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福建土楼文化旅游的主题类型

福建土楼文化旅游的主题类型

时间:2023-08-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实现对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先对它们分别归属哪一个主题类型有清醒的认识。例如,马勇等人设计的《三峡文化乐园总体创意方案》把三峡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定位为“长江第一谷,欢乐龙盘湖”,既展示了三峡旅游资源的特色,又给游客以鲜明生动的主题形象。(三)文化旅游类型下面着重介绍一下目前方兴未艾的五种文化旅游类型。

福建土楼文化旅游的主题类型

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和资源大国,绵绵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泱泱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提供了众多底蕴深厚、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要实现对这些文化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先对它们分别归属哪一个主题类型有清醒的认识。

(一)主题类型界定

一般来说,任何旅游资源都有其不同于其他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个性,旅游正是依靠资源的独特性来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开发部门针对本地旅游资源的特色,加强提炼挖掘,即可形成某一特定旅游区的主题。例如,马勇等人设计的《三峡文化乐园总体创意方案》把三峡旅游区的主题形象定位为“长江第一谷,欢乐龙盘湖”,既展示了三峡旅游资源的特色,又给游客以鲜明生动的主题形象。主题类型即是某一特定文化旅游资源在主题性质方面的归属。例如,三峡旅游资源的主要特色体现在山水方面,其主题类型即为山水文化主题类型,其具体主题形象的设定必须在此基础上提炼挖掘,体现三峡山水文化精髓。反之,如果不顾旅游资源的类型,脱离或扭曲旅游资源的内在属性,盲目设定旅游区的主题,只会使旅游资源的特色因得不到开发而暗淡,主题形象因与景观特色相悖而模糊,从而导致旅客经历平淡,旅游开发失败。

(二)主题类型分类

文化旅游的类型依据划分标准不同,可以有多种分法。例如,依据地理范围,可以分为区域文化旅游、国际文化旅游等;依据文化旅游开发的层次,可以分为观光式文化旅游和参与式文化旅游等;依据旅游载体文化内涵的性质,可以分为物质文化旅游和行为文化旅游等。所谓物质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器物层文化的接触与观摩来了解某一文化的特质,以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如建筑文化旅游、园林文化旅游等;所谓行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对旅游目的地行为文化的接触与观摩来了解某一文化的特质,以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如民俗文化旅游、饮食文化旅游等。当然旅游区的开发不一定仅仅凭借一种文化旅游,在旅游区地开发实践中,往往是多种文化旅游形式相组合,形成主题突出、内容丰富的文化旅游格局。

(三)文化旅游类型

下面着重介绍一下目前方兴未艾的五种文化旅游类型。

1.历史文化旅游

历史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人类社会历史变迁留下的物质和精神遗迹为依托,通过对异时异域文化特质的把握与体验来达到审美享受的旅游活动。我国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的北京周口店遗址到近代的武昌起义旧址、遵义会议旧址,无不留下了中华民族生活奋斗的痕迹。

历史文化的源头在原始社会。当时文化的状况可以通过一个典型代表——半坡遗址来说明。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半坡村,遗址面积约50万平方米,包括居住区、制陶作坊区和公共墓葬区三部分。居住区的房屋有平面是方形和圆形两种,它们都是一种伞架式结构的尖顶独间小屋,这种建筑技术反映了建筑历史上从天然洞居到人造房屋的发展阶段。制陶作坊出土的大量陶器代表了当时的工艺文化水平。墓葬区的墓葬有侧身屈肢和仰身直肢两种方式,游客可以通过这些遗迹想象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及文化状况。睹古思今,社会文化的巨大变迁使人们不禁对人生的倏忽即逝、社会的加速发展、文化的源远流长产生感慨和顿悟。走出半坡村,历史继续向前发展,二里头文化、殷墟遗址又向我们昭示了先人在奴隶社会阶段的生活、艺术以至思想。那些陶器、青铜器、玉器,那些龟甲兽骨上的文字,一次次提醒着我们那个时代的精神和特色。

此后,中国历史进入一个学术上的黄金时代——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逐鹿中原,一批批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出世、凋谢,一个个战场浸满血泊又燃起炊烟。英雄和圣人相继离去,留下的是曲阜鲁城、临淄故城屈原故里等时代的遗迹,这些都是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电视剧作家可以把这段历史编成电视剧,旅游设计者未尝不可凭借这些旅游资源再现这段历史,这将给受众带来比电视剧更深远的历史感和沧桑感。

