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室内设计与心理学关系:遵循认知规律、环境心理学指导

室内设计与心理学关系:遵循认知规律、环境心理学指导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室内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可概括成以下几方面:第一,室内设计必须符合人的认识特点及其规律性。随着科学的发展,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环境设计已显不足,于是,在环境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便产生了一门被称为“环境心理学”的新型学科。其中,与室内设计特别是空间处理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性、安全感和从众心理。

室内设计与心理学关系:遵循认知规律、环境心理学指导

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室内环境的精神功能主要在于影响人们的心理活动,因此,室内设计师就不能不研究心理学和运用心理学。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有两部分,即人的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即所谓的知、情、意。其中,认识过程是基本的,因为,人们要弄清各种事物必须先要看、听、摸、嗅,以产生感觉和知觉。人脑对事物的个别属性(如颜色、形状等)的反映称感觉,人脑对事物整体的反映称知觉。除感觉、知觉之外,记忆、想象、思维等都属于认识过程。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会产生满意、厌恶、喜爱、恐惧等情感,即经历情感过程。伴随这种情感还会产生意愿、欲望、决心和行动,即经历心理过程中的意志过程。

认识、情感、意志这三个过程是密切相关、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认识了事物,才能产生情感和意志。反过来说,产生了情感和意志又能深化对于事物的认识。以商店的室内设计为例,顾客进入商店后,看到室内井井有条的陈设,听到服务员热情接待的声音,嗅到化妆品的芳香气味,以至被某一广告或某种商品所吸引,进而对商店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这些都属于认识过程。在这个基础上,顾客很可能对商店产生某种信任感,这就是情感过程。其后,顾客可能产生购买某种商品的欲望和行动,这样,其心理就由情感过程进入到意志过程。反过来说,人们在购买商品的过程中,对商店的认识也会更全面和更深刻,这就表明,意志过程必然会促使前两个过程的深化和发展。

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人的心理特征,即兴趣、能力、气质与性格等。心理特征是人们共有的东西,但具体到每个人,又会表现出许多的差异。例如,有的人爱动,有的人爱静,有的人喜欢明亮花哨的装饰,有的人偏爱淡雅素净的环境等。心理特征表现在个别人身上的典型的、相对稳定的特点,在心理学上称之为个性,所以,心理特征又称个性心理特征。

室内设计与心理学的关系,可概括成以下几方面:

第一,室内设计必须符合人的认识特点及其规律性。

以“知觉”为例,室内设计的各种要素,都要为人们所感知,然而,人们能够首先感知什么,选择哪些客体作为知觉对象,是由许多主客观条件决定的。心理学告诉我们,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越容易被感知。从这点出发,室内设计中的重点景物、重点装饰都应有合适的背景作衬托,即整个设计必须体现主次分明的原则。心理学还告诉我们,活动着的对象和新异的对象容易为人们所感知。从这点看,瀑布、喷泉、变化着的灯光、上下穿梭的观光电梯等,自然容易为人们所感知。不常见的东西也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如一种新的顶棚装修方法出现后,很可能引起设计师和参观者的兴趣,但是,当这种做法被到处套用后,就会逐渐失去吸引力。公式化的东西、概念化的东西之所以缺乏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道理也在于此。心理学又告诉我们,使人感兴趣的东西容易被人们所感知。因此,室内设计人员要认真研究不同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人的经验、需要、兴趣、情绪和个性,而不能仅以自己的好恶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用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作装饰,在成人用房中可能不合适,在儿童用房中则是相宜的。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人的认识过程确有一定的规律,室内设计只有符合这些规律,才能首先被人们感知和进一步为人们所理解。

第二,进行室内设计必须研究人的情感与意志。

人是有情感的实体,人的情感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室内设计的精神功能就是要影响人们的情感,乃至影响人们的意志和行动。

设计英烈馆应该呈现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唤起人们崇敬和缅怀英烈的情感,激励人们“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决心和信心。设计幼儿园应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情感与品质,激发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意志和行动。

