、《拆西厢》、《红月娥作梦》等。

刘文斌28岁时,由于农村经常闹灾荒,加上军阀混战,农村无法生活,为餬口乃下卫(上天津)谋生,开始他以剃头为业,住在很多人伙居的小店。当时平民百姓没有娱乐活动,晚上闲时由他唱上一段。日久天长,他的一段段大鼓深受人们喜欢。听众也给些零碎钱,攒起来比剃头挣得钱还多,就逐渐以唱大鼓作为谋生手段,走街串巷演唱,经常在大沽路小营市场一带撂地。那时条件很差,支个大布逢,用木板钉几个板凳,半露天演唱。当时艺人以“刮风一半,下雨满完”来形容条件低劣,还常说:“人歇工,牙站队,肠子、肚子活受罪。”可见那时艺人生活的艰辛。

当时有个说书艺人,人称“张瘸老”,他演唱大鼓时,头一句是:“上场来,今天我开书先表头一回。”拉着长腔足足不下10分钟。刘文斌大胆改革,把头一句改为“表的是”,开门见山,直接入活。他的嗓音宽厚,韵味十足,字正腔圆,并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还固定了许多基本唱腔,加上词藻细腻,并吸收老学究背诵古诗的平仄韵味,很见功力。演唱时用的是背工嗓,嗡声嗡气,被称为“坛子大鼓”,在京津曲坛上占有一席之地。

1961年刘文斌与徒弟合影(www.xing528.com)

逐渐有剧场请他演出,电台也约他演唱,一时名声大振。当时电台都是私人开设,有“中华”、“仁昌”、“东方”等电台,都是为商业服务的。电台开播之前,先由演员播几段商品广告。经刘文斌播的广告有“延寿堂”药品等。那时,拥有收音机的人家很少,有的大买卖家为了招揽生意,在店铺门口放一个扩大器,每逢晚上人们都凑到店铺门前去听。刘文斌的名声越来越大。由于他演唱有独特风格,通俗易懂,很适合广大市民的欣赏习惯,那些段子的内容多是一些爱情故事和平民百姓悲欢离合的情节,雅俗共赏。其中一些唱段龙其深受城乡妇女喜爱。电台播出觉得“地头调”、“坛子大鼓”都欠雅,要求起个好名子,刘稍加思索说:“我是京东人,就叫京东大鼓吧。”京东大鼓也就从此诞生了。

刘文斌唱红津门,随之也就有了“乱子”。两个电台抢着让他播广告。当时“中华电台”要给他提高播出费,让他为独家电台演播,多付给几倍的报酬,刘文斌没同意,坚持在“仁昌”、中华”两个电台演播。两个电台产生了矛盾和冲突,“中华电台”为了抢他,利用地痞黑势力给刘文斌写黑信,每封信都画着小刀子,扬言要杀死他,一天多达40多封,空气十分紧张,刘文斌无法演唱。后来经朋友调解才平息下来。

1949年天津解放,穷苦艺人得到翻身,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与人民的爱戴,刘文斌被选为河西区人民代表。他更加精神奋发,编新唱新,在电台演唱过《小二黑结婚》、《刘巧儿》。他的徒弟很多,跟他学习的专业弟子有刘振东、王桂茹、李二景等,业余弟子有董湘昆、王辑馨、刘汉斌等,最有成就属董湘昆,被称为工人曲艺家。

刘文斌的唱段录音很多,十年浩劫期间大部分被损坏,现在天津电台只保留他一段《王三姐》。1967年一代宗师刘文斌病故,他的音容笑貌至今还浮现在我们眼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