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白居塔的科学建筑与丰富色彩

白居塔的科学建筑与丰富色彩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白居塔外观9 层,内有13 层,高约42.5米,塔基占地直径62米,占地面积约2 670 平方米。白居塔在建筑构造上极为科学,塔心为实心,每一层围廊构成环绕的转经路线,毗连的各种神龛之间相互独立,由下而上,龛室面积逐渐变小,最终可直达塔顶。无疑,白居寺塔的这种形式,渊源于尼泊尔的佛塔。白居塔的色彩也极为丰富。

白居塔的科学建筑与丰富色彩

白居塔外观9 层,内有13 层,高约42.5米,塔基占地直径62米,占地面积约2 670 平方米。寺内设有大小76间佛殿、神龛和经堂(其中一层20间,二层16间,三层20间,四层12间,五层4间,六、七、八、九层不分间共4间),外开108个门,被称为“塔中寺”(图5-8、图5-9)。殿堂内藏有大量佛像,故又称“十万佛塔”。

白居塔为吉祥多门式佛塔,塔体由十三层石阶、塔基、塔瓶、塔首和塔刹等几个建筑单元组成(图5-10~图5-15)。一至四层为塔基部分,在长宽约60米的基础上东、西、南、北四方逐层收分,并建有石墙泥面围栏和墙檐。白居塔在建筑构造上极为科学,塔心为实心,每一层围廊构成环绕的转经路线,毗连的各种神龛之间相互独立,由下而上,龛室面积逐渐变小,最终可直达塔顶。

图5-8 底层入口

图5-9 院门入口

图5-10 白居寺吉祥多门塔,左图为C.S.卡廷摄于1935年,藏于尼瓦克藏文档案博物馆,右图为笔者摄于2007年

图5-11 白居塔一层平面图(2007年10月测绘

图5-12 白居塔二层平面图(2007年10月测绘)

图5-13 白居塔三层平面图(2007年10月测绘)

图 5-14 白居塔四层平面图(2007年10月测绘)

图5-15 白居寺五层至八层平面图(2007年10月测绘)

一层(图5-16~图5-19)、二层(图5-20~图5-22)和三层(图5-23~图5-25)每面建5座佛殿(平面共有20 角),四层每面建4座佛殿,其中正中为大殿,左右两座佛殿为配殿(图5-26~图5-29)。一、三两层佛殿的布局和结构相同,正中大殿开间高大,向上延伸,分别与二、四层佛殿相通。二、四两层佛殿的布局和结构基本相同,正东、正西、正南和正北佛殿有门无殿,是一、三层大殿的延伸。塔东面建有通往各层直至塔尖的门殿和石阶,称为八大解脱城门。

图5-16 一层正北佛殿梁架

图5-17 一层至二层楼梯入口

图5-18 一层塑像

图5-19 一层壁画

图5-20 二至三层楼梯

图5-21 二层塑像

图5-22 二层壁画

图5-23 三层楼梯间和梁架

图5-24 三层塑像

图5-25 三层壁画

图5-26 四层楼梯间

图5-27 四层回廊

图5-28 四层塑像

图5-29 四层壁画

(www.xing528.com)

图5-30 白居塔五、六层斗栱 

五层为塔瓶部分,外墙圆形,粉白色,直径约20米,墙上方斗栱(图5-30)为五铺作双昂,重栱计心造,三十二朵,以承出檐,上为覆钵。墙四面正中各辟一门,门外两侧为束莲柱,束莲柱外侧和门上方的门塑为六孥具装饰(图5-31)。六孥具中大鹏(伽噌孥)只存头部与翅爪,两爪紧抓蛇神尾部并纳入口中,大鹏下两侧各有蛇身摩羯(布啰孥),当是早期形制,再下是童男(婆罗孥)作骑龙之相,还有兽王(福啰孥)、象王(救啰孥)(图5-32~图5-36)。

图5-31 白居塔第五层六孥具门饰

图5-32 五层佛殿入口

图5-33 五层屋面底层

图5-34 五层佛像

图5-35 五层塑像

图5-36 五层坛城壁画

六层塔首部分,外壁为十字折角相轮座(平面共有12 角),四周檐下置斗栱二十朵,以承出檐。补间铺作两朵,四铺作单昂,重栱计心造。四正面各辟一门,门楣上各画一双宽达3米的巨眼(图5-37)。据说来源于印度教湿婆神的巨大慧眼,能观人间一切。正是这四双眼睛的存在,使这座巨大的佛塔仿佛有了生命一般。尼泊尔的萨拉多拉大塔、斯瓦扬布塔四边均有一双慧眼(图5-38~图5-45)。无疑,白居寺塔的这种形式,渊源于尼泊尔的佛塔。

