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环境的概念
研究建筑外环境设计和建筑内环境设计即室内设计,应该首先搞清环境的概念。
《辞海》给环境下的定义是“周围的状况”,说法似嫌笼统。一般来说,环境乃是一定范围内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总和。无论采用哪种说法,都不难看出,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相对于某种主体,如人、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而言的。对于人类而言,环境就是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客观条件。
人类所处的环境相当庞杂,归纳起来,不外三个方面,即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包括地理、气候、山、水、阳光、空气、土壤、野生动物和植物等。
人工环境包括城市、乡村以及它们之中和之间的建筑、道路、桥梁等,它们是人类创造的成果,又反过来影响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社会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宗教等。家庭、学校、社区等都是与人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
上述三个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其中,自然环境着重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工环境着重反映人与人造物的关系,社会环境则着重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应该特别说明,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果属于人工环境,但这决不表示环境艺术设计可以脱离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独立。恰恰相反,进行任何一种环境艺术设计,都必须充分考虑该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为,从本质上说,正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决定着环境艺术设计的形成、走向、风格与特点。
建筑外环境与建筑内环境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复杂而紧密。首先,要利用,如充分利用良好的朝向、充足的自然通风及采光和优质的自然景观等。其次,要规避,即规避自然环境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如风沙的侵袭等。再次,要改造,即化劣为优,变废为宝,如将原有的高洼地改造为小山或水池等。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保护,即使其免遭或轻或重的破坏。
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一样,参与并制约环境设计。其中,经济状况、科技水平、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等因素对环境设计的影响尤为显著。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实践中,要高度重视社会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又要以高品质的成果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及创建和谐社会做贡献。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
“环境艺术”一词,是近三四十年才出现的。从字面上看,是对环境进行艺术设计,但是,这种艺术不同于绘画、雕塑等纯艺术,而是一种与人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艺术。
环境艺术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创造理想的生存和生活空间,是人们的一种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应该看到,从有人类的那天起,人们就在不停地调整着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地完善着自身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城市、乡村等人工环境的出现,给人们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诸多便利,但也带来不少负面影响,于是,人类在追求理想空间的过程中,除了要协调人类自身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外,还要协调人与现有人工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们可以给环境艺术设计下一个简短的定义,即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为基点,以技术和艺术为手段,以满足人的物质需要与精神需求为目的,协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更加理想的艺术创造活动。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和专业,是从城市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等传统学科和专业衍生出来的。正因为如此,环境艺术设计无论是与上述传统学科和专业之间,还是与相关学科和专业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设计内容方面尤其有许多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甚至是难解难分的部分。
从三十多年的发展情况看,当今的环境艺术设计实际上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建筑外环境设计,如居住区的外环境设计,校园、厂区的外环境设计等;二是建筑内环境设计,即现在统称的室内设计。
与建筑外环境设计和建筑内环境设计相近的学科和专业有:
(1)城市景观设计,包括广场、商业街、标志物、夜景照明、城市雕塑、大型水景和室外壁画的设计。
(2)园林绿化设计,包括城市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街头绿地的设计。
(3)展示设计。
(4)店面设计。
展示设计可以说是室内设计的分支,是随着展示业的崛起而逐渐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学科和专业。店面即商业建筑的立面,其设计本是建筑设计的一部分。但在商品经济异常发达的今天,许多商店不断易主,不断改变经营品种,于是,也要求商店相应地改变自己的立面形象,久而久之,店面设计也就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行业。店面设计涉及入口、墙柱、橱窗、广告、招牌和灯光等,它们直接影响街道乃至城市的形象。
