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家当铺:天津老城珍贵历史回忆揭秘

金家当铺:天津老城珍贵历史回忆揭秘

更新时间:2025-01-16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金继光“金家当铺”创始人金云墀,曾任天津道衙门的“岳房”和盐道衙门的“工房”。在典当期限方面也比别家当铺放长,别家差不多全是24个月满期,过期不赎就算“当死”,听凭当铺变价处理。而多数不能回赎的,到当期届满时当铺要向外“打当”。据家中老人们谈,在民初“壬子兵变”时,天津的当铺绝大多数都被抢掠,独我们金家的庆德当未被波及,这也是由于金云墀的努力。结果,使庆德当竟获幸免,未蒙受丝毫损失。

金继光

“金家当铺”创始人金云墀(1834—1915),曾任天津道衙门的“岳房”和盐道衙门的“工房”。当时人们把任这种差事的人叫作“书吏”,每年有四五千两白银收入。金为人精明能干,在上司面前极会逢迎,深得历任天津道台的信任。1900年他以种种手段聚集了大量的财富,以2000吊钱作为资本在他的住宅(东门里石桥胡同11号)前部北跨院开了一个小押铺,不到一年赚了很多钱,于是独自凑足三万元资本将小押铺扩充为当铺,起名庆德当,俗称“金家当铺”。

当时天津城厢一带和各国租界内,当铺林立,如大盐商“长源杨”家开设的就约有20家。为了和同业竞争,金云墀想出一些办法:首先是利息比别家轻一些。当时天津城厢一带的当铺大多数为月息三分,庆德当则订为二分五厘。在典当期限方面也比别家当铺放长,别家差不多全是24个月满期,过期不赎就算“当死”,听凭当铺变价处理。而庆德当则订为30个月满期(入民国后1912年才改为24个月)。每到旧历年终,别家当铺全从腊月十五日开始减息,少收五厘,直到旧历除夕为止;而庆德当的减息比别家提前半个月,从腊月初一即开始实行。在计息方面,一般当铺都是过月三天即按一个月收利(民初才改为过五不过六),而庆德当则订为五天(民初改为过七不过八)。所有这些优待条例自然受到典当人的欢迎。一传十、十传百,远近的人全愿到庆德当来当当,它的生意一天比一天兴旺。别家当铺的营业虽然很受它的影响,可是因为它不在当行公所,不受约束而不能干涉。

善于计谋的金云墀还施用一些手段来笼络人心。赶上老街旧邻或赤贫的人,拿些破旧不值钱的衣物到他的当铺去当,当负责接受典物出价的头柜或二柜拒绝收当、与当方发生争执时,他便隔着高高的柜台向外瞟上一眼,假如认为这个人可以受他的笼络,就走到柜台上说:“啊,是你呀!你要写多少钱?好,给写!”表示一番特别体恤照顾。他常说:“我开这买卖,不图赚钱,就是为的亲友们方便。”经过他这样宣扬和众人们相互传说,由一个姓沈(忘其名,住二道街71号)的发起,联络了许多街邻,集资联名给金云墀送了一块匾,文曰“惠我乡里”。这块匾额一直在大门外悬挂到庆德当1920年倒闭。

庆德当好像比别家当铺赚得少,实际上庆德当在收当时出价少。别家当铺一般是按照当物值十给五,最多不过六。而庆德当则是值十给四,最多不过五,尽量压低当价,并以“少当少赎”的关心话劝阻当物人不要争价。一般当当的人都被它这里利息小、当期长给吸引住了。再说不急不当当,纵然当价少一点,为解燃眉之急,也就不计较了。对当铺来说,当本低,虽然有的人到时候能赎回去,但当铺方面是稳得利息,当本也能及时收回来,资金的周转率更加快了,仍是当铺合适。而多数不能回赎的,到当期届满时当铺要向外“打当”。所谓“打当”,就是把当死的衣物,一总叫估衣铺号价买去。因为庆德当收当时是值十给四,最多不过五,而“打当”时比本主赎回只会多得利,这样,当铺也不吃亏。因此,庆德当的生意是左右逢源,稳赚不赔。

据家中老人们谈,在民初“壬子兵变”时,天津的当铺绝大多数都被抢掠,独我们金家的庆德当未被波及,这也是由于金云墀的努力。金云墀为了保住他的财产,早就在众街邻中笼络住了一部分人。那次兵变前夕,风声紧急时,他把附近贫苦住户的青壮年全都找来,请大家给他帮忙。白天守护,晚间全上房顶去坐夜,他除管两餐外,每天每人还给一吊(合小铜元48枚)工钱。结果,使庆德当竟获幸免,未蒙受丝毫损失。

