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蕴辉
相传“鬼市”最早形成于19世纪末年,在西关街烈女祠附近,那时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有一些穷人拿着自己的破鞋袜、旧衣服等出卖。他们是为了卖几个钱暂时餬口,并不是买来转售的。买东西的也是穷人,目的是为了省钱,买去凑合着用。上市者不过三四十人,俗名就叫“穷汉子市。”
后来,这个市场迁至西关街老爷庙附近,正式摆摊的已经出现了。像日用品如刀、剪及锅、碗、瓢、勺等都有了,渐渐形成一个破烂旧物小市场。
20年代中,在城西南角空地上(现太平庄大街西头),有钱的人盖了一些门面房子,租给旧物商人使用,正式起名为“故物市场”。这是旧物市场的另一分支,属于坐商类。像五金、古玩、木器等这里都有,生意很发达。其他如说书场、小戏院、零食饭摊等也都纷纷出现,更为热闹。
自1930年起,这个市场移到西广开后,就一直没再动。搬到西广开之后,摊贩越发增多,日用旧物到处都是。有时在市区市场买不到的东西,到这里手到擒来,俯拾即得。因此每日天不亮即有人上市买货;卖货的也愿趁天黑出货,以便欺骗顾客。特别是在日本占领天津时期,小路货(即偷来的)日益增多,也愿趁天黑销脏;再加上有的人怕卖物被熟人看见不便,亦愿早些出手。于是开市越来越早,甚至早上二三点钟市场上即灯火荧荧(那时每一摊点一小氢气灯),人影憧憧,喧哗吵嚷,彼此欺骗,在乱坟间进行交易,简直犹如鬼的世界。人们目睹此况,给它起了个绰号,叫作“鬼市”,“鬼市”也由此叫响了。
“鬼市”的货源,大部是由担大筐者(即买破烂的)供给的。他们的进货方式也各有不同,总其进货手段,不外“哄、骗、偷”三字。到了出货时,再加上一个“欺”字,就算“功德圆满”了。
进货方式主要有:
以新换旧 如换娃娃的、换洋火的、换瓷器的、换铝制品的。这些都是担着大筐以新货去换旧物的办法。譬如小孩愿要一个泥娃娃,女佣人愿要洋火,老太太愿要小瓷壶,家庭妇女愿要小铝锅,都可拿出家中旧物来兑换。在兑换过程中有时就能从买主处换来好货。如用两包洋火换一个旧铜壶,用一个小铝锅换一对锡蜡钎,用两个泥娃娃换一件小毛衣,用一把小瓷壶换三根锡焊条,等等。
夹包串门 即上门买货。买进的货物以珠宝、首饰为主,衣服、木器次之。若是串大宅门(即官僚住宅),可以买到很便宜的货。窍门是首先买通佣人。
打鼓买货 买者每天担着大筐敲着小鼓,走街串巷,口里喊着“破铜烂铁的卖!破麻绳的卖!”主顾多为家庭妇女,家中用不着的东西她们就卖。
蹲筐买货 买者在固定地点设一大筐收买旧货,尤其欢迎小路货(即小偷货)。如从轮船上、洋行里、宅门中偷出来的东西,这里都敢收。这叫作“买跑的”,当然价钱要便宜得多。干这一行要有靠山,还要多认识小偷,本钱要大点,怕有麻烦是不行的。
跑叫卖行 就是看到某叫卖行有便宜货出售,就去买到手转售赚钱。
“买狗少” 即专门恭维官僚或资本家的狗少(即败家子),哄他们出卖家中的东西。为了讨他们欢喜,常请他们吃喝玩乐。像天津倪嗣冲家中的三孙少、成记纸行的九少,就是买货的对象。买旧货的张德生说:“我买过倪家的古玩、玉器、图书和字画。买过成记纸庄成捆的白报纸,赚了不少钱。”
不论是哪种进货方式,在交易的过程中都要采取一些欺骗手段。最常见的是:秤上做文章缺斤少两。最损的是“破坏巧买”,即在第一次看货时,故意把它破坏一点。结果就可压价把东西买到手。如果是整套机器,就先偷出一点零件。因为卖主怕残了不值钱,自然会降低价格。还有一种手法,就是看到坏货中有好货时,干脆给他来个“论堆买”,不再单讲价钱。铜中带铝、铁中带锡之事往往有之,买后常获厚利。
入宅买物,遇见小东西多给价钱,使卖主满意,等下次遇见大东西,再和他磨价。利用卖主的信任和念旧心理,常常可得便宜。还有一种是买甲物顺便偷了乙物,不过这种手法很为同行所不满,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堵塞下次生意之路。其次,还有放线钓鱼的买法,就是先借给卖物人款子,到买物时自然价格就低了。
收旧货的,通过各种途径以低价将货物搞到手后,便拿到“鬼市”上去卖,卖货的手段也是多种多样的:
1、好货掺坏货 好布里掺坏布,好纸里掺坏纸,这是常有的事。
2、残货整新 如瓶、碗破了把它粘上,皮袄破了把它补上。有一人名叫张名善,善补瓷器,一经他手,6个月内看不出新残。当时收购来的破瓷器,常请他修补,再拿这些东西去蒙买主。
3、分别看货 如买到一对花瓶,猛看相似,细看不同。想多卖钱,就得采取此种手法。即先让买主看一个,然后再让他看另一个。这样他就看不出不同之点,如此即能卖高价钱。