三、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性
环境艺术设计既然纳入艺术,自然要具备艺术的特质,即与音乐、绘画、书法、雕塑等艺术门类具有共同性。但从另一方面说,它既然是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自然又应具有与音乐、绘画等艺术门类不同的特殊性。
艺术的门类相当丰富,艺术的分类相当复杂。
从时间和空间角度看,可把艺术划分为时间艺术(如音乐)、空间艺术(如绘画、雕塑等)和时空艺术(如舞蹈、戏剧、电影等)三大类。音乐等所以被称为时间艺术,是因为它以动态的方式在时间中先后承接地显现;绘画、雕塑等所以被称为空间艺术,是因为它们以静态的方式在空间中显现;而戏剧、电影等所以被称为时空艺术,是因为它们既能以动态的方式在时间中显现,又能以静态的方式在空间中显现。
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果往往由多个空间组成,以室内设计为例,较复杂的项目就可能包括多个厅、室、连廊等。在这样的项目中,人们既可静观一个固定的空间,又可在一定的时间内,动态地、连续地感受一个个其他的空间。其实,即使在一个空间内,人们也可以变换位置,从不同的角度欣赏空间,并获得不同的感受。因此,这样的设计成果实际上就兼有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特点。环境艺术设计也就兼有了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的性质。
从如何表达思想情感的角度看,还可把艺术划分为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两大类。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等,侧重于再现客观事物;表现艺术如建筑等,侧重于表达相对抽象的氛围和理念。
环境艺术设计成果是由多种元素构成的。仍以室内设计为例,其空间环境内就可能包含大量家具、设备、绘画、雕塑、摄影、工艺品、灯具和自然景物等。这里的建筑空间与家具等,具有表现艺术的特点;而绘画、雕塑、摄影等,则具有再现艺术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环境艺术设计又必然兼有再现艺术和表现艺术的性质。
为了清晰地表明艺术的类别,也为了清晰地表明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殊性质,特列表,见表0-1。
表0-1 艺术的类别
下面,进一步分析环境艺术的特性。
(一)从功能上看,具有双重性
人类创造的文明成果有两大类,即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厂房、机器等属于物质产品;音乐、绘画等属于精神产品。在一般情况下,物质产品仅有物质功能,即供人使用;精神产品只有精神功能,即供人欣赏。但也有一些产品包括环境艺术成果在内,同时具有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也就是具有功能上的双重性。
以城市广场为例,它要解决交通运输、人流集散、集会、休闲及照明、排水等使用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要使广场具有完善的物质功能。但它还必须以自己的形象、绿化、美化等反映城市的特色、风貌,给人以鼓舞和美的享受,即让该广场具有精神方面的功能。
环境艺术所以具有双重功能,根本原因在于它所服务的对象——人本身就具有双重性。从哲学观点看,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他有衣、食、住、行等物质需求,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有审美、自尊、自我实现等精神需求。(www.xing528.com)
对环境艺术设计者而言,深刻理解环境艺术的双重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深刻理解这一点,并将这种理解全面地体现于设计之中,才不会顾此失彼,才可能避免片面性。
(二)从理论基础上看,具有多学科交叉性
环境艺术以多种学科为基础,既涉及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又涉及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属于前者的有城市规划学、建筑学、人体工学及通风、电气、照明等学科,属于后者的有哲学、历史、民族、宗教、美学、心理学、行为学及相关的艺术。
涉猎如此广泛的学科,自然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任何一名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设计出功能合理、造型美观、内涵丰富的优秀之作。
(三)从构成要素看,具有综合性
任何一个完整的环境艺术作品,都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
以建筑外环境为例,可能涉及广场、道路、石景、水景、绿化、亭台、椅凳、路灯及雕塑等;以室内环境为例,则会涉及家具、日用品、工艺品、绘画、雕塑、摄影作品以及山石、水体和绿化等。
(四)从信息的传递方式看,具有多渠道性
同所有艺术作品一样,环境艺术作品必须能够为人所感知,因为只有被人感知,才能供人使用和欣赏。但是,不同的艺术设计作品传递信息的方式是不同的。从另一个角度说,人们感知不同艺术作品的方式是不同的:感知音乐主要靠听觉,感知绘画、雕塑主要靠视觉,感知环境艺术作品则是在依靠视觉的同时,兼用听觉、触觉和嗅觉。以感知宾馆大堂为例,人们依靠视觉可以看到空间及空间内的有形要素;还会依靠听觉听到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琴声、鸟声及水声;人们会嗅到花草的芳香;或许还会自觉不自觉地去触摸那晶莹光亮的大理石墙面、柱面及台面,即依靠触觉更加真切地去感知自身所处的环境。
(五)从要素与要素及要素与整体的关系看,强调和谐性
环境艺术作品中的任何一个要素都应是美观合用的,但究竟美与不美,合不合用,不仅看它自身,还要看它是否适合于这个特定的环境。一幅画,单独欣赏时,也许不失为一个好作品,但放到一个特定空间时,则要看它的内容、尺度、色调和风格是否与该空间的用途、性质、体量及整体格调相协调。如果不协调,本身再好也不可用。
上述几点,并未穷尽环境艺术的特点,但也足以使我们看到,它与音乐、绘画等所谓纯艺术确有明显的区别。可以说,环境艺术是一个融时间、空间、自然、社会及各相关艺术门类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是一个多种要素和谐共处、多种专业协作的系统工程。
四、环境艺术设计的理念
设计理念是设计的灵魂,是关于设计思想的高度概括。它反映设计者对设计本质的理解,体现设计者的整体素质,统率并渗透于设计的内容、形式、手法、风格、特点和全过程。
为了研究环境艺术设计的正确理念,让我们首先涉猎几个与此相关的概念:
(一)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以人为本”的基本内涵是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本身,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利益和愿望。