从上述观点出发,室内设计人员必须研究人的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规律,以及室内设计的各种要素对人的情感和意志过程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

第三,进行室内设计必须研究人的个性与环境的关系。(www.xing528.com)

个性影响室内设计,室内设计影响人的个性。在诸如起居室、卧室等房间的设计中,主人往往就是设计师,其设计就不能不反映主人的兴趣、能力、气质与性格。对于室内设计师来说,重要的是了解使用者的个性特征,并通过室内设计影响其个性。这是因为,人的个性既是比较稳定的,又是可以或多或少或快或慢地改变的。

室内设计能够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们的个性。从这一点看,室内设计者应该也可能运用各种手段去培养人们高尚的情操和健康审美观

随着科学的发展,用“普通心理学”的理论来指导环境设计已显不足,于是,在环境学与普通心理学的基础上,便产生了一门被称为“环境心理学”的新型学科。它以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任务,着重从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角度探讨环境与人的关系,以期实现环境的最优化。该学科研究的重点问题是人如何认识环境,如何评价环境,已有环境如何影响人的感觉、情感和行为,从人的心理和行为看,什么样的环境才是理想的环境等。

其中,与室内设计特别是空间处理密切相关的问题是公共性、私密性、领域性、安全感和从众心理。

公共性。表现为人对公共活动、互相交往以及共同使用空间具有明显的需求。人们需要公共空间,希望借助公共空间沟通信息、交流感情,而这一切对人的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人的精神状况与其儿童时代有无朋友、有多少朋友有一定的关系。朋友多而经常交往者,患精神疾病的概率会小很多。因此,应在建筑中尽量设计一些大家都能看到、都能使用的共享空间,吸引人们来此休闲和活动,并在这种休闲和活动中增强社会感。美国著名建筑师波特曼深悟此道,他本着为人而不是为物的原则,在旅馆创造了极有特点和极富人情味的共享空间,丰富了室内设计的理论,也提供了极为宝贵的经验。

私密性。是指人或人群有控制自身与他人进行交往的特性,它与公共性是一对辩证统一的矛盾。无论是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看,还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看,人总是既需要彼此相识、相互交流,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自我隐匿、保留个人的隐私。

私密空间具有四种功能:一是支配,即完整地支配自己,保持独立感;二是自泄,即能够独立地进行自我表现,表达自己的情感;三是内省,即能安静地进行评估、思考,反省自身,检讨言行;四是隔离,即隔绝外部干扰,只在必要时进行联系。

住宅中的卧室、宾馆中的客房等都特别强调私密性。

领域性。系指人或人群为满足某种需要,要求占有一定的空间范围及范围之内的所有物的特性。这种领域有时是有形的,有时是无形的。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突然有几个陌生人靠近,会使这几个朋友立刻警惕甚至是排斥,从理论上说,就是他们的领域受到了威胁和侵犯。几个朋友到餐厅进餐,很愿意坐到由隔扇或屏风分隔出的卡座,也是要显示其领域性,只不过这种领域是有形的,前一种领域是无形的。

安全感。在空旷的空间中,人们往往希望有依托,而不愿把自己置于一个没有“依靠”的位置上。出于这一心理特征,在原野上,人们喜欢背靠大树或石头休息;在室内,人们习惯于靠墙、面门而坐。因此,在设计经理室、主管办公室的时候,必要让经理、主管正面或侧面对门,而不是背对门口。

从众心理。人在行为方面有盲目跟从多数的特性,心理学称它为从众趋势。根据这一特性,在公共场合(如商场、博物馆等)的室内设计中,一定要重视空间、照明、标牌、音响的设计,方便而正确地组织人流,确保在紧急情况下顺利地将人们疏散出去。

环境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学科的成熟,必然会有更多的环境设计问题能从心理学中找到理论依据,从而使环境设计建立在一个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