秦汉晚清,中国历史走进封建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既有盛世,也有乱世,其总的文化特征却是一脉相系的:政治和社会生活领域的皇权至上;社会成员个体发展方面的官本位思想;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主奴根性。这一切都通过一系列的建筑、仪式、制度乃至时人言论表现出来。凭借这个时期的历史遗迹发展文化旅游重在发掘、体现以上的时代特色。例如,故宫不仅可以通过金碧辉煌、层次分明的建筑造型体现皇家居所的威严奢华,还可以通过一系列上朝退朝、三拜九叩的仪式让游客体味那个时代皇权至上、臣为君仆的本质特性。另外,把范进中举的故事用物态(考场、茅屋、周老爷的府第)和动态(中举前后范进的心理,众邻居的行为、态度)的旅游资源形式展现出来,可以使游客在欢笑声中感慨官本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根深蒂固。当然,除了这一时期总的文化特色以外,每个时代、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的文化特色,历史文化旅游可以加以开发利用。例如,利用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丝绸之路展示秦汉的雄健豪迈以及沿途的民族风情,在敦煌莫高窟附近配以唐诗胡舞的演出,展示唐文化的繁荣昌盛等。

进入近代,随着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的屈辱和抗争,文化上的中西融汇,经济上的崩溃和转型,三元里黄花岗井冈山严复、章炳麟、鲁迅,事件爆发的地点,人物活动的故居,都是发展历史文化旅游的有利资源。近代是中国历史最跌宕起伏的时代,也是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遗留最多的时代,于历史文化旅游开发十分有利。

2.民俗文化旅游

所谓民俗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异地风俗文化为凭借,通过对异质文化的观察和参与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活动。民俗的范围很广,张紫晨先生在其所著的《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一书中把民俗的范围概括为四个方面,即经济民俗、社会民俗、信仰民俗、游艺民俗。

民间传统的经济生产习俗、交易习俗和消费生活习俗,即为经济民俗。例如,村落形成的原因,村名、地名的由来,种植狩猎等生活方式,各职业集团的规章制度、仪式、行话等,民间交换的方式,居住的传统方式(房屋、窑洞、竹楼、毡包)以及饮食风俗、服饰风俗等。经济民俗相对于社会民俗、游艺民俗,在旅游开发设计中不太容易集中表现,但只要合理规划,动静结合,一个民族(地区)的经济风俗是可以表现出来的。例如,马勇等人设计的《三峡文化乐园总体创意方案》中对第二大景区“巴楚风情游乐园区”的设计,安排了“土家山寨”“楚市一条街”等景点,又策划了“土家大赶集”这样的节庆活动,准确地再现土家族人民的经济生活风貌。

社会民俗是家庭、亲族的传承关系,包括人生礼仪习俗传承、乡里往来民俗与岁时习俗的传承。例如,家族的由来和家族制度(宗祠、祭祖、家法家教等),串亲戚与待客的习俗,个体成长过程中的习俗(诞生、命名、婚姻、丧葬)以及民族节日等。社会民俗是民俗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强大吸引力的方面,对这一方面民俗的合理开发与设计极有可能成为整个旅游景区设计的传神之笔。所以,民俗文化旅游区一定不能忽视对该地区社会民俗的开发设计。

各种宗教、习惯信仰等可称为信仰民俗。信仰民俗极具神秘性,因而也富有吸引力。民俗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合理利用这方面民俗吸引游客,又要注意科学正确的引导游客,让游客认识到这些迷信及信仰是该地区人民在同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斗争中产生的,它们体现了一定的地域(民族)文化特色,但却往往是没有科学道理的。(www.xing528.com)

民间传承的文艺娱乐活动、民间工艺、竞技等事项可以称为游艺民俗。例如,民间的神话山歌、小戏等,各种节日的舞蹈项目及象征意义,民间游艺(傀儡戏、杂技皮影戏、龙灯等)以及民间的工艺品(剪纸、家庭器物装饰等)。游艺民俗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在民俗旅游开发中加以游艺民俗的内容可以使旅游者直接参与,满足了旅游者高层次的要求。例如,马勇等人设计的“巴楚风情游乐园区”在土家山寨中邀请游客对情歌,在“豌豆角龙舟节”中邀请游客参与龙舟竞赛等。

民俗文化旅游发展潜力巨大,它作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在被很多地区所认识。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不仅可以促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还可以增进双边的文化交流。

3.宗教文化旅游

宗教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以宗教景观、宗教仪式、宗教经典为凭借,通过对不同信仰的文化特色的体察和把握来达到审美享受的文化旅游活动。

