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室内设计流派纷呈,这是设计思想空前活跃的表现,也是室内设计发展进步中必然经历的过程。室内设计的流派在很大程度上与建筑设计的流派相呼应,但也有一些流派是室内设计所独有的。我们研究和了解这些流派的目的不是为了模仿或照抄,而是要探究不同流派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其向背曲直,进一步寻求正确的设计原则和理念。
(一)白色派
因在室内设计中多用白色,并以白色构成基调而得名。白色环境朴实无华、纯净、文雅、明快,有利于衬托室内的人、物,有利于显示“外借”的景观,故在后现代的早期就开始流行了,直到今天仍为一些人们所喜爱。白色派在欧洲更加流行,除室内设计外,还波及汽车业和家具业。图2-15是白色派作品之一例,即史密斯住宅的内景。
(二)光洁派
盛行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其主要特点是善于抽象形体的构成,空间轮廓明晰,要素具有雕塑感,功能上讲究实用,加工上讲究精细,没有多余的装饰,符合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提出的“少就是多”的原则。
光洁派又称“极少主义派”,由于缺少“人情味”,其影响已经很小,但直到今天仍能看到这类作品。
(三)高技派
又称重技派。其特点是突出表现当代工业技术的成就,崇尚所谓“机械美”或“工业美”。在他们看来,真正把工业技术的先进性表现出来,自然也就取得了一种新的形式美。高技派的常用手法是使用高强钢材、硬铝和增强塑料等新型、轻质、高强材料,故意暴露管线和结构,提倡系统设计和参数设计,构成高效、灵活、拆装方便的体系。高技派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著名作品有法国巴黎的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图2-16)及中国香港的中国银行等。
图2-15 史密斯住宅的内景
图2-16 高技派作品蓬皮杜文化中心的内景
高技派还有一个分支,称“粗野主义”派。这一派别,多用混凝土结构,喜用庞大的体量和粗糙的表面,借以表现结构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图2-17)。
(四)繁琐派
又叫新“洛可可”派。
“洛可可”派是16世纪风行于法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一种建筑装饰风格。它是贵族生活日益没落、专制制度走向晚期的反映。其主要特点是崇尚装饰,繁琐堆砌,纤细矫俏,体现了上层社会腐朽的生活观,具有浓重的脂粉气。
繁琐派继承了“洛可可”派的基本特点,不同的是他们不过多使用附加的东西,而是通过新型的装饰材料和现代的加工技术取得华丽而略显浪漫的效果。他们的常用手法是大量使用光洁材料,充分利用灯光照明,选用鲜艳新款的地毯和家具(图2-18)。
图2-17 “粗野主义”派作品举例
图2-18 新“洛可可”派作品举例
(五)后现代主义派
也称装饰主义派或隐喻主义派。
产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工业化时代,与此相适应,建筑上也出现了注重功能、排斥装饰、应用现代材料和技术的现代主义,并出现了大量造型简洁的“国际式”建筑。出现这一现象有它一定的合理性,但这类建筑几乎千篇一律,久而久之,人们便感到冷漠和厌烦。(www.xing528.com)
进入后工业社会即信息社会后,人类文化包括设计文化逐步走向多元化。到了20世纪60年代,建筑设计中便逐步流行起后现代主义派,并在相当一个阶段受到了人们的推崇。
后现代主义派,强调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反对简单化和格式化,讲究文脉,崇尚隐喻和象征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常常使用传统元件,但又运用新的手法重组或变化,使室内环境显现出含糊复杂的性格(图2-19、图2-20)。
(六)历史主义派
也叫新古典主义派。
工业社会给文化方面带来的负面作用之一,就是使人们逐渐远离了历史。历史主义派反映了人们的怀旧情结,其口号是“不能不知道历史”,并号召设计者“到历史当中去找灵感”。
历史主义派的主要特点是运用传统美学法则,空间典雅、端庄,注重风格,在造型设计方面谋求与传统形式间的神似,重视装饰,在家具、陈设的设计与选择方面注意与文脉之间的联系。
历史主义派适合设计富丽、典雅的场所,故在当今设计中,仍有一定的支持率。
图2-21是北京凯宾斯基饭店苑园餐厅的内景。
图2-21 历史主义派作品例一
图2-22 历史主义派作品例二
(七)超现实主义派
超现实主义派又称非现实主义派。
其基本倾向是追求所谓的超现实的纯艺术,力求在室内设计中创造“无限的空间”,创造一个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的环境。超现实主义派的思想倾向与某些颓废派、嬉皮士、厌世者的思想相接近,都是想利用虚幻的东西填补心灵的空虚,满足一种猎奇的心理。超现实主义派在室内设计中常用的手法是造就奇形怪状、令人难以捉摸的空间形式,采用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灯光照明,使用弯曲或富有流动感的界面和线条,布置造型奇特的家具和设施,选用浓重的色彩、现代绘画、抽象雕塑以及毛皮和树皮等(图2-23)。
图2-23 超现实主义派作品举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