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起承转合的角度说,紫禁城的最后三年,是它“精气神”的尾音。
一座城跟一个人一样,最终活的就是“精气神”。
“精气神”没了,那就该寿终正寝。
紫禁城的黄昏,是在帝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徐徐展开的。革命与改良、近代化向现代化迈进时的挫折、国民性格在时代剧变面前的墨守成规以及东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都让这座王城震颤不已。
当然,城内人与城外人的心态是迥然不同的。有攻城者的渴望,自然就有守城者的固执,虽然这座城池最后是以和平方式易主的。但是毋庸讳言,和平方式的背后,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深深惆怅。
紫禁城内外的中国,就这样换了人间。
当然一切要从光绪三十四年说起。(www.xing528.com)
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14日和15日,在不到二十个小时的时间里,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去世。此前,也就是慈禧去世前三天,一个不满三岁的儿童被迫离开自己的家,置身于宫中。多年之后,已经长大成人的他在一篇自传里写道:“我记得自己忽然处在许多陌生人中间。在我面前有一个阴森森的帏帐,里面露出一张丑得要命的瘦脸——这就是慈禧。”这个被后世称之为宣统皇帝,名曰溥仪的孩子和当时卧病在床的慈禧太后有过一次并不愉快的情感互动——他很不高兴地将慈禧给他的冰糖葫芦摔到地上,并哭闹着要回家。
12月2日。太和殿聚集了这么一些人:侍卫内大臣、文武百官、乐师、太监和牧师,还有醇亲王载沣之子溥仪。这里在举行一个仪式,登极大典。主角当然是溥仪。帝国开创两百多年来,类似的登极大典一而再、再而三地举行,为的是见证权力的接续和江山的传承。只是这一次的情形有些异样,因为主角溥仪不配合。作为一个小孩,溥仪似乎不喜欢太和殿的宝座,他被抬上去又自己爬下来,几次三番,哭闹不止。这一天是阴历十一月初九,紫禁城里太和殿的宝座冷冰冰的,的确不是小孩喜欢待的地方。由此,场面变得有些尴尬了。一边是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一边是溥仪哭天喊地极不配合,再加上当时在“国丧”期间,丹陛大乐设而不奏,也就是说没有背景音乐,溥仪的哭闹声便显得惊天动地了。由此,登极大典中主角和配角的表演形成了一种意味深长的错位,呈现出极强的荒诞感。
但最严重的问题还不在这里,最严重的问题是载沣说了一句貌似无心的话语:“别哭别哭,快完了。”多年之后,已经长大成人的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指出了父亲这句话的宿命意味。他写道:“我感到拖沓、沉闷,加上那天天气奇冷,因此当他们把我抬到太和殿,放到又高又大的宝座上的时候,早超过了我的耐性限度。我父亲跪在宝座下面,双手扶我,不叫我乱动,我却挣扎着哭喊:‘我不挨这个。我要回家。’父亲急得满头是汗。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没完没了,我的哭喊也越来越响。我的父亲只好哄我说:‘别哭别哭,快完了。’他说这话意在安慰我,却给文武百官留下了惨淡的印象,他们把这看作是不祥之兆。”
唉,这就是1908年的帝国,光绪朝已然结束,宣统朝哭哭啼啼、极不情愿地开张。似乎没有人可以预言,三年之后,它会关门大吉。但历史其实伏笔处处,如果细心观察的话,从这一刻开始,很多蛛丝马迹已然显现,很多逻辑链条都指证了最后的结果。
一切由此走向万劫不复。那个曾经荣光的帝国,将失去最后那一丝精气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