宗教文化旅游是古已有之的旅游活动类型,唐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现代宗教文化旅游先要针对虔诚的宗教信徒或对宗教文化和习俗感到好奇的游客来开发旅游项目。我国佛教四大名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都是游客旅游朝拜的圣地。此外,白马寺少林寺灵隐寺寒山寺、龙华寺等著名寺院也是佛教文化荟萃之地。这些名胜如果得到合理开发,会在国内甚至国际旅游市场产生巨大吸引力。例如,苏州城外的寒山寺,因为有唐代诗人张继名诗《枫桥夜泊》的点画,以钟声闻名海内外。改革开放不久,江苏省中国旅行社开展“寒山寺除夕撞钟”的旅游活动,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佛经云:“闻钟声,烦恼清,智慧长,菩提生。”所以,人们相信除夕之夜聆听山寺钟声,可以在新的一年里消灾免祸,安乐吉祥。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初起于东汉,成熟于东晋南北朝道家文化与儒家文化相辅相成,构成了中国知识分子文化人格中重要的一环。历代道观名山经过文人墨客的渲染,愈发显示出浓厚的文化底蕴。被道教视为“神仙之所”的五岳名山(泰山衡山、华山、恒山、嵩山),历来被奉为圣地。“七十二峰朝金顶”的武当山、“青城天下幽”的青城山以及龙虎山、崂山、白云观、玄妙观等都是道教名胜。道家主张效法自然,这些名山道观都位于景色独特的风景胜地,游客到了这里,可以摆脱世俗的烦恼,与白云野鹤为伍,忘情于山水之间。湖北省中国旅行社推出的“武当山朝圣专项旅游”受到海内外仰慕道教文化的人士的欢迎,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

宗教雕塑宗教音乐、宗教绘画对中外旅游者也有巨大吸引力。中国佛乐既有梵乐的特色,又融会了中国风格。北京智化寺佛教音乐团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音乐爱好者和宗教爱好者来华旅游。道家音乐俗称“仙乐”,许多并不喜好音乐的游客也愿意聆听这来自“仙界”的声音。此外,乐山大佛、敦煌莫高窟都是值得开发的宗教雕塑绘画旅游场所。

4.建筑文化旅游

所谓建筑文化旅游是以独具风格的各色建筑为旅游外在吸引物,使旅游者在观赏各色建筑的同时体认不同文化的特质,达到审美享受的旅游活动。

建筑风格是文化风格的体现,因此建筑文化旅游成为文化旅游的一个重要类型。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出现了许多古老而奇特的建筑,它们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国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文化的体现。万里长城只是一段城墙,然而由于它久远的年代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经久不衰、无可替代的旅游景区。

我国各民族的民居也很有特色,如四合院吊脚楼土楼、竹楼、邛笼、蒙古包等。四合院有一进院、二进院、三进院,但一般不超过五进院。所有的四合院都坐北朝南,四面有房,当中是院。四合院体现了我国“前堂后寝”的礼制规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质体现;吊脚楼多见于南方山区,是土家族、苗族的建筑;土楼分部于福建省和广东省,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标志性建筑;竹楼是傣族哈尼族等的居所;邛笼是羌族人民的创造;蒙古包则是蒙古族的象征。这些民居或以木柱支起悬空的小楼,或以石块堆起十几层的小屋,或以毡毯围起宽敞的包房,每一式、每一款都别具风情。文化旅游的设计者如果能将这些各式各样的民居聚集一处,建成一个民居文化专题旅游项目,相信会很有吸引力。

除了民居之外,古代城池、宫殿、陵墓、坛庙、桥梁也是建筑文化旅游可以开发和利用的对象。

5.饮食文化旅游

饮食文化旅游是指以独具特色的各色食物、饮食程序、方式、规则等为旅游外在吸引物,使旅游者在参与制作、品尝各色食物的同时,得到审美享受的旅游活动。

俗话说“吃在中国”,中国是一个比较讲究饮食艺术的国度,儒家先师孔子的饮食习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给万世国人在饮食上花样翻新提供了理论支持。

我国八大菜系鲁菜川菜淮扬菜粤菜、闽菜、浙菜、湘菜、皖菜各有各的特点,其中尤以前四大菜系著名。鲁菜也称山东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首。鲁菜是北方菜的代表,元朝时始入宫廷,成为御膳的主体,其特点是色形讲究、醇厚不腻、清香鲜美、酥脆质嫩,代表菜为糖醋黄河鲤鱼。川菜也称四川菜,具有干烧、干煸、鱼香、宫保、麻辣、怪味、椒麻、红油八大特色,代表菜是宫保鸡丁。淮扬菜,以炖、焖、蒸、煨著称,其特点是原汁原味、鲜美滑嫩,代表菜是清炖蟹粉狮子头。粤菜也称广东菜,以煎、炸、烩、烧见长,其特点是肉味甘美,清香可口,代表菜为菊花龙虎斗。此外,还有很多地方风味小吃,如山西刀削面、宁波汤圆、无锡肉骨头、天津狗不理包子胶东大饽饽、湖南冰糖湘莲等,这些菜系和小吃从原料、做工到吃式都有一定的讲究。一些地方名菜小吃往往伴有传奇的故事传说,旅游部门如能将这些加以开发利用,让游客边听(听故事)、边看(看原料、工序)、边尝(尝味道)、边思(思意蕴),使游客乐在其中,这样既提高了旅游地区的综合吸引力,又增加了经济收入。例如,孔府菜式中的“烧秦皇鱼骨”“带子上朝”“油泼豆廷”“诗礼银杏”等,一道菜一个典故。游客在品尝孔菜时,既可尝到孔菜的独特风味,又可领略儒家风采,一饱口福,同时增长了见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