4、趁夜出货 灯下不辨色,青蓝不分,卖杂色衣服时,就趁天不亮卖出去。(www.xing528.com)
5、架托卖货 即在摆摊之后,先请二三人装作买主,故意看货问价,以引起他人注意。等到他人上前看货时,再故意给以高价,以动摇顾客之心。结果别人买去,就上了大当。
6、换包卖货 即把货物包成两包,一包是好的,一包是坏的,外表完全相同。看货时,只让顾客看好的;成交后,却暗暗换成一包坏的。顾客回家一看,里边是坏的,拿回再换,卖主坚不承认,因此上当的很多。
7、大包卖货 就是把一大堆杂品裹在一个大包里,其中有一主要物品是假的。其余零星物品,确很便宜。乡下人不知大件是假的,常常上当。
8、老虎货 这种货是真的,但比假的还坑人。比如:把破雨靴用胶水粘好;把有孔烟筒用臭油涂上;把破被破裤用臭胶浆了;把坏车子烫上漆。乍一看,完全是新的,实际一用就坏。这些都叫“老虎货”。其得名由来,就是含有害人咬人之意。
9、床子货 这种货只能在床上摆着,不能实际应用。办法是用次棉、次布、次手工做成衣服和被褥等,摆出来卖给不懂眼的人。如果长时间不能卖出,就烦人穿用两三天,使被头和衣领袖口等处稍为脏一点,假充是在住家买来转售的,以蒙顾客。
10、以假乱真 在“鬼市”上还有一些欺骗买主的手段,如有人扮成厨师模样卖假香油;有人打扮成道士模样卖假药材;还有的卖假香皂、假眼镜的。真是五花八门,多得不可胜数。
“鬼市”真是个藏污纳垢的场所,各种丑恶现象比比皆是,首先是:
小偷横行 如“挂帘偷物”。偷东西的方式很多,办法是:结合三五小偷,装作买物人,到处看货。见到某摊有较值钱的货物,就上前问价。一人把大筐担子上的衣服展开观看,实际是遮住卖主眼睛,其他小偷即乘机偷物。还有一种是“电照偷物”。即小偷手中拿一电筒,上下照射,假装看货。俟卖主不注意时,将电光移至卖主脸上,使其眼光发迷,另一小偷即把东西偷走了。更奇怪的是“打架偷物”,即一群小偷装作打架,趁人一乱就把货物偷走了。
借故找碴 有人身上穿着很整齐的衣服,手里提着几瓶白兰地酒(真瓶假酒),在人群中乱挤。见到有乡下人或年轻学徒,他就把臂膀一靠,松手使瓶子落地摔坏。然后气喘嘘嘘地向靠近他的那一个人说:“这怎么办?我是奉命给某官长送礼物的,这怎么交代!”结果出来人说合,被他敲诈的人出几元钱才能了事。这种做法俗名叫“碰磁的”。
剌破头的 即“鬼市”上时常有乞丐模样的人,手中拿一小刀,沿街乞讨。他到你摊前,先说好话,索取零钱。如果摊主不给,他就用刀向额头一划,鲜血直流。摊主怕事,只好给他几个钱,打发他快走。
伺机路劫 即专门有一种劫路盗匪,天黎明时藏在市场附近僻静处,遇到单身买物人走过,他们就蜂拥而上,持武器搜腰,得钱后,把失主推倒,呼啸而去。
在“鬼市”上,干旧物买卖这一行的多系贫苦人或小有资本者,他们同时也要忍受着各种恶势力的压迫,才能勉强维持下去。首先是受到官警的欺压。官警们的欺压手段很多,例如:
指物强买 有警察日本特务之流,他们闲游“鬼市”,见到有心爱之物,不问价钱,拿起就走,或值十付一,扬长而去。如果卖主稍加阻拦,定遭毒打。
砍砖指点 也叫“飞帖打网”,即官警假说家中有喜寿事,发帖请人,你就得随份子,至少一元或数元不等。什么叫“指点”呢?就是官警们见到某摊生意不错,即转弯向你借钱。如果不如所愿,即唆使某小偷咬你,说你的东西是同他一道偷来的,这就得吃官司,为此丧家破产者时有所闻。
逢节摊派 每到过年过节,官面上的人就指使当地混混(流氓)到各摊各户,分送馒头、粉条等物,索价比市面高一倍。但各家必须买,否则就甭想在市上做买卖。
其次是受地痞流氓的欺诈。地痞流氓飞帖打网的事他们干;借故敲诈的事他们干,总之他们比官方爪牙还历害。其中最狠毒的一着是“敛地皮钱”,即每月每摊必须给他们拿一定数目的款子,作为地皮钱,“鬼市”上的摊贩们都忍痛照交而不敢违抗,否则你就得走人。
再者就是受帝国主义势力的欺压。担大筐买旧物的如要出入租界都得纳“买路钱”,逢年过节,还得送巡捕房管事人及巡捕节礼。照例官长5元,巡捕2元,共计每年非上百元不可。
外国衙署对中国人的人身迫害,那就更可恨了。有一次有个叫章振武的到法租界去收买旧物,得罪了巡捕,巡捕把他带到工部局去。硬说他买的东西是偷来的,不问青红皂白,把他吊起来就打。经过证明不确,才把他释放。可是章振武的一支膀子被打得失去知觉,半年才复元。
天津解放后,经过多次整顿,“鬼市”得到彻底改造,1954年成立了天明市场,穷苦百姓都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再也不用在这种藏污纳垢场所谋生。昔日那种鬼气森森的场所,变成了天空明朗、欣欣向荣、井然有序的旧物市场,真是“换了人间”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