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梦辰
天津当年仅有南纸文具店兼营新旧书籍,迄至光绪二十年(1894)始有天津华世奎先生出资聘请张某某(忘其名,张薪甫之父)设宝文堂专业古旧书,并兼售华氏刻书以及其他名家刻书。光绪二十六年(1900),诸帝国主义者在天津强占租界,四海显宦学人多来隐居,市场由此逐渐繁荣,日显书店增设之必要。是时光绪末年,直隶书局在天津北马路设分号,继而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文明书局、文成堂、聚文山房、文海山房、华文魁以及大东书局等,前后林设。各书店多业新书,唯直隶书局承揽寄售各名家刻书及兼营旧书。笔者从事旧书业40年过程中,凡旧城厢区内外书肆见闻,辄录一二,不能详也。本篇所记,以业古旧书者为主,或兼营古旧法帖者,亦记述之。所记之书店,由光绪二十年(1894)起,至1949年天津解放前止。
宝文堂
张某某(张薪甫之父),盐山人。光绪二十年(1894)设店东城根。主营古旧书,兼营天津华氏刻书及各名家刊刻之书。该店系天津华世奎先生出资,聘请张氏设业经理。据云,张氏系北京古旧书业翰文斋学业(雷梦辰按:张氏约即张福顺,字润之。),光绪二十六年(1900)华氏收资随即歇业。张氏系行内出身,六年中获利甚丰。光绪二十七年(1901),张氏独资设立宝森堂,主营古旧书。
宝森堂
张某某(张薪甫之父),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店东马路袜子胡同。主营古旧书,代售天津华氏刻书及天津各名家所刻之书。其店业三世,凡19年。
新明书局
王桂林,字茂斋,河北省盐山县人。独资设店北门里,主营占旧书。王氏受业于北京旧书店聚好斋魏云桢先生。王氏自幼精敏,颇嗜钻研,因受魏氏倾心栽培,从业六年,颇有造诣。为立志创业,始来津设立新明书局。业期不长,应“益德王”氏聘请,任求占堂经理。
求古堂
张兰亭经理,郭明泉副理。“益德王”氏出资,民国2年(1913)设店北门里大街,主营古旧书。张兰亭业一年余,因病离职,“益德王”氏特聘王桂林经理继营。张氏病愈后独设毓英书局,有弟子郭玉玺一人。民国7年(1918)“益德王”氏收资歇业。据书肆前辈云,五年中。其得之善本书及名人批校本甚夥,盈利甚富。分伙后,王桂林与李汝堃、王锡林合设文林阁;郭玉玺独资设文益书局;郭明泉继营求古堂,均主营古旧书。
文林阁
王桂林,伙其友李汝堃(字培臣,山东无棣县人)并其族弟王锡林(字鹏九)合设店于东门里。主营古旧书。王氏自称代经理,李汝堃及王锡林均尊称其为师。授徒李抱珍、杨宝庭、李金声、王振环。历年经营善本书甚夥,获利甚丰。民国13年(1924)歇业。分伙后,王桂林自设宝林堂,李汝堃自设培远书庄(后更名宏雅堂),王锡林自设文远堂。均主营古旧书。
宝林堂