图5-37 白居塔六层门楣上的巨眼

图5-38 六层外檐斗栱

图5-39 六层外檐转角斗栱

图5-40 六层入口

图5-41 六层内廊(转经道)

图5-42 六层楼梯

图5-43 六层外窗

图5-44 六层顶面构造

图5-45 六层壁画

七层为承托相轮的仰莲,平面方形,四面各开一门,室内有一利用方形相轮柱的中心柱式佛堂。仰莲上为铜皮包裹的锥形十三天。八层内部为平面抹角方形的佛堂,佛堂正中偏西,东向设坛,上置金刚持铜像,右立持铃杵菩萨,左立持颅钵菩萨。四壁画各派祖师像。九层即伞盖下的空间,平面圆形,现内无佛像,但伞盖底面分八格,各格画一菩萨[7](图5-46)。

图5-46 仰莲及伞盖下的佛像

伞盖之上塔刹高约5米,十三法轮由底部和顶部组成,底部莲花座外圆内方。塔幢也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从十三天部分升出8 根木柱,支撑上部塔顶的铜制镏金宝盖和小窣堵坡塔刹,小窣堵坡塔刹的结构也明显地分为刹座、刹身、刹顶三部分,内用刹杆直贯串联。为了使顶部稳固,用四根铁链分别系在宝盖和六层覆蓬位置,链子上也挂满了金铎,远处望去塔顶部光彩夺目。

整个建筑造型雄伟壮观,外形优美而又富于变化,结构上也极为科学,塔心为实心,每一层围廊构成环绕的转经路线,毗连的各神龛之间互相独立,由下而上,龛室面积逐渐变小,现在最终可达塔身第六层(图5-47)。全塔以土石材料为主,细节上也有木结构,尤其在塔腹以上部分,采用斗栱、柱枋等,完全是明代汉地木构的式样。

白居塔的色彩也极为丰富。总体为白色,一至五层每层涂白色的墙面约占整个墙体高的2/3(图5-48)。一层檐口至出挑的蓬,从下到上依次为:约18 厘米高的棕红色带,15 厘米高的黑底金字的藏文字图案,10 厘米高的棕红色底出挑枋涂绿,枋截面尺寸约为8 厘米×8 厘米的方形。其上约40 厘米高的墙面底色为蓝色,上绘绿色圆形卷草图案,中间绘各形各色的莲花,还在每面墙的中心位置根据墙面的长短在卷草图案中绘1~2 尊仙女、天神。上部约8 厘米为棕红色,出挑的椽子涂蓝色。椽上的小篷以石片及阿嘎土作面层,涂棕红色。二至四层基本相同,但椽和枋之间的墙面的图案颜色与一层不同,为白底,并在每边转交处及中间绘制菱形黑底的绿色或橘红色卷草图案,有

图5-47 白居塔剖面示意图

图片来源: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139

图5-48 塔的墙面装饰(东北角拍摄)

的之间为圆形的八吉祥[8]图案。每层的围栏涂橘色。五层外观基本绘白色,斗栱相隔涂绿或蓝。六至九层是装饰的重点,出挑的椽子和枋及斗栱结构涂蓝或绿色,六层绘有传神的巨眼,其上额枋部分彩绘花朵,色彩多为橘、蓝、绿等饱和色,七层仰莲的绘制也多为橘、蓝、绿色的对比涂绘。再上为金色的塔刹部分。

总体而言,白居塔每层的墙面大部分是白色的,但在每层檐部重点彩绘色彩对比强烈的图案,巧妙地让人感觉到层次分明,有主有次。如果没有这些装饰色彩,白居塔整体会逊色不少。

据说,十万佛塔具有非凡之处,对着佛塔念一遍经,等于在其他地方念一千遍。因此,每年都有从青海、云南、四川甘孜等地赶来朝拜的喇嘛和善男信女,以及国外的佛教徒。

奇幻的宗教力量,使十万佛塔寄予着众生们延福消灾的无尽祈求,梵音朗朗中,神灵庇佑着虔诚而善良的人们。融入这静谥、安详又神秘的氛围中,令人感到一种灵魂的净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