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之前,大新县没有重、化工业,也没有轻工业。那时候,大新县只有一些零零星星、由单家独户经营的手工业户,比如打铁、榨油、编织等家庭手工业作坊。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当时大新县的工业,半点也不为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下,大新县积极兴办工矿产业,很快就从零开始突进并快速发展,从而为全县经济的雄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化肥
大新县化肥厂位于县城西南面的太平公社雷平车站附近,1964年建成投产。1965年生产硫酸400多吨,普通过磷酸钙3200多吨。当年,群众还不太懂化肥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化肥销量很低,资金周转不畅。后来,干部、工人挑着化肥到生产队宣传、做示范,传授化肥使用方法,化肥的销路才得以打开,生产得以发展。当年8月,化工部在江苏省南通市召开的全国小磷肥厂会议上表扬了大新化肥厂艰苦创业的革命精神,并以“艰苦创业学习大新化肥厂”为题,在报刊上介绍了该厂的先进事迹。1966年底第一次扩建,投资120万元,淘汰了“土设备”,实现了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1969年后,普通过磷酸钙年产量从5000吨提高到15000吨,硫酸年产量从2000吨提高到7500吨。普通过磷酸钙含有效磷提高到13%,达到国家规定的出厂标准,产品分配纳入国家计划。从1968年起,每年都有利润上缴国家。1974年,干部、职工立足于本地资源,采用本地产的磷矿石生产化肥,又开设下雷公社、榄圩公社、硕龙公社3个磷矿点,改变了磷矿石长期依靠进口的状态,为国家节省了外汇。1976年,投资160万元再次对县化肥厂进行扩建,使硫酸和过磷酸钙分别突破年产2万和3万吨大关。该厂在生产硫酸过程中,还提炼制成电瓶酸,填补了广西机用电瓶酸的空白。1974年,该厂利用硫酸废渣炼铁成功,被中央列为国家科研项目,拨专款建炼铁车间。该厂多次被评为大新县、崇左地区、自治区“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
(二)农机
大新县农机厂建立,位于县城西北方向约1公里的响水桥畔,1958年由桃城打铁社、修理社、木器社合并而成。建厂初期只能生产锄头、镰刀、铁齿耙和铸造犁头等简单农具。1965年生产逐步走上正轨,生产碾米机和打谷机。1970年以后,工厂规模扩大,先后建成翻砂、钳工、安装3个车间,拥有精密的车床、刨床、铣床、钻床等机器设备,自制了吊车、冲筛机和斩铁机,生产基本实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的产品有喷淋机、电动打谷机、风柜、人力车、手扶拖拉机拖卡、电动机、水轮机等多种产品,其中碾米机、打谷机和简易水轮机为大宗产品,产品质量好,远销天等、隆安、崇左、上思等县。1982年,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有的农机产品不再适应农村需要,增设了花炮生产车间,其他车间以修理各种农机具为主,兼生产小打谷机、小风柜等产品。
(三)水泥
1949年前,大新县不能生产水泥。新中国建立后,才逐步发展水泥生产。1964年县化肥厂建成后,设立了一个水泥生产车间,年产水泥2000吨。1977年3月,水泥生产车间搬到县城近郊并新建水泥厂,总投资146万元,设计年产水泥2万吨,分生料、锻烧、制成、机修、化验等6个车间。1985年有干部职工221人,固定资产200多万元。水泥厂占地17万平方米,有各种机器设备150多台,主要产品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过程中,全厂干部职工开展技术革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了盈利。1978年生产1吨水泥的成本是90.5元、煤耗217公斤、电耗145.4度;1979年分别下降到成本73元、煤耗193公斤、电耗95度,当年开始盈利。1981年改成液压机窑以后,生产的水泥大部分达到425标号。1985年下半年水泥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当年12月创造了月产3000吨水泥的新纪录,至1985年水泥年产量达到17092吨,总产值173万元。
(四)制糖
大新糖厂旧貌(何农林 摄)
大新糖厂新貌(何农林 摄)
1949年以前,大新县只有土法手工制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有机械制糖。大新县糖厂位于县城西南的桃城河边,1973年筹建,1975年投产,国家投资580万元。初建时日榨甘蔗500吨。1982年扩建为日榨甘蔗650吨,1983年又扩建到日榨甘蔗850吨,1986年榨季平均日榨甘蔗超过1000吨,实际榨蔗量为13.83万吨。至1985年底,全厂有固定资产735万元,干部、职工294人。主要产品有白砂糖、赤砂糖、糖片、酒精、白酒等,产品质量均符合部颁标准。1981年以后,进行技术革新和挖潜改造,各项经济技术均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同年,大新县糖厂实行按件计酬和产品与工资挂钩承包办法,日榨蔗量逐年提高,总回收率高达87.36%,白砂糖合格率达98%,黄砂糖更是100%达标,煤耗、电耗均有所下降,基本实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先进标准。1984年,在自治区有关部门的指导协助下,该厂开展缩短压榨机列和藕简光棍应用试验,效果显著,荣获轻工业部科研成果三等奖和自治区科研成果二等奖。1985年机糖产量达10216吨,总产值1118.53万元,税利324万元,比建厂初期的1975年增长14.1倍。(www.xing528.com)