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看,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以人为本”的精神:
第一,是全面满足人的需求。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有自然需求和社会需求,有个体需求、群体需求和总体需求,有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因此,在设计中环境艺术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人的生理特点、心理特征和行为规律,体现人性化的原则。环境艺术设计的成果是为人自身服务的,绝不能本末倒置,使人沦为“艺术成果”的“奴隶”。
第二,是引导人们走向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有很多必然因素和合理成分。但社会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昨天看来合理的生活方式,在今天看来也许就不那么合理了。作为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引导人们走近新的生活方式,使之更加健康、向上、文明和科学。
实施上述引导既是应该的又是可能的,这是因为,人可以塑造环境,环境也可以塑造人。
引导人们采用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说到底是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也就是在不断推进社会进步的同时,促进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
“满足”和“引导”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可孤立和对立起来。“满足”不是消极迁就,“引导”不是强加于人。关键是要全面考虑需要和可能,认真考虑时间和空间。
“以人为本”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关怀成年人、健康人,更要关怀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从一点一滴做起,体现“无微不至”的精神。
(二)增强生态意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提法,不可误解为为了满足人的需求可以无节制地向自然索取,甚至可以破坏大自然。因为从根本上说,人本身也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也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破坏了大自然,破坏了生态系统,也就危害了人类自身的存在与发展。
两百多年来,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财富和便利,同时也对原有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空气污浊、水源污染、水土流失、土壤沙化、能源日少、垃圾遍地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人类引以为自豪的高楼大厦、道路、汽车等,也给人们带来不小的麻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环境恶化的多种原因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建筑和装修有着直接的关系。有资料表明,在能源消耗方面,建筑、装修业消耗的能源日益增加;在木材消耗方面,全国建筑与装修业所用木材就约占我国木材总消耗量的一半。
上述种种情况,让人们不得不进行反思,不得不重新考虑人、社会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涉及环境艺术设计时,人们常常使用绿色设计、生态设计和可持续发展等提法,其实,这三种提法并无本质的区别,只是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按1992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环境发展大会的定位,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本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提出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对自身与生存环境关系的再认识,是人类对自身发展从非理性的“无限增长”,到悲观的“增长极限”,进一步到“理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生态设计和绿色设计的含义有两个主要内容:一是在人工环境的规划、设计、建造、使用和废除过程中,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要最少,包括节约使用、重复使用、循环使用资源和能源,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等。二是在同样的过程中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包括减少垃圾、污水、有害气体的排放,还要减少光污染和噪声污染。
(三)兼顾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已逐步走向专业化。它除了具有艺术创作的性质外,还有了文化活动、技术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性质。因此,也就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搭上了关系。
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中,最容易被忽视的是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在建筑外环境设计和商业、餐饮、娱乐、休闲建筑的室内设计中,尤其如此。
有些设计,往往会因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有意无意地忽视甚至损害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盲目抄袭,粗制滥造,品位下降,影响使用和损害良好的环境,都是一些常见的现象。
环境艺术是一种最为普及、最贴近人的生活的艺术,它随处可见,不管人们愿不愿意,总是“强迫”人们去接受,因此,它甚至被称为“强迫性”的艺术。鉴于这种特性,环境艺术工作者一定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坚持把优秀的作品奉献给社会和人民。
综合以上各点,可以得出一个简要的结论:环境艺术设计的正确理念应该是求得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全面、协调、科学、绿色的发展观。它不仅仅以服务于个别对象和满足物质需求为目的,还要进一步实现技术、艺术、人文、自然的整合,使设计成果符合时代潮流,具有丰富的生态科技含量和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