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用房是宗山建筑重要的组成部分。宗本及其下属官员、奴隶等都居住在宗山上。江孜宗山上的东宗是江孜俗宗本的居住用房,西宗则是江孜僧宗的住房。
东宗位于宗山建筑群的东北部,现保存基本完好。东宗坐北朝南,共3 层,建筑面积为1 649 平方米。东宗房屋宽敞坚固,除起居室、客厅、经堂外,还有许多房间是仓库。宗本住宅的墙壁前,有一个专门用来贴告示的小房间,这是向广大农奴传达政府旨意的地方(图3-7)。
沿着平台前行,立有一块高大的石碑,即著名的《松筠和宁巡边记事碑》。该碑由3 块石头组成,上面记录着历代驻藏大臣及要员巡视边境的事迹。1791年,尼泊尔的廓尔喀人再次入侵西藏,在这关键时刻清乾隆皇帝命福康安率领大军进藏,和西藏各族人民一起驱逐了外国侵略者,巩固了边疆。此后福康安根据皇帝的指示,设定了《钦定善后章程》29 条。乾隆六十年,当时的驻藏大臣松筠和和宁千辛万苦进行巡边,并把巡边的经过及教诲刻记在石碑上,立在当时江孜藏军驻地校武场内,明示祖国神圣领土不可侵犯。此碑现已被立在宗山抗英遗址上,以教育后代继承爱国传统,激发爱国主义的热情。笔者调研时,恰逢藏族同胞前来做碑文拓片,碑文上仍可见比较清晰的文字(图3-8)。
平台的南面,是当年宗政府办公的衙门大院,门口有专门的下马石。
一层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图3-9),沿着山壁砌出。墙体厚重,用土石混合砌筑,一般的墙体厚度在1.2~1.7米之间,墙体之间间隔约2米。在空间稍大的地方,辅设有粗大的柱子。一层并不设置很多隔断,往往是一个相通的空间,主要做储藏之用。一层没有设置窗户,在墙上只有一行排列整齐的透气孔,透气孔断面呈梯形,内宽外窄,从外面看只能看见狭长的一条细缝,从里面看比较大,像一个窗洞(图3-10)。内宽外窄的设计有两个作用,一是通过它能给地下室一些光线,并适当地排出地下室的潮气;二是出于安全防守上的考虑,这种设置非常具有隐蔽性,人在里面可以轻易观察建筑外部的情况,并给予入侵者反击,而建筑外部的入侵者只能看见一条条狭长的细缝,无从还击。
图3-7 从宗政府鸟瞰东宗
图3-8 制作碑文拓片
(www.xing528.com)
图3-9 东宗一层平面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院落是西藏居住建筑的一大特点,没有院落的住宅西藏人是不愿居住的。西藏人比较喜欢聚会,节日数不胜数,其中较大的节日有藏历新年、传召大法会、林卡节、雪顿节和望果节等等。在这些节日中藏族人聚集在一起,或是拜佛求神,或是唱歌跳舞,或是骑马射箭,有着各式各样的形式。而平时不过节的时候,藏族人也喜欢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或是玩游戏消磨时间。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在院落里完成的。院落给了人们一块属于自己的室外空间。即便在宗山建筑上,藏族人对院落的喜好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江孜宗东宗的二层由九个房间和两个院落组成。建筑南北向分成两个部分,北半部分是各种房间,南半部分是两个院落。两个院子通过一个走道连接,相通而又独立(图3-11)。
图3-10 东宗南立面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图3-11 东宗二层平面
资料来源:西藏自治区文物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