王桂林,于民国13年(1924年)设店东门里大街。弟子五人:王振环、王荫昌、王连弟(字仲珊,王氏长子)、高树田、娄修元。时年,王氏年迈,体有欠安,王连弟继其父业。连弟是有志立业之人,为北京文禄堂王文进先生名下之门生(王文进字搢卿)。任邱人,北京古旧书专家所称“二卿”即孙耀卿、王搢卿)。历年来,凡其过目之善本书籍,均辄详其优点。王氏之父历年所收之善本甚夥,如:袁克文收藏宋本29种内,有其经手代购多种;王氏经手售出之宋、元、明本及名家抄校本亦甚夥。最著者如:宋版《三国志》65卷,晋陈寿撰,蜀眉山大字本,雅雨堂藏(雅雨堂,卢见曾之室名,卢刻有《雅雨堂十种》),善价售予北京图书馆;宋版《无为集》15卷,宋杨杰撰,订四册,前后各钤有五玺,三册有文渊阁印。又宋版《楚辞》一部,有抄补。以上二书,《天禄琳琅书目》已著录。二书先后均以善价售予北京图书馆。据孙耀卿先生《庚午南游记》记载:民国19年(庚午)11月22日,在其店得书四种,中有《东津馆文集》三卷,吴县潘曾沂撰,咸丰间刊。
培远书庄(后更名宏雅堂)
李汝堃,字培臣,山东无棣县人。民国13年(1924)设店东门里大街。本店初名培远书庄,民国28年(1939)更名宏雅堂。授徒二人:张玉链、张树森。帮伙一人:吕清柱,字东丰。张树森对于业务精于钻研,课业四年后,业绩颇有造诣。李氏膝下只有一女,后许配张氏,继而将其业亦交张氏经理。民国28年(1939)店址迁泰康商场,后又迁至天祥市场二楼振占堂原址。李汝堃与张树森二氏,由于业务经验宽广,版本学精通,因之,历年所收之善本最夥。如李氏伙同北京保萃斋韩凤台(安竹亭)二人,于北京文奎堂以2000元得之宋版《礼记集说》一部,32册。经东莱银行少东刘子山介绍,定价四千元售予天津范某某。民国20年(1931)前后,购得明嘉靖刊本《历代名臣奏议》一部(简称《大奏议》),明白绵纸,价四百元,售予天津刘明阳。又购得天津白老太太(据传说李大钊曾在其家避过难)元刊本《韵府群玉》一部,16册。又元刊本《春秋左传》一部,定价400元,售予天津广茂居东翁王一(字凤岗)。后又购得明嘉靖刊本《方氏墨谱》一部,两函,白绵纸,善价售予王一。王氏归家之后,将书逐页查点,发现书中缺八骏图墨一页,转天持书找张氏谈及缺页事,张应允抄补。后张氏由北京同业借来一页,嘱托吕东丰勾画补装。吕氏整缮后,张氏交王一看,王氏复查两次未能认出此页,后经张氏指出,王氏又细审始知其页是补。王氏盛赞吕氏神手技艺,书林传为佳话。
张树森与李善人《二十四史》纠纷案一则:李宝诚,字颂臣,号称“李善人”,天津“八大家”之一,藏书甚富。其善本书籍多为树森经手代购。张树森得殿版开花纸《二十四史》一部,李宝诚见书甚爱,议定书价1000元。事后,李氏久不去店交款取书,张氏亦未催促李氏,即以1200元将书售予他人。李氏得知后,随即立状起诉。法官审问张氏,张氏答:一无定款,二无立据,何以为凭。李败张胜结案,从此张李绝交。民国27年(1938年),李氏藏书全部出售,本应张氏可得,但因此故,李氏将书售予北京来熏阁约两卡车,其中宋元版数种。张虽有构思之妙,亦有思路不广之处。
文运堂
王锡林,字鹏九,盐山县人。民国13年(1924)设店鼓楼东大街,主营古旧书。王氏性情爽朗,为人易善。王氏对古旧书知见广博,因之藏书家以及读书人与其来往甚密。其弟子四人:信式文、杨永维、张振铎、纪根滇;帮业一人:张亭达,字子通,冀县人。民国28年(1939),杨永维领王依仁东,设茹芗阁。张子通随杨永维帮业。张振铎领潘毓桂东,设振古堂。均主营古旧书。王氏历年来所收之善本,最著者有:元刻本《楚辞》一部;宋刻本《孝经》一部(后经名人审定为元本无疑)。以上二书先后售予天津周叔弢先生。据孙耀卿先生《庚午南游记》记载:民国19年(庚午)11月23日,在其店得书七种,有:《厦门志》十六卷,富阳周凯纂,道光间刊;《留素堂集》13卷,浙西蒋熏纂,康熙间刊,其中“始纪”一卷,“廓吟”一卷,“天际草”四卷,“西征”一卷,“塞翁编”五卷,“汾游”一卷,惟其第七种“西庄集”未刊。《拙存堂文初集》八卷,金坛蒋衡撰,乾隆间刊。卷一,“中庸说”、“易卦私笺”、卷二,“读诗疑”;卷三至卷六,“杂文”;卷七,“尺牍”、“说诗别裁”、“古乐府”、“古诗十九首笺”、“杜诗纪闻”;卷八,“学诗偶存”。《静崖诗稿》12卷,《后稿》12卷,《续稿》六卷,镇洋汪学金撰,乾隆间刊。
