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助推扶贫共享幸福生活

大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助推扶贫共享幸福生活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贫困问题是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战略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986年至2005年,大新县先后投入5870万元扶贫资金,经过选准项目、创办实体示范带动,推动扶贫开发。大新县委、县政府在进行扶贫工作中,采取定点帮扶措施,组织干部深入村屯蹲点,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大新县革命老区发展史,助推扶贫共享幸福生活

贫困问题是关系全局、影响长远的战略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民生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扶贫开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986年至2005年,大新县先后投入5870万元扶贫资金,经过选准项目、创办实体示范带动,推动扶贫开发。1990年,全县累计解决温饱问题21322户118169人,分别占全县温饱问题未解决25284户139136人的84.33%、84.93%。1991—1995年,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坚持开发性扶贫和科技扶贫,实行以工代赈,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建设。5年间,投入扶贫开发资金2612万元,解决6.6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1996—2005年,组织和发动群众开展村级道路建设、人畜饮水工程、农村茅草房改造三大会战,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大力扶持农民发展种养等产业,加强农村交通、水利、能源和人畜饮水、退耕还林等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实现了村村通公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

(一)以工代赈

大新县以工代赈工程从1984年开始,1987年首期工程结束,三年国家共拨给以工代赈工程折款350.11万元,其中粮棉布折款22.93万元,配套资金128.18万元(含县自筹26.24万元、群众自筹9.83万元),粮食392.49万公斤,棉花1584.5担,棉布39.39万米。修建公路10条107.5千米,桥梁2座,人畜饮水工程76处。1986年,全县投入以工代赈款257.58万元,修筑公路用款242.58万元,当年年底完成公路5条28千米;完成人畜饮水28处,解决9437人、4721头牲畜饮水困难。基本解决温饱3323户11321人,分别占扶贫户数、人数的45.59%、45.71%。硕龙乡在以工代赈工作中,拨出35.78万元扶贫资金,重点扶持1337户困难户,其中扶持养牛176户,养猪197户,养羊13户,养鱼2户,养鸭191户,种甘蔗342户,种果营林474户,种药材29户,从事农副产品加工3户。1987年调查统计,全乡有812户脱贫。

1987年,在交通工程建设的扶贫中,全县干部群众通力协作,艰苦奋斗,投入17611个劳动力,计95万个工日,搬动土石方81万立方米,挖涵洞2634.7米。至年底,19条公路全部竣工,其中完成四级公路10条70.38千米,完成机耕路5条33.27千米,完成马驮路4条27.4千米,完成桥梁2座107米。同年,人畜饮水工程投入100667个工日,投入浆砌石4327立方米、混凝土480立方米。

(二)边境大会战

大新县边境建设大会战(简称大会战)于2000年8月15日全面动工,2002年9月中旬基本完成任务。大会战建设项目2495个,上级计划投资8335.97万元,包括县级投入、各单位资助、群众投工投劳折款等,实际完成总投资3.83亿元,至2002年9月,项目全部竣工。建成一批教学基础设施、乡镇干部住宅楼、乡镇文化站、乡镇卫生院、村委办公室、村级卫生室、乡村公路、人畜饮水工程和村村通广播电视设施等项目,全县145个行政村(居)委会全部实现了办公室楼房化,全部消灭了农村茅草房,极大地改善了全县基础设施条件。2002年10月8日,自治区边境建设大会战工作总结大会在大新县硕龙镇召开,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大、自治区政府、自治区政协领导参加了会议

硕龙镇念斗村新貌(何农林 摄)

大会战中,全县共投入1.12亿元用于交通道路建设,修筑公路275.95千米,其中村级公路148.51千米,乡乡通柏油路68.62千米,贴边三级公路58.82千米,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乡乡通柏油路,通往德天、明仕等重点景区和通往下雷矿区等道路全部进行了改建扩建,公路等级大大提高。全县实施156所学校429个单项工程,总投资3872.5万元,其中自治区补助2178.5万元、部门自筹1514万元、县筹款180万元,主要建设教学楼、学生宿舍楼、学生食堂、校门、校道、围墙厕所、浴室等,总建筑面积7.52万平方米。投资332万元,实施村村通广播电视项目350个,解决了边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投资230万元建设12个乡镇卫生院,投资106万元建设133个村级卫生室,解决了边境人民“看病难”的问题。投资308.1万元建设农村人饮工程47处和投资414.97万元新建5个供水工程,解决了48个屯10.57万人和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2.23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建设乡镇干部住宅楼16楼570套,极大地缓解了乡镇干部“住房难”的问题。新建、扩建村委办公用房145个,解决了村委办公条件差的问题。实施全县16个乡(镇)145个行政村758个自然屯1305户农户的茅草房改造,共改造2668间,面积82304平方米,大大改善了农村居住条件。(www.xing528.com)

大会战中,自治区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统战部和广西大学、广西民院、中国银行广西分行、自治区科技厅、中保广西分公司、自治区工行、自治区地税局、自治区交通厅、交通银行广西分行、自治区工商局等13个单位对口支援土湖、下雷、硕龙、堪圩、宝圩5个边境乡镇中小学教学楼的硬件建设,共拨款225.4万元,捐物折款34.09万元。玉林市政府支援130万元进行茅草房改造。南宁荣和集团等支援建设宝圩中心小学教学楼,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广西大学援建下雷中学学生宿舍楼和学生食堂,并送来8台电脑、2600多册图书和1800多件衣服。

大新县委、县政府在进行扶贫工作中,采取定点帮扶措施,组织干部深入村屯蹲点,帮助群众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

