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园林施工图设计实例:山地地形设计方法

园林施工图设计实例:山地地形设计方法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然的山形地貌便没有完全对称的地形,但也不乏某些特别的设计需求。)视距控制是处理地形设计中高远、平远、深远效果时的关键技法之一。山地、坡地的高度组合和平面布局完成之后就是要一气呵成的山脊线了。山体断面特色地形地貌的设计。

园林施工图设计实例:山地地形设计方法

保留场地原有地貌特征山地地貌,创新与融合原有的地貌特征进行山地地形设计;或是有需求的打破原有场地的平坦进行挖湖堆山,造出地形地势的变化,营造丰富空间,组织满足功能要求的游览路线。这些都离不开以下六点山地地形设计基本法。

(1)构建总体山地风貌,确定主次配峰的相互位置。可以依据地区气候风向创造背风的小气候活动空间。主峰确定在来风向,次峰和配峰会与主峰交相呼应,从而构建全园的骨架。

(2)构建空间的均衡性,设计不对称的地形。自然的山形地貌便没有完全对称的地形,但也不乏某些特别的设计需求。山体自身的形态可以通过等高线疏密来表达,体现出山形缓急相济、前后有致的设计意图。

(3)丰富主视角的立面中主、次、配峰的设计。各山峰间的比例关系需要适当,视距与山高的比例决定了地形创作的真实感。视距为山高的2~3倍时,视角随之增大产生高耸感。较大空间里,视距在4~8倍时,山体会产生雄伟的印象。如果视距大于10倍就不会再有雄伟的山形感了。

978-7-111-57771-3-Chapter03-33.jpg

3-22 宋郭熙《窠石平远图》

(《窠石平远图》是郭熙描写深秋之际,山水清旷的一件佳作。)

视距控制是处理地形设计中高远、平远、深远效果时的关键技法之一。理论源自郭熙的《林泉高致》中的“三远”之说:“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自山前仰头而望,视为高远,视距小于2倍为宜;自山前而窥山后,视为深远,重视层次,视角既定四面环山,把幽深之溪谷层层透措,营造出较大的纵深之感;自近山而望远山为平远,视角与观山面空间同面,山随着平视距离远近而远近,不仅需要控制山之间的视距,还需巧于平面布局。运用山的层次,利用小山设于大山之前,或是平面布局时山趾交错形成幽谷连连,都可以增加山的层次达到平远、深远之感。在我国古代山水画中运用较多(图3-22~图3-24)

978-7-111-57771-3-Chapter03-34.jpg(www.xing528.com)

3-23 宋郭熙《早春图》

978-7-111-57771-3-Chapter03-35.jpg

3-24范宽《溪山行旅图》

(4)迂回婉转但要一气呵成的绵延山脊线。山地、坡地的高度组合和平面布局完成之后就是要一气呵成的山脊线了。从整体出发,全局考虑一个连贯的地形群,地形有主、次、配之分,不设特立独行的个别体,要做到既显岗又见岭。岗岭以骨贯肉,气脉相连。即便是连绵的坡地也要此起彼伏,顾盼有情;坡脊成岭犹如藕断丝连,形散神不散。

(5)山体断面特色地形地貌的设计。可以通过平面等高线的布局,通过疏密来表现山脚、山坡、山顶的地貌坡度变化节奏,丰富山脚至山顶的变化。山脚宜缓,寻求稳定自然;山坡可缓、可陡、可峻,寻求变化;山顶宜缓,寻求开朗疏阔。

(6)山体的高度设计。人造地形山体供游人登临,高度设计配合游园的路线注重游人的感受。用于小区或是市内游园用于遮挡视线、分割空间的山体属于微地形,微地形弱化地形的陡峭险峻,亲人尺度多为首选,考虑种植覆盖时,高度1.5m以上为宜,如宇宙思考花园中的微地形设计(图3-25)。

978-7-111-57771-3-Chapter03-36.jpg

3-25 宇宙思考花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