1913年冬天,庆德当柜上收了一票当,是两串上等珍珠,当价大洋400元,收下以后才知道是假的。当时市面上有一种人专门吃当铺,拿这种假珠子往当铺去当,眼力稍微差一点的柜头很容易受蒙混,上当受骗。这种赝品已经使好几家当铺上了当,等到庆德当听见这种消息时已经晚了。庆德当发生这件被骗事情后,经手收当的负责人非常懊丧,一方面认为自己栽了跟头,见不得人,另一方面又觉得对不起东家,一连几天吃不下饭,觉也睡不好。可是金云墀却毫不介意这件事,反而安慰这经手人。他再三地嘱咐大家:“不要再提这件事,照常做买卖。”本来这笔生意必定折本。可是金云墀却想出一个神妙的办法。一个月过去之后,他忽然叫厨师预备几桌上等酒席。在某一天的下午,他用柜上的名义出帖请客,把当地有名的古玩珠宝大商人和几家同业经理人等全都请到了,总共不下三四十位。酒酣耳热之际,金云墀拿出两串大珍珠来给大家看,并关照大家说:“以后要多留神,别像我们柜上这样失了眼力。被人蒙骗去。……”话未说完,他生气地当着众人面,突然把这两串假珍珠扔进炉火熊熊的炉灶里烧掉了,使大家大吃一惊。酒席散后,大约10天光景,那个当主忽然拿着当票来赎取那两串珍珠。柜台上负责人很快把本利算好并如数收清之后,不大工夫就把原物从柜台上递交原主。当时那个当主接到手后,用眼看了好几次,发了发楞,说了一句:“罢了,算我栽了!”然后扭头就走了。原来请客和当众烧珠子(不是烧的原物),是金云墀设的一计,为的是利用客人之口,对外宣传。果然此事传到原当主耳朵里,当主认为这又是一个勒索敲诈的好机会,因为如果赎取时当铺拿不出原物来,为了保持信誉,就要多出钱,还得赔礼。没想到“打雁的被雁啄了眼”。这件事在当年曾广为流传。(www.xing528.com)

金云墀在用人方面也有一套手腕。庆德当计有经理一人(称大掌柜),大管事一人(称二掌柜),头柜、二柜各一人,司帐一人(并管写当票),学生意的四至五人,厨师一人,共计约有10人。

经理的工资最高,每月铜钱10吊,以下递减,学生意的没有工资。当时庆德当比一般同业家的工资订得低,可是庆德当的职工们却忠心耿耿、精神百倍地为金云墀卖命。这个关键全在“馈送”上。

每到旧历正月初二日,经理要把一年的营业报告红单交给东家看。因为初六日要开市,所以初五以前东家要根据一年得利多少发给同人馈送。这笔馈送,金云墀向不公开付给,而是分别把各人叫到他自己住室内单独交付。在交付之前,他总是先用言语鼓励一番,然后再把预先包好钱的红纸包递过去。红纸包里的钱数最少也在一年的工资数以上,最多的竟有达到三年工资总数的。这最多的馈送,只是偶而一次给特别出力的人,是极少见的。金云墀在这方面是有一套方法的。他在付给职工馈送时,不只使接受的人由衷地感激他,而且是各自保密,互不相告,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比别人得的多。就连学生意的,虽说是三年之内没有工资,但在馈送方面,也是人人有份,不过多少不等,根据情况分别对待。因此,庆德当的职工全都满意,情愿为东家卖命。

进入民国后,金云墀所承袭的天津道和盐道两个衙门的差使全被裁撤了,可是金云墀和当时的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很有交谊。据说清末杨升任巡警道以前,金云墀曾以当地绅商的资格和其他大盐商们联名向上峰保荐过他。因此庆德当仍能继续干着,而且始终也未加入“当行公所”,不受同业们的干涉。

金云墀活了81岁,1915年去世。今天东门内石桥胡同9号整个院落,就是当年庆德当的柜房,11号门洞内北面,是它的柜房前门,13号整个院落(当年是楼房)是存放典物的“衣裳房”。从尚存的遗迹中,犹可看出当年庆德当的盛况。

(刘炎臣整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