文益书局
郭玉玺,字符卿,盐山县人。民国8年(1919)设店东门里大街,主营古旧书,业数年歇。
清玉阁(www.xing528.com)
吕清柱,字东丰,河北省盐山县人。张玉链,字光庭,河北省盐山县人。吕、张二人各出银元百元投资,合设店于东门里大街,主营古旧书。张有鸦片烟嗜好,致使资金拮据,周转不灵,一年余歇业分伙
茹芗阁
杨永维,字富村,河北省枣强县人。民国28年(1939)设店荣业大街对过葫芦罐胡同(内局),后迁至天祥市场二楼。天津王依仁先生出资聘请杨氏设业经理,主营古旧书。弟子二人:范英臣(易名张彤),枣强人,雷梦辰,冀县人。1949年王依仁收资歇业。杨氏业务精练,交际甚广,性情直爽,为人忠厚,天津之藏书家知之甚稔。凡藏书家之书一有散出,必捷足先得。每遇有大批书兜售时,多与藻玉堂、宏雅堂、永和书局联合伙购。此外,天津富商巨贾与其来往甚广,托其代购书,盖多插架附庸风雅,作为客厅中之装饰品。若不高兴,即可托杨氏再卖掉,既渔利又显其藏书之富,久之,书即成其投机倒把的一种商品。杨氏经营方法做的活,不计小利,大处落墨。正因如此,北京、上海同业多与其往来。杨氏历年来多经营大部头书,如:《四部丛刊》、《四库珍本》、《四部备要》、《古今图书集成》、《丛书集成》《万有文库》以及罗振玉、容庚、王国维、郭沫若、王襄等人金石书籍著作。所得之善本,如元刊本《集千家注杜诗》20卷,元高梦芳撰,金镶玉,两函;元刊本《至正金陵新志》15卷,元张铉撰,金镶玉,一函。均售予北京富晋书社。
杨永维受李鹤年之托,重价代购孟广慧收藏之甲骨文片逸事一则:孟广慧,字定生,天津著名书法家,藏书甚富,并藏有甲骨文130块。杨氏深受孟氏信任,故孟氏多托其代觅图书,久之来往甚密。孟氏故后,其藏书均售予杨氏一人所得。现代书法家李鹤年,昔年孟氏之学生,多受其秘传奥诣,今谓书法之门第也。李氏酷嗜金石,因深爱孟氏之甲骨文,但恐犯师颜,终未敢开口。孟故后,李氏以重资托杨氏代购之,结果甲骨文130块,终归李氏。
养静斋
张世顺,河北省衡水县人。民国29年(1940)设店荣业大街对过葫芦罐胡同(内局),后迁至天祥二楼设书摊,主营古旧书。张氏原为北京文鉴堂樊文佩弟子,善装订,工宋体字。业数年歇。
宝经堂
程某某,民国10年设店东门里大街。主营古旧书。弟子一人:龙柱。不数年歇业。
希古斋
粟希贤,民国十几年设店东马路,主营新书,兼营古旧书。粟希贤年迈以后,其子粟长林(字竹逸)继营。粟长林在北京会文堂学业。其店刻有《希古斋古旧书目》一册。据孙耀卿先生《庚午南游记》记载:民国19年11月22日,在该店得书三种中有:《汉书校勘记》、《史记校勘记》二种,皆光绪间陕甘味经书院刊。
荣记书局
陈大江,天津人。店设南马路,主营古旧书。业十数年歇。据孙耀卿先生《庚午南游记》记载:民国19年11月22日,在该店得书八种,计有:《楼堂文存》:四卷,《楼堂笔谈》四卷,秀水盛百二撰,乾隆间刊;《昭昧詹言》10卷,《续昭昧詹言》八卷,《续录》无卷数,原题副墨子撰,光绪辛卯刊。(雷梦水按:副墨子即桐城方东树之别号)。又24日,赴荣记书局,见有《史通》一部,明朝洁白绵纸,初印,大抵嘉靖间刊,惜无明人序跋,索价甚昂,未能得之。