(五)手工业
大新县的手工业行业众多,分布甚广,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1949年以前,主要的行业和种类有榨油、榨糖、酿酒、染织、陶瓷烧制、铸造、车缝、木工、打铁、打首饰、弹棉、补锅、织草绳、制土香、造土纸、制扫帚、编藤络和修理、刻字等。这些手工业多数集中在小圩镇,也有少数分散在农村,多为个体生产,或联家作坊,也有一村或联村榨糖、榨油的,规模较小,资金有限。1952年,大新各级政府成立手工业科,负责组织手工业生产。1955年冬至1956年春,大新县组织成立生产合作社。全县共成立19个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从业人员672人,占应组织总人数的98%。手工生产合作社组织起来后,为国家加工订货,按订货要求进行生产,产品数量和品种均有所增加。1957年,全县手工业总产值达121万元。1985年,全县手工业总产值207万元,比1978年增长65.83%。
(六)商业
大新县供销社成立于1952年冬。1953年4月,经过社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大新县供销社联合社。县供销社联合社成立后,通过发动群众投资入股,壮大集体经济,加上得到国家贷款,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起初,有桃城职工消费合作社(机关)和太平、宝圩、榄圩、龙门、恩城建立的5个基层供销社。1954年,桃城职工消费合作社并入国营县贸易公司,县供销社下设推销、供应两个经理部,县以下增设桃城、全茗、那隆、下雷、昌明、福隆供销社和安平、堪圩、土湖、荣圩、那岭、布泉、屏山、刘家分销店(分社)。1957年,县供销社联合社撤销,并入县民族贸易管理局,下属机构改为民族贸易商店,增设那岭贸易商店。1958年民族贸易管理局改为商业局,下属机构改为公司(县)、商店(公社)。
1954年,大新县首先在桃城、太平街圩4家纱布、百货商户进行批购零销试点,货源由国营供应,核定成本,定出牌价。为了加强对私营经济的改造,又实行统一领导、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把6个综合商店、5个合作店、4个服务店和8个合作小组合并为4个综合店,列入社会主义企业。人民公社化时期,综合店下放给公社管理。1962年回收,恢复成立合作总店和合作店组,实行自负盈亏。全县计有桃城、太平、宝圩、硕龙、下雷、土湖、全茗、龙门、福隆等圩镇成立合作总店。
1961年恢复县供销社和12个基层供销社,1965年上半年成立县耕畜公司,下设采购供应门市部,县以下委托供销社代办业务。1969年下半年,县供销社归县革委会生产指挥组贸易小组领导,县以下的供销社归公社革委会生产组贸易小组领导。1971年底,县革委撤销贸易小组,成立县商业局,统管商业、供销工作。1978年底,恢复供销社至今。1985年底,县供销社直属业务单位有土产公司(含派驻崇左转运站)、雷平转运站(1980年撤销,改为直属仓库)等6个,下辖13个基层供销社,16个分销店。
集市也叫圩市,是民众货物交流的主要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大新县有民间圩市27个。当时的圩场物价不稳定,一斤食盐折合10斤谷,一尺白扣布折合6斤谷,一盒火柴折合1斤谷,一块肥皂折合11斤谷。1948年,每担大米的价格由上一年的8万—9万元(国币,下同)猛涨到40万—50万元,一斤食盐折合稻谷54斤,甚至高达96斤,一尺白扣布折合40斤谷,一盒火柴折合3斤谷,一枚针换一只鸡蛋,一斤火油换20斤谷或两只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新县集市贸易圩场有桃城、龙门、昌明、福隆、榄圩、那岭、巴兰、太平、怀阳、宝圩、下雷、硕龙、土湖、全茗14个,以桃城、太平、宝圩3个圩场贸易额最大,福隆、龙门、榄圩、全茗、下雷、硕龙、土湖次之。
1950年至1965年,农村集市贸易均沿袭旧圩期三天一圩,市场活跃。“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左”的干扰,改为五天、七天、十天一个圩期,市场冷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个圩场均恢复旧圩日成圩。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农村集市已成为农民出售农副产品以及商品流通不可缺少的场所,不仅赶圩人数增多,市场也显得繁荣兴旺。根据工商管理部门统计,大的圩场赶圩人数达10000—15000人,比1978年以前增加2—3倍。据1985年统计,全县圩场年成交额平均2800万元,比1978年增加近一倍。集市规模越来越大,1982年以后,在人口较集中的安平、振兴、大岭、新民、荣圩、顿周、恩城、度灵8个地区也出现了集市交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