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墨青为嫡出长子。林墨青年18丧父,四年后嫡母刘氏又病逝。当时掌握天津县篆者为宫玉甫,疑李兆珍对林墨青或有私情,乃于县试完毕对李说:“试事经过顺平,院内有文昌祠,我们两人应该联名制匾为谢。”后来,林墨青经过院试,文章仍列第一,才解除了人们的疑惑。由此可见,林墨青从青少年时代,学识文章即出类拔萃,同时也说明李兆珍善于发现人材。林墨青不仅少有文名,且留心教育之学,从早期即以兴学育材为己任。
林墨青,名兆翰,又字伯嘿,晚年号更生,天津人,生于清同治元年(1862)正月十四日。父亲林逢春,字荣轩,从事盐业。母亲刘氏。庶母王氏和周氏。林墨青为嫡出长子。
林墨青年18丧父,四年后嫡母刘氏又病逝。从此一身持家,奉侍两庶母,抚养两幼弟。读书课徒外,继承父业,历任天津盐商晋德茂店穆家,长源店杨家、吉恒丰店张家、永立昌店崔家、益德店王家、同德店严家等各盐店的职务。事虽繁杂,不以为劳,有暇即继续钻研学业,用以自课。他幼年读书范围很广,如《尔雅说文》、《玉篇广韵》以及方愿英的《人谱类记》、陈宏谟的《五种遗规》等,均曾涉猎,并深有研究。因此,他识字较多,为后来广泛学习经史奠定了基础。同时在他施教的过程中,使许多后学受到了启迪。
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林墨青25岁,考入天津县学为生员。县试总教官李兆珍(星冶),极赏识其文章,惊为奇才,把他的试卷拔置第一名。当时掌握天津县篆者为宫玉甫,疑李兆珍对林墨青或有私情,乃于县试完毕对李说:“试事经过顺平,院内有文昌祠,我们两人应该联名制匾为谢。”当即拟订了两块匾文:一为“斯文在兹”,一为“神人共鉴”,让李兆珍选择。李窥知宫玉甫的用意,于是很直爽地回答说:“非用‘神人共鉴’,何以明心!”后来,林墨青经过院试,文章仍列第一,才解除了人们的疑惑。由此可见,林墨青从青少年时代,学识文章即出类拔萃,同时也说明李兆珍善于发现人材。(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