直隶书局
原全称为直隶官书局,光绪七年(1818)天津县知县劳乃宣,申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奏准设立书局。当时指派孙家鼎总理其事,所刻各书本打算着重各国有关法律、经济、农业、工业、测算以及武备、外交,凡属有利于国计民生与对外交涉的译文书籍,刊印出来,以广流通。初意未尝不善,而且刻书范围也相当广。可惜有一个最困难的问题是经济无着。原奏由总理事务衙门月拨千两银子,专为延聘教习翻译书籍之用,而刻书之款项仍然落空。书局为了做到名符其实,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由总理事务衙门咨行各省督抚各书局,将所刻印之书籍解交招商局代收、代运,由直隶书局寄售,并代销名家刻书以及各书局刻书,如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编印的各种课本,李光明书庄的童蒙读本等,均以寄售方式,书卖之后再行付款。就这样,总算是把一个白手起家的书局架子搭起来了。起初设在省会所在地保定,清末年开始分设天津和北京。委由刘春霖、边怡园、宋星五分任经理。后来官家停止拨款,撤出官股,无形中官书局就成为刘春霖等三人私有了。解放前夕,直隶书局因经营不善,京、津、保三处先后相继停业。边氏之天津直隶书局除主营新书外,并承揽寄售古旧书及收购古旧书业务。天津宏雅堂主人刘春霖曾在其店得有:元刊《杨子法言》一部,价700银元。见民国23年(1934)刊《天津直隶书局旧书目》,内载明刊善本多种。边氏之弟子:赵树山、殷树桐、郭开英、郭文年、魏广信(字克孚)、马仲孚、马泽波、沈民丰、纪庆纬、王会文、张秋亭、王海珊。据孙耀卿先生《庚午南游记》记载:民国19年(庚午)11月22日,在其店得书六种中有:《四书因论》二卷,海州许桂林撰,道光间刊。《疑雨集》二卷,明金坛王彦泓撰,康熙间侯氏亦园刊,有溪筠主人手笔批评。《聚德堂业书》东莞陈伯陶辑,光绪至宣统间刊。子目:《琴轩集》10卷,明陈健撰;《学部通辨》12卷,明陈健撰;《治安要义》六卷,明陈健撰;《拟古乐府通考》二卷,明陈健撰;《悬榻斋集》二卷,明陈健撰;《陈献孟遗诗》一卷,陈阿平撰;《长春道教源流》八卷,东莞陈铭珪撰;《浮山志》五卷,东莞陈铭珪撰;《荔庄诗存》一卷,东莞陈铭珪撰;《胜朝粤东遗民录》四卷,附一卷,九龙真逸编;《宋东莞遗民录》二卷。九龙真逸编:《宋台秋唱》三卷,东莞苏泽东编。
联益书局
李惠昌,字子厚,河北省冀县人。李氏天津博古斋(主营新书)学业,出师后,领东在东北角设大同书局,主营新书。歇业后,始在南开中学对过设联益书局,主营古旧书,货源为南开晓市购入。是时其业务着实兴隆,获利甚丰。后迁至北门西。其弟子四人:李同春(其长子)、李同金(其次子)、侯俊元、葛致平。
仰古斋
段宇樵,天津人,店设北门西,主营碑帖兼营旧书。弟子一人:段小宇(其长子)。
尊古斋
魏子勋,店设西北角,主营古旧书。业数年歇。
旧日津门书肆,在河北大经路(今中山路)及法租界尚有多处经营,本篇不加赘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