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天津十番乐的传承与演奏历程

天津十番乐的传承与演奏历程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十番乐”是我国传统器乐的一个重要乐种,是打击乐与丝竹乐交响的音乐。清代以来,在福建、四川、北京、天津等地也皆有十番锣鼓的演奏,并受当地音乐的影响,形成各自的地方特色。十番乐在天津的流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末民初以来,天津十番乐比较有名的组织有成立于1870年的“集雅社”和1891年组建的“美善社”。在这个音乐会上四如社作为中国的音乐代表演奏了天津十番乐,曲目为《元宵乐》,曹稚香担负曲笛演奏,刘楚青吹笙。

天津十番乐的传承与演奏历程

“十番乐”是我国传统器乐的一个重要乐种,是打击乐与丝竹乐交响的音乐。它起源于明代江南民间,是在昆曲音乐与江南民间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器乐演奏形式,在江南通称为“十番锣鼓”。它最初盛行于苏州、无锡一带,后广泛流行于宜兴常州常熟扬州、南京、上海杭州等地,且逐渐形成各自的传统风格与曲目。清代以来,在福建、四川、北京、天津等地也皆有十番锣鼓的演奏,并受当地音乐的影响,形成各自的地方特色。

十番乐在天津的流传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老辈人介绍,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有津人吴君轶者曾游幕苏州,学得当地的十番乐带回津门,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这和当时昆曲正在天津盛行有关。当时举凡迎神赛会,春秋丁祭、各种大典以及节日庆祝,都少不了要演奏十番乐来烘托气氛。

清末民初以来,天津十番乐比较有名的组织有成立于1870年的“集雅社”和1891年组建的“美善社”。民国以来又有“四如社”的问世,它是津门酷爱民族音乐艺术名流李谨权创建的。李谨权于1921年邀集原集雅社和美善社的部分老先生,又吸收了一些青年教师、银行、洋行、公司的职员。聘请了原集雅社周芝田、金赞周两位老先生为教师。后又增聘了原美善社社员、金赞周的内侄李尚勖为教师。社员有金菊圃、金寿民、李志道、李志武、胡定久、曹稚香、梁岫尘等。当年12岁的刘楚青跟着邻居金菊圃老先生参加了四如社,成为最年轻的一名社员,师从各位前辈学习天津十番乐的演奏,兼习昆曲的演唱和丝竹乐器的演奏,开始了为之奋斗终生的社会音乐活动。

四如社建社伊始有社员21人,后又有10余人陆续入社,它是民国时期在天津最有影响,活动时期最长,人手齐全,乐器配备精良而完善的一个音乐团体。1936年,天津青年会发起,在天津举办一个“国际音乐会”,邀请在津的各国音乐家联合参加演出。美、法、德、意、日、朝鲜、俄等国的音乐家在会上分别演奏、演唱了本国的传统音乐。在这个音乐会上四如社作为中国的音乐代表演奏了天津十番乐,曲目为《元宵乐》,曹稚香担负曲笛演奏,刘楚青吹笙。10余人组成的乐队,配合默契,演奏得熟练而流畅,铿锵的节奏,悠扬的韵律,极富东方传统音乐特色和津门艺术韵味,引起与会各国音乐家的兴趣,受到热烈的欢迎。1937年天津沦陷,全部乐器存于南开大学,被日本侵略军炸毁,人员也星散各地,活动始告停顿。

在沦陷期间,直至天津解放这10余年间,老一代的十番乐家先后作古,刘楚青先生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先后走访各位传人,搜集曲谱与资料,将天津十番乐的12套传统乐曲,即粗十番(锣鼓套曲)四套、细十番(丝竹套曲)四套、花十番(锣鼓与丝竹混合套曲)四套,全部予以整理、厘定,按照实际演奏情况加以编注说明,并将有关史料抄录整理成书。他还将多年来置的一套十番乐专用乐器,如苏笙、雅管、曲笛、洞箫、中国提琴、大脐板鼓、扑钹等20余件珍藏于室,经常进行维修习玩。暇时也集结三五同好复习演奏,并从理论上进行探讨、研究,积累了大量史料。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楚青先生以巨大热情为十番乐的复苏而多方奔走。1952年他随自己参加的“新乐社”(前身为“绎纯国乐社”)合并到天津中国音乐研究会(该会于1955年改由天津人民广播电台领导,更名为天津业余广播民族乐团),成为该会的骨干力量。该会为挖掘地方传统音乐,于1952年设立了十番乐研究小组。在刘楚青先生的努力下,将过去从事十番乐的老先生和原四如社的部分老社员敦促入会,又从该会中吸收了部分青年参加学习与演奏,组成了一个老中青结合的十番乐小组,成员有李志道、李志武、刘楚青、于敬熹等20余人,由李志道、刘楚青两位主持活动的开展。没有专用的乐器,李、刘二位就将私人收藏的乐器贡献出来使用,故各声部人手与乐器配备齐全。在这两位热忱操持下,短短几年,就排练出《大嘉兴》、《元宵乐》、《下西风》等三套花十番乐曲,于1956年在天津电台录了音,作成专题节目在社会上予以介绍,并在天津音协举办的民族音乐欣赏会、观摩会上进行了演出,引起津门音乐家的关注和各界人士的注意,终于使这一传统的器乐品种在津门乐坛上重放异彩并得以流传后世。(www.xing528.com)

1962年十番乐研究组转入天津音协古乐研究会,1964年中央音乐学院民间音乐研究所的同志专程来津录制了天津十番乐曲《松林梅》等八套,作为研究资料珍藏。

文革”期间,十番乐研究组惨遭摧残,直至80年代初该组才在群艺民族乐团领导下恢复活动,刘楚青与于敬熹先生为排练恢复演出付出了艰辛劳动。

1982年5月,首届华北音乐节“海河之春”音乐周的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上,十番乐小组演出了重排的《下西风》,使这一古老的地方曲种重现芳华,受到兄弟省市音乐界的热烈欢迎。

此后,刘楚青老人不顾自己年迈体弱,起早贪黑反复查证史料,撰成《近百年天津十番史略》,发表在《天津文史资料选辑》第36辑上。他还将自己珍藏的12套曲谱全部谱成简谱并附上大量文字说明,定名为《天津十番》共计12万字。1988年该书被《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天津卷》编委会审定,将其中的演奏谱部分收入该卷,编成专集出版。国家文化部、天津市文化局等单位为表彰他对编委会工作的积极支持和热忱指导给他颁发了荣誉证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