1988年,大新县委、县政府在扶贫工作中,选定大石山区的五山乡为扶贫、脱贫试点,组织干部深入调查,把全乡3744户20110人进行排队,列出扶贫对象3549户19072人。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前提下,蹲点干部帮助群众办了如下实事:一是植树造林,以三合村常屯为点,组织农民种植杉、松树163.26公顷。二是修筑公路,发展甘蔗生产。1988年初,采取民办公助方式修筑4条共19千米的公路,同时发动农民种植甘蔗106.66公顷,年底收获甘蔗2500吨,产值67.5万元。三是利用山坡荒岭种猫豆。县政府从外地引进猫豆种子5000公斤,发动全乡47个屯2401户农民种植猫豆,全年收获产量15万公斤,产值12万元。

1992年,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与县委、县政府签订工作责任状,做到领导蹲点、机关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由县长蹲点,并指定县扶贫办、民政局挂钩包干,协助乡镇党委、政府采取长短相结合的办法,帮助农民进行开发性生产。具体工作:一是投入13.73万元,推广玉米地膜种植;二是植树造林404.4公顷,此外还种植龙眼5030株、三华李1100株、酸梅155株、竹子2万蔸;三是投入1万元,组织群众修路11条27.5千米,解决18个屯的交通难题;四是投入7.5万元,帮助农民种桑养蚕,种桑面积33.33公顷;五是投入10.91万元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解决670人、580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六是改造中低产田329.93公顷,砌墙保土15.07公顷。1992年底统计,全县有420户2143人脱离了贫困。

2001年,大新县扶贫开发工作继续实行单位包村、干部包农户的帮扶责任制,全县共落实110个单位378名干部,组成16个扶贫工作组(队)到16个乡镇145个行政村,挂钩帮扶贫困农户1650户,投入帮扶资金155万元,扶持发展种养户121户,修建屯级道路48条共144千米,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4处,接通广播电视行政村15个,兴建沼气池12443座。通过一系列的帮扶工作,解决了3320户11620人的温饱问题,完成南宁地区下达全年解决人口温饱任务指标。2004年,继续实行四家班子领导挂点、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的扶贫工作责任制,落实县四家班子领导29人,县直机关单位72个288名干部挂点包村,挂钩帮扶贫困户3800户,发动干部捐款16万多元,扶持种养项目180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甘蔗生产1万公顷,种植腊月柑35.93公顷,种植苦丁茶30.67公顷;修通屯级道路10条35千米。通过帮扶,解决了4000户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同时,自治区纪委监察厅、自治区边防办、自治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3个单位分别到大新县堪圩乡民智村、硕龙镇隘江村、雷平镇钦联村对口帮扶,投入帮扶资金303.37万元,其中单位资金5.7万元,实物折款1.54万元,引进资金252.63万元,扶贫资金43.5万元;帮扶修建电灌站1座,修筑水坝2座,维修水渠三面光1.8千米,恢复灌溉面积100公顷;修建五保村住房350平方米,修建人畜饮水工程4处,修筑屯级道路11.5千米;捐赠衣物850件,资助1名失学儿童上学3000元;举办科技培训班10期,受训360人次。

2004年,大新县获上级批准“兴边富民行动”项目工程4个,扶助资金35万元,其中投入宝圩乡板价村板价屯修筑屯级公路15万元;投入宝圩乡板价村板难屯、下雷镇新丰村天等屯兴建人畜饮水工程分别为5万元、7万元;投入全茗镇上湖村巴隆屯修建桥梁8万元,年底全部竣工,验收交付使用。2005年,县民族事务局实施扶贫项目4个,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福隆乡中山村地板屯、榄圩乡新球村渠定屯人畜饮水工程和硕龙镇隘江小学学生宿舍、龙门乡宝山小学图书室建设,受益的少数民族师生和民族群众3099人。4个项目工程于当年6月底竣工验收,交付使用。

2005年,大新县组织实施自治区下达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贫困村25个,分别为桃城镇德立村,全茗镇配偶村,五山乡温新村、文应村,龙门乡上育村,昌明乡东风村、良泮村,福隆乡福隆社区,榄圩乡先力村,恩城乡护国村、维新村,那岭乡岜伏村、好胜村,雷平镇安民村、钦联村,宝圩乡板价村、板六村,堪圩乡民智村、拨浪村,硕龙镇隘江村、门村,下雷镇志兴村、信隆村、仁益村、新育村。年内上报并落实项目60个,其中屯级道路33条102.8千米,独立桥2座160米,人畜饮水25处。项目总投资52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补助407万元,群众自筹113.5万元。项目覆盖60个自然屯5225户农户22358人。当年底,已在25个贫困村中完成修建村屯道路14条、独立桥梁1座、人畜饮水工程3处、沼气池616座。年内,还在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25个贫困村中实施种草养牛项目,计划参与实施项目农户3080户,种植牧草205.33公顷,饲养肉牛770头,项目总投资45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补助154万元,群众自筹302万元。至年底,已完成项目技术培训16期,受训农户1780人,印发宣传材料1800份,种牧草46.67公顷,养牛350头,完成投入财政扶贫资金65万元。此外,还组织实施扶贫生态示范,即下雷腊月柑种植示范点和恩城乡维新村新胜屯、下雷镇志兴村下禁屯生态示范点;在新胜屯完成建造文化活动室、篮球场硬化、环屯道路硬化等项目,在下禁屯完成建造文化活动室和篮球场硬化项目。

1986年至2005年,大新县完成扶贫建设项目396个,总